十三位担任太子时间超过二十年的储君,只有六位最后顺利继承皇位
发布时间:2025-05-27 06:30 浏览量:5
前言:皇太子作为王朝的接班人,被称为国本,但是历史上担任皇太子时间超过20年的人就有13位,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最终无缘皇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有的任期长达36年,但是还是由于皇帝的猜疑和权力的争夺最终抑郁而终。他们之中由绝大多数是深受皇帝和大臣的拥戴,一度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唯一接班人,但是他们并没有等到继位的时候,他们的提前离世也改变了王朝的命运。
杨勇: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嫡长子,581年被立为太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0年,他生性率真,善于辞赋,但是由于宠爱小妾,致使正妻元妃抑郁而终,让母亲独孤皇后对杨勇十分不满,加上看到杨广和自己正妻萧妃恩爱有加,于是独孤皇后和杨坚对杨勇更加厌恶,于是废黜杨勇太子之位,改立杨广,杨广成为皇帝后,假传文帝遗诏赐死了杨勇。
朱高炽: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1年,1404年(27岁)被立为皇太子,在靖难之役期间,朱高炽以少数兵力抵挡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军队对北京城的围攻,在朱棣数次北伐蒙古期间担任监国。1424年,朱棣在最后一次北伐途中驾崩,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明仁宗,不过他仅仅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传位于明宣宗朱瞻基,他和儿子朱瞻基在位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和皇后喜塔腊氏所生嫡长子,担任皇储时间长达22年,1799年(18岁)被秘密立为皇储,曾经在天理教进攻紫禁城时,亲手击毙两名反贼,被父亲嘉庆帝称赞为“忠孝兼备”。1820年,嘉庆帝驾崩,旻宁继承皇位,是为道光帝。他在位期间发生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历程,也开启了百年国耻时代。
李瑛:唐玄宗李隆基和赵丽妃所生,715年被立为太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3年。随着李隆基宠爱武惠妃,赵丽妃等嫔妃逐渐失宠,她也在不久后病逝。武惠妃想让自己儿子李瑁成为太子,于是就不断向李隆基进谗言诋毁李瑛,李隆基一度想要废太子,在宰相张九龄等大臣劝阻下才暂时打消念头,737年,武惠妃假传李瑛、李瑶、李琚三兄弟入宫擒盗贼,因为三人是穿铠甲入宫,武惠妃和李隆基告发三人意图谋反,李隆基把三人废为庶人,赐死了李瑛三人,这就是玄宗一日杀三子的典故。
刘劭:宋文帝刘义隆和袁皇后所生嫡长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4年,429年(6岁)被立为皇太子,起初,刘义隆对刘劭十分疼爱,给他的东宫卫士达到上万人,由于刘劭行事多有过失害怕刘义隆的责罚,于是在私下里对刘义隆使用巫蛊术诅咒他,事情被告发后,刘义隆并没有深究,但是在得知刘劭仍然与巫师严道育有来往,动了废除太子的想法,刘劭得知这件事后集结两千多人发动政变,弑杀了文帝刘义隆后即皇帝位,不久后被武陵王刘骏起兵诛杀。
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和杨皇后所生嫡次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4年,267年(9岁)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司马炎驾崩后继承皇位,是著名的傻子皇帝,在位期间,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酿成了八王之乱,数年之后,华夏进入长达三百多年的五胡乱华的黑暗割据时代,司马衷在皇族内战期间沦为各方势力手中的傀儡,在位十七年后驾崩。
刘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4年,前180年(9岁)被立为皇太子,前157年在汉文帝驾崩后,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他在位期间任用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和父亲汉文帝共同开创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在位17年后驾崩,传位于汉武帝刘彻。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长子,1368年(13岁)被立为太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5年,他也是号称储君地位最稳的皇太子,朱元璋成为吴王时,他就是吴王世子,洪武元年就被立为太子,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担任他的老师。他治国理政的能力深受朱元璋和大臣的认可,是公认的朱元璋唯一继承人,但是在他巡视陕西回南京途中病倒,不久后逝世,他的儿子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第二位皇帝。
李诵:唐德宗李适和王皇后所生嫡长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6年,780年(20岁)被立为皇太子,他涉猎广泛,仁孝善断,曾组织获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805年,李适驾崩后,李诵继承皇位,是为唐顺宗,他在位期间重用王叔文进行改革,想要压制藩镇割据势力和削弱宦官权力,但是仅在成为皇帝第二年就驾崩了,传位于唐宪宗李纯。
刘璿:蜀汉后主刘禅和嫔妃王贵人所生长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26年,238(15岁)年被立为太子,263年,魏国大将邓艾率军包围了蜀汉都城成都,刘禅带着太子和大臣出城投降,在第二年的钟会之乱中被乱兵杀害。
萧统:梁武帝萧衍与贵嫔丁令光的长子,502年(1岁)被立为太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30年,他担任太子期间以仁德闻名,深受大臣和百姓的爱戴,同时他也十分博学,主持编修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在他31岁时因病逝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孙子萧栋成为南梁第三位皇帝,第三子萧詧成为西梁的开国皇帝。
刘据: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嫡长子,前122年(7岁)被立为太子,担任太子时间长达32年,他是武帝最喜欢的儿子,最后因为汉武帝听信江充的谗言,引发“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自杀,刘据被迫起兵反抗捕杀江充,不久兵败后自杀,汉武帝知道刘据冤情后,建造思子宫来寄托哀思,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孙子刘询在经历昭帝、废帝两朝后被霍光拥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爱新觉罗·胤礽: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与皇后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所生的皇次子,1675年,刚满周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两次担任太子时间长达36年,胤礽有着较高的政治才能,在康熙御驾亲征期间,他坐镇京师,处理朝政的能力让大臣无不称赞,后因为康熙对他的猜疑,于1708年第一次被废黜太子之位,但是在第二年,又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三年后因为父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发酵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康熙第二次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位置,直到雍正年间,胤礽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