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上班的真相后,我再也不想辞职了

发布时间:2025-07-12 01:34  浏览量:1

成功最可靠的方法,是你自己定义成功。先射箭,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一个靶心。

——凯文·凯利,《读者》2024年第10期

有一位朋友找樊登聊天,说:“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没有意义。”

樊登好奇地反问对方,“你觉得什么工作有意义”。

朋友回答道:“我想要帮助别人。看到别人因为我变得更好,我才觉得有意义。”

听到这,樊登不禁纳闷了,把现在手头的工作做好,就是在帮助人,也是一种意义和价值的体现。

现实中,有很多像樊登的朋友这样的人。

他们像职场螺丝钉一样,埋头苦干,但常觉迷茫、单调、乏味,不知道当下所做的事有何意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结果工作越做越不带劲,一听到外面有风吹草动就想入非非,总觉得只有辞职离开才是最优解。

《活得通透》一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之所以厌恶工作,是因为心态出了问题。

摆正心态,认真思考和了解上班的真正意义,或许,工作反倒会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保养身心的最佳渠道。

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更好的自我认知

热播剧《玫瑰的故事》里,部门经理韩鹦工作漫不经心,一遇到问题就抛给上司,具体的执行都丢给下属,对工作一问三不知。

在一次例会上,上司当众指责她的工作态度,说下属比她还能干,更清楚项目的进展,她不配坐现在这个位置。

挨了一顿批,韩鹦只觉得冤枉委屈,压根没想过从自身找原因。

到上司办公室讨说法时,还负气说等着老板把自己炒掉,拿高额赔偿金。

看到韩鹦一副“都是老板不好”的表情,上司忍不住摇摇头,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才好。

按韩鹦的能力,她完全可以做得很好。

只是她先入为主,对工作抱有错误的认知,觉得自己是小领导,自己说的做的才是对的。

老板质疑她,不给她面子,就是拆她台;她干得不开心,就坐等被开除,拿钱走人。

罗翔说过,大家都想找个满意心仪的好工作,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好”。

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调整预期,保持平常心,耐着性子耕耘,反倒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草根野生”作家胡安焉工作10年,做过快递员、保安、服务员,摆过地摊……前后干过19份工作,但他始终无法安顿好自己的内心。

直到开始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写出过往的经历、见闻,他才像找到归宿一样,于是,他决定当作家。

天底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此时此刻还没遇到,那么要做的,就是一直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探寻,终有机会找到合适你的。

上班这件事,不该只是为了“钱”

有些人投简历找工作,最在意的是“待遇如何”。

自己有大才,就不允许被“小财”限制住,一看到更高薪的,就盘算着用什么合理的理由提辞职,跳槽到别家。

人往高处走,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单凭每个月银行卡进账的数目,就乱了工作的节奏和投入程度,很容易变得浮躁,一事无成。

身边有位朋友,名校毕业,各方面资历都不错,刚毕业就拿到好几家大厂的入职通知。

最后,她选择了钱最多,而非最有成长性的职位。

赚得多,付出也多。

每天疯狂“996”,工作不仅压榨了她的休闲时间,就连身体,也频繁亮起红灯。

她不是今天胃痛,就是明天腰酸,前不久体检报告出来,体检指标超过一半不合格。

拿命换钱不值得,正如那句话说的:“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工作能让你有规律地生活,有见人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

如果只认钱,很容易一叶障目,看不到工作带来的其他益处。

我们应该做的,是视工作为学习,充分利用上班的8小时精进自己,磨炼技能,进入良性循环。

对工作的认知,决定职场出路。不把赚钱当过程,趁年轻多耕耘,财富自来。

人是陶器,职场是上好的制陶厂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个未开化的部落村庄,那里的人坚信:

人只有在劳作中,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锻炼和成长。

这个部落以传统的烧荒式农业形式为主,耕种甘薯,人们每天披星戴月劳作,没人觉得“工作是苦役”,而是认为,把工作做得完美,就是磨炼人格。

谁家的田地整修得最好,作物长势最喜人,泥土的气味最香,谁就是佼佼者,值得全村人敬重和爱戴。

这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状态,离不开整个环境营造出的氛围。

职场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能量场——

原本不善言辞的人,“被迫”学习如何跟同事、领导打交道,慢慢琢磨出自己的职场语言。

习惯单打独斗的人,职场交际网会提醒你如何与人合作,以实现共赢。

以为毕业就可以丢掉书本,但职场的奋斗氛围会推动你不断思考如何自我提升,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

因为职场不是真空环境。

当你置身在真正的能力竞技场中,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为目标努力着、行动着,自己的脚步也会不自觉地跟着迈起来。

特别认可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说的这句话:

“工作不仅维持你的生活,是让你带进社会的一个角落,也是个连线;工作是雕塑你自己,每个年轻人现在都有以前没有碰到的机遇,浪在往前走,不要被浪丢在后面,你宁可做个冲浪儿,你不要做个在海滩上晒太阳的人。”

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放久了,只会变干变硬,只有被摔过、捏过、烤过,才能被塑造成精美的陶器,被关注,被重用。

《读者》上说:

成功最可靠的方法,是你自己定义成功。先射箭,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一个靶心。

既然没有不累人的工作,也不会事事顺自己的意,那就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确认它的意义。

把上班当成一份公司倒贴钱的美差,你竭尽所能地学习、提升。

等到你轻松驾驭和胜任,回过头看看自己付出的努力,就会发现,过程对了,你也不觉得上班烦人了。

时时自我提醒。

作者: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