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鲜为人知却两次入选武庙十哲的兵家“扫地僧”田穰苴
发布时间:2025-07-08 00:49 浏览量:1
田穰苴!唐版和宋版武庙十哲中,都有他的身影,他这样冷门的英雄,凭什么两版都有他?
春秋时期的齐国,田穰苴只是齐田氏家族的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官场小吏。田穰苴为人厚道,为官刚正不阿,深得齐国丞相晏婴欣赏。此时,齐景公执政的齐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晋、燕两国军队入侵,齐军节节败退。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大夫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称赞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齐景公与田穰苴谈论军事后,对其才干大为欣赏,当即任命他为大将,领兵抗击晋、燕联军来犯。
田穰苴深知自己出身卑微,骤然被委以重任,恐难以服众。于是,他请求齐景公派一位有朝中宠臣来担任监军,齐景公便派了宠臣庄贾。田穰苴与庄贾约定次日正午在营门集合出发。然而,庄贾恃宠而骄,因亲戚朋友送行喝酒,直至傍晚才到达军营。田穰苴毫不留情,以延误军机为由,依照军法斩杀了庄贾。齐景公得知此事,赶紧派使者持符节前来赦免,田穰苴又因使者骑马闯入军中,违反军规,虽未斩杀使者,却斩了使者的仆人、砍断车子的左车杆、杀了驾车的马,向全军示众。这一系列杀鸡儆猴,说一不二的举动,极大地树立了他在军中的威严,从此军中令行禁止,纪律严明。
田穰苴军旅生涯中对士兵的安营、打井、饮食、求医问药等事都亲自过问安排,还把自己作为将军的给养拿出来与士兵们分享,同士兵平分粮食,特别照顾那些瘦弱的士兵。这种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做法,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全军士气高昂。晋军、燕军得知这些情况后,不战而退,齐军趁机收复失地,凯旋而归。田穰苴也因功被封为大司马,故后世称其为“司马穰苴”。
田穰苴对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武全才,堪称完美武将。他撰写了先秦兵书中的重要典籍《司马法》。这部兵书博大精深,涵盖军事思想、军事原则、军事训练、军事制度、军事法规、军事地理、兵器军械等多个领域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条令,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军事条令,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唐朝,为了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唐玄宗设立武庙,田穰苴因其在军事理论和治军实践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入选武庙十哲。又到了宋朝,武庙十哲的评选标准更偏重道德模范作用,田穰苴与士兵同甘共苦的高尚品德、对军法军纪的严格执行以及《司马法》对军事理论的深远影响,使他稳坐武庙十哲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