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践初心 用情献职教——“师德榜样在身边”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5-05-28 20:56  浏览量:11

杨景悦,女,52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曹妃甸区职教中心教学副校长,担任中职语文课教学。怀揣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职业教育讲台上已默默耕耘27个春秋。她心系职教学子,情洒职业教育,以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学识,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教学有方 潜心育人

工作以来,她一直站在教学一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2003年8月,孩子刚刚满一周半,学校发出了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号召,她积极响应,毅然决然选择了到一农场中学任教,当她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青涩、朴实的面庞,一种教育的力量悄然流淌,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在奔波在县城、农场之间,两年里没有请过一天假。按工作需要,承担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从没有接触过语文课程的她从零开始,潜心研究,虚心请教,不断发现不足、不断调整策略。授课过程中,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则,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致力改革课堂结构和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成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每当教育局领导来听课,学校总是推荐听她的课,每次总是得到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就这样,她在钻研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最终统考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两年支教回校,正值职业教育低谷时期,学校成立了高中部,当时大多老师因有压力抵触教高中课程,于是她又一次迎难而上,任教了从没有接触过的历史课程,并从此开始了班主任生涯。

面对行为、心理、交际等种种多的问题学生,需要的是智慧、耐心和爱心。记得接05机电班时,当时正值曹妃甸开发建设,学校开始大规模招生,第一批招的学生在社会上已经待了很长时间,他们行为习惯非常不好,纪律松散,她尊重学生、倾听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她用真情关注、关怀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通过电话、实地家访等形式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每天穿梭在教室、宿舍、操场……与他们在餐厅同吃,在操场上同聊,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去感染、打动、影响、征服学生。记得一次一名学生上课开口骂了任课老师,她并没有当即大声批评,而是从深层次挖掘原因,精心准备了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课《共建我们的家》,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设计,使学生们受到了深深感染,课后,那位同学主动找到她,承认了错误,之后再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毕业后到企业表现优异,最终成为了一名班长。她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用心发现、用爱培养,每个孩子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在她的引导下,学生都愿意和她倾吐自己的想法,把她当作最值得信赖的人,当作自己的妈妈,使一个个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努力改正了不良行为,她也由此成为深受家长喜欢、学生爱戴的班主任。经常鼓励他们,职校生同样可以在广阔的天空翱翔,在更大的舞台绽放。当一届届学生在企业施展才华,从四面八方传来好消息时,她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她创新学生管理办法,大胆首次对当时04级学生实行了班级德育量化考评,05级机电专业班尝试了学生“值周制”,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全校推广并延续至今,她的班级班风正,纪律好,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

事争一流 创新实干

因工作需要,调到学校办公室的日子里,她在每周继续担任16节课、任班主任的基础上,同时负责教职工考勤、党务、文字、档案等工作,基本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加班,备课、考勤,写稿……工作中她做到“勤”字当头,紧跟党政工作节奏,不计较个人得失,凡事亲自上手、亲自协调。恪尽职守,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准备各类文字材料,严谨周密安排会议活动,热情耐心做好教职工和学生服务,本着做一件事就要做好、做到前、做精致的态度,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2011年,她创建了校园电视台,创办了校报《无名花》,均是当时全区教育系统首创。同时,编印学校简报、大事记等,每年辑印成册延续至今;同时不断增强宣传实效,全系统第一个创建了学校公众号,每天绞尽脑汁写稿,积极向各方媒体投稿,各级杂志、报刊及网站上留下了她的名字。多少个日日夜夜,以高质量的综合文字材料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职教这片热土上。

还记得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创建国家级重点技校、建校史馆、创文明校园……带着孩子深夜加班到凌晨两点,孩子无人看管睡在两个并着的凉椅子上,同去的老师看着都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还记得,父亲生病住院,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总是白天忙碌,无暇照顾,只有晚上陪着父亲度过最后的日子。一次深夜两点了,她在医院一边陪父亲,一边写材料,直到天亮,而第二天,又按时站在她喜爱的讲台上,照常干着办公室永远干不完的工作。直到她的父亲去世的那一天早晨,看着父亲情况不好,仅请了一天假的她守在床前,从医院将奄奄一息的父亲拉回家,直到当晚再也看不见父亲……尽管失去了很多陪伴父亲的日子,但她知道,只有认真工作,才会心安,才会无愧于天,不怍于地。

躬耕不辍 行稳致远

现在的她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从普通教师到党的干部,虽然身份变了,但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变的是为职业教育事业奉献的情怀。

作为分管党政工团的领导干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秉承创新与情怀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工作中出亮点。在分管党务政务工作的几年,无论是工会、团委、宣传、还是党建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党务工作中,以活动为载体,以职教为特色,通过“党建+组织引领”,在创新政治建设中打造党建品牌,提升教育质量。在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工作中,无论是汇报材料、档案资料还是外部展牌制作,她都亲自上手,亲自设计,亲自谋划,从位置到标题,从形式到内容,乃至每一张图片,她都想了又想,挑了又选,得到了上级检查部门的高度认可,2022年,成功获评了市级党建示范点。

自分管教学工作以来,她融入师生,倾听意见,俯下身来,深入课堂。当得知连续几年老师们在教学能力比赛中积极性不高、不愿参评时,她组织培训,召开会议,建立小群,鼓励老师们尝试,在群里经常发放一些资料,鼓励老师只要迈出第一步,终究会成功!在她的鼓励下,老师们积极努力参加比赛。备赛过程中,她和老师们摸爬滚打,经常加班加点,一起打磨,一遍又一遍,最终在2023年河北省教学能力比赛中,学校一个团队获一等奖,一个团队获三等奖,在唐山市中职学校中成绩名列第一,实现了历史突破。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电梯维修与保养大赛中,她的学生与全国31个省65支代表队同场竞技,最终在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不仅是学校历史最好成绩,为唐山市争了光,也刷新了此项目河北省的记录,为此河北省教育厅奖励了学校100万元专项资金。

为抓好升学工作,2023年春季,她提出一个大胆想法,决定21级部分学生留校备战2024年的单招考试。本着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精抓师资,细抓教改,实抓管理,以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带领老师积极钻研考试大纲,认真研究历年真题,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以考试大纲为准绳,以历年试题为蓝本,不断开发特色教育资源,通过集体备课,合作教研,不断总结,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职教高考辅导资料。最终实现了2024年升学考试新突破,单招一类、八类、十类上线率高达100%,整体平均上线率80%以上;2025年留校学生中,600分以上21人,最高分720分,多个专业上段率达100%,多名同学被重点公办院校录取,实现了又一个突破!为此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收到了多面家长送来的锦旗。

在持续耕耘中她收获了荣誉满满。所讲优质课、微课、信息化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多次在省市区获奖,公开发表论文6篇,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5项,编写教材及著作4部。先后评为河北省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河北省优秀通讯员、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教师、唐山市职成教育先进工作者、唐山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曹妃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区政府三等功2次,区政府嘉奖5次、区政府优秀教师1次,区政府师德标兵4次。

一生只为一事来。27年来,她依然站在自己喜爱的讲台上,把上课看成所有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从没有因繁杂的事务而耽误过一节课。从一线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从青春年少到日渐白发,角色改变,容颜衰老,她依然是那个善良正直、待人谦和、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她,依然是那个干净执着、有理想、有抱负、正能量十足的她。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三十春秋,初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