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甲莎——在西藏听到的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5-08-05 10:48  浏览量:1

段宝林

阿姐甲莎

——在西藏听到的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

“在西藏,有谁不知道阿姐甲莎呢?——简直没有。老老少少一说起她的故事来就是没完没了……”

阿姐甲莎是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亲切称呼。文成公主的故事传说在西藏是家喻户晓的。在藏民的传说中,什么都是文成公主从内地带来的——青稞、小麦、豌豆、水磨、羊子,盖房子、织氆氇氆氇就是用羊毛织成的粗呢子。藏民的衣服多用氆氇做成。的技术……

有一天,我们去访问日喀则的一位织氆氇的妇女布哲。她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去,端出炒青稞来款待我们,她对我们说:“这青稞种子最早还是阿姐甲莎带来的呢。”接着,布哲又用询问的口吻问我们:“你们知道她是怎么带来的吗?”她眼睛调皮地眨一眨,然后说:“当时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不准她带种子来,但是她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带来了三百三十样种子。”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眼睛、鼻子、嘴、头发……指得非常快,说得也非常快,我们不懂藏话,不知她说的什么,翻译同志也没有全记住,问了几次才翻出来了,原来是这样的:“文成公主知道藏族人民没有粮食吃,全吃葽葆(一种草的名字),就一心想把五谷的种子带进西藏。她把青稞放在眼睛里,豌豆种子藏在耳朵里,菜子藏在头发里……”她真是热情,一说就说个没完。这时窗外传来了孩子的啼哭声。她叫了一声:“昌决!”

进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氆氇长袍的领子上围着红领巾,手里抱了一个小孩,这小孩张大嘴正哭着呢。布哲抱起孩子,哄拍着喂他吃奶。她指着孩子幸福地一笑:“这是去年生的,是最小的一个。”接着,她又谈起自己怎样从小死了爹妈,跟着乞丐舅舅一路讨饭;怎样帮领主背水上山,脖子都压长了。她愤怒地说,二十几年没吃过一顿饱饭、布达拉宫中的文成公主像

糌粑糊糊稀得可以“照见天上老鹰的影子”。民主改革后,分到了土地,自己以织氆氇为业,丈夫参加了互助组,生活才好了。她对戴红领巾的姑娘说:“唱一个吧,给同志拉藏民对干部的亲切称呼。唱一个阿姐甲莎织氆氇的歌。”昌决羞涩地摇了摇头,经我们再三请求才唱了一段,内容好像并不是歌唱文成公主,而是歌唱织氆氇的劳动过程的。她说这个歌是文成公主亲口传下来的,教她们怎样剪羊毛、怎样漂洗、梳顺羊毛,又怎样纺成线,用木机织成又密又细的氆氇。布哲说:“阿姐甲莎还带了牛羊到西藏来呢。昌决,你给同志拉说说。”

说完,她就抱起小孩子出去了。昌决开始还有点拘束,很快就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她说:“文成公主从内地赶来各种各样的羊,哪种颜色的都有,有红的、黄的、白的,还有草绿的、天青的,还有花得像花鹿般的羊,可好看呢。一天,走到河边,文成公主正赶着羊群下水,来了一阵大水,把羊冲跑了,她急得大叫一声:‘哎呀!我的白羊和黑羊呀!’于是只有白羊和黑羊过了河,别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羊全叫大水冲跑了。甲莎急得大哭起来……”小姑娘说得起劲,手捂着眼睛学着“唔唔”地哭了起来。“后来人们说,不要哭吧,没有关系,黑羊油光光的,羊毛不褪色。白羊毛雪白的,要什么颜色染什么颜色,也很好,甲莎才不哭了,西藏从此就有了羊……西藏的羊全是白的和黑的,没有内地的花羊……”

我们说:“你讲得真好。”她又害羞地笑了。问她是听谁讲的,她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在讲,奶奶讲,妈妈讲,小伴儿也在讲……”

问她甲莎的丈夫是谁。

“是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文成公主的丈夫,是第一个统一西藏的吐蕃王。他定都拉萨,创造文字,发展经济文化,对西藏文化繁荣起了巨大作用。!”她身后的人替她回答了。这是谁呀?

昌决一转身,对讲话的人叫了一声“阿爸”,这句话不用翻译我们也懂。他不知是什么时候进屋来的,站在那里对大伙儿笑。我们请他坐下,他就流水般地讲起文成公主的故事来,他一边说一边有声有色地表演。最后他热情地说,“全世界最好的姑娘……”当我们告辞出来时,布哲一家人热情地把我们送到街口,临别前布哲大嫂还约我们明天再来,她说:“文成公主织氆氇的歌,要大伙儿在织氆氇时一齐唱才唱的全呢,明天多找几个人来唱给你们听。”

后来,我们在旁的地方,也听到很多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日喀则的铜匠们说,文成公主是他们的祖师,木匠说他们的技术是从文成公主那里学来的,山南的农民说二牛抬杠的拉犁方法也是文成公主带来的。……

在拉萨,至今还珍惜地保留着文成公主的许多重要古迹和遗物,关于这些古迹又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放射着汉藏友谊的宝石般的光辉。传说布达拉宫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一起在山顶上修建的。我们参观布达拉宫时,领我们参观的喇嘛特意用酥油灯照亮了一个石头锅灶,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当年文成公主做饭用的。”

在参观大昭寺时,喇嘛让我们把耳朵贴近一个石头的小洞,要我们听洞里的波浪声响。传说原来拉萨这里是大海,松赞干布定都拉萨之后,要把海填平,填进很多土块也不行,后来文成公主把内地带来的九级金塔投入海中,然后架起木板,就把大海盖住了,至今地下仍是大海,可以听到海水的涛声。

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和文成公主联系起来。他们把随风飘荡的垂杨说是“文成公主的头发”,把升在夜空的满月说是“文成公主的圆脸”。妇女们最喜爱的日常装饰——照虹彩的样子织成的彩条呢围裙,也说是文成公主亲手传下来的。人们编了许多歌曲来歌唱她。藏戏8个最有名的传统节目中,有一个就是“文成公主”,据说可以演唱三天三夜。

西藏人民如此尊敬和爱戴文成公主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只是对她个人的崇拜,而是一千多年来汉藏两族人民不断交往中逐渐结成的兄弟情谊的集中表现。藏族人民始终怀念着文成公主,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阿姐”照字面意义直译就是“大姐”、“大嫂”的意思,是对妇女的尊称,“甲莎”是内地或汉族之意,所以阿姐甲莎直译起来就是“汉族大姐”或“汉族公主”。这就说明,文成公主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汉族人民友谊的化身。

在西藏,我们听见藏族人民歌唱着:

青年俊俏的姑娘,

被宝石打扮得像一朵奇葩,

带来宝石的人啊,

是阿姐甲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