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简王朱新㙉:晋王一脉首次大宗绝嗣,郡王为了王位之争丑态百出

发布时间:2025-07-12 15:15  浏览量:1

前言: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九月,俺答汗率军入寇,山西总兵王怀邦不但望风而逃,还纵容士卒在太原府城内大肆剽掠。太原知府于惟一大怒,指挥三班衙役对着这群败兵做出了一件让人大惊失色的事情:“执而搒之,敺其众城外。”

好家伙,闹事的大头兵被抓起来一顿胖揍,随后更是被轰出城去。事后朝廷对王怀邦展开调查,于惟一给出的建议是“罪当死”。王总兵吓坏了,抓住山西巡抚孟淮贪污的把柄不放,让他为自己说好话。

太原拱极门

孟淮于是以顶头上司的身份,命令于惟一不要盯着王怀邦。遭到拒绝之后,孟淮恼羞成怒,上奏弹劾于惟一,要求将其调任。

于惟一,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年)进士,以刚正不阿著称,连严嵩的账都不买,所以才外放来了太原府。在知府任上,于惟一“洁已任事,节财爱民”,不但深受百姓的爱戴,连当时的晋王朱新㙉都对其十分欣赏,特意向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求情,希望将其留任。

太原知府于惟一为巡抚所劾当调。晋王上疏称惟一在郡得军民心,请留之。上览之不悦,且讶其杂封启本以进。下礼部参奏,因降敕戒谕王省改。凡事务遵祖训,以保禄位,毋得妄有干预。仍下巡按御史逮问长史、承奉等官。—《明世宗实录卷五百一》

世宗朱厚熜剧照

只可惜于大人本来还可以挣扎一下,晋王力保他,反而引起了皇帝的疑心,就此弄巧成拙。于惟一离任之时,太原百姓伤心不已,史称“如失怙恃”。那么晋王身份有何特殊?朱新㙉这一生又有何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大明建国之后,开国太祖朱元璋封建诸王,打算让皇子们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山西太原府,就是老朱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封国。

经过晋恭王朱棡、晋定王朱济熺、晋庶人朱济熿、晋宪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一路传到了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爵的晋端王朱知烊。

太原晋王府复原图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三月,正月初十日,朱知烊正在王府西书堂宴请宾客,忽然发病不能言语,随即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因晋端王无嗣,晋王一脉第一次出现大宗绝嗣的情况,继妃王氏挺身而出,果断命新化长子朱新㙉入府管事。

敛事甫毕,即召承奉、长史等官于帘外,令曰:“国主不幸无嗣,藩封不可无主,尔等职居辅导,速为议处。”遂从众议,以新化端和王长子上请俞允,敕理国事,是为王侄。—《明封晋王继妃王氏墓志铭》

行文至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晋庄王朱钟铉,他在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进封晋王,到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才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在位六十年,期间熬死了世子朱奇源、世孙朱表荣,最后才由世曾孙朱知烊袭爵。

荥泽王的第一轮攻击

朱表檈,世子朱奇源第六子,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封荥泽王。这位王爷在晋端王薨逝之后上奏朝廷,指出了两个问题:其一、王府承奉徐道素来与端王不和,希望朝廷对端王之死展开调查。其二、端王无嗣,继任者人选当出自于朝廷,王氏却让新化长子朱新㙉入府管事,这是“专擅欺罔”

晋端王薨逝时晋藩大宗世系图

世子朱奇源共六子,长子即世孙朱表荣,次子朱表槏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封新化王,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去世,谥曰恭裕。朱知㸅,新化恭裕王长子,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袭爵,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去世,谥曰端和。朱新㙉,新化端和王长子,按照伦序来说,确实应该由他进封为晋王。

然而在荥泽王看来,新化端和王既然有两个儿子,那么朱新㙉应该秉承长子不出继的原则,由次子朱新墧奉晋王爵位。据说这位王爷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尊行,顾不得王?”核心思想就是想把年纪小的朱新墧推上位,然后自己以亲枝郡王的身份暂理晋王府事。

夏言剧照

然而笔者对此感到奇怪,这都已经嘉靖十二年了,荥泽王有那么闭塞吗?不知道当今圣上是什么出身?当年武宗朱厚照驾崩之后无嗣,由伦序在先的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按照荥泽王的说法,嘉靖皇帝岂不是得位不正?礼部尚书夏言收到奏疏之后大惊失色,立刻向皇帝上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晋王爵位由朱新㙉承袭,新化王爵位除封。

盖累朝旧例,凡亲王绝嗣,例得继封。若郡王入继亲王封爵,其本枝郡王不得复请继封,其次子亦止封镇国将军,盖重继统不言继嗣也。故国朝以来并无舍长立次之例。—《南宫奏稿·定亲王继封并行查勘疏》

荥泽王的第二轮攻击

礼部的态度,就是皇帝的态度。然而荥泽王头很铁,他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向朝廷爆了一个猛料:朱新㙉之母尚氏乃色目人后裔,意思就是这位侄孙血统不纯。

世宗朱厚熜剧照

不但如此,荥泽王还进一步爆料,称尚氏在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入府,彼时新化端和王朱知㸅年仅六岁,故而她其实是自己二哥新化恭裕王朱表槏的妾室。按照这个说法,端和王是“烝”了父妾,才有了朱新㙉这个儿子。如果此事属实,尚氏毫无意外要被赐死,此外不但朱新㙉要被废为庶人,就连端和王也会被追削爵位。

事情闹大了,朝廷只能派出专案组入驻太原进行调查。但夏尚书可是一个人精,他提了一个疑问:这么大的事情,你荥泽王早不说晚不说现在才来说?

但先次奏请名封之时,迨今已十余年,荥泽王不行举正,止因近日议袭王爵,又因本部奏行查勘,方将前事指奏,及又添出烝淫之事,与先二次奏词不一,其间必有别故。—《南宫奏稿·请敕内官会勘宗室隐情以正欺罔疏》

明代亲王府承运殿

这件事情最终调查结果如何,《世宗实录》并未记载。倒是荥泽王朱表檈突然就在嘉靖十二年这一年死了,不知其死亡原因和调查结论是不是相关,因为事后证明朱新㙉的父母端和王朱知㸅和尚氏并没有问题。

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十二月,朱新㙉进封为晋王,其弟朱新墧则被封为镇国将军,并未袭封新化王。

袭爵之后,朝廷按照惯例,追封朱新㙉之父为晋康王,祖父为晋安王。

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宗室人口众多,朝廷常常会拖欠禄米,以至于各地“贫宗”数量大增。这些人无力营生,往往依仗宗室身份作奸犯科,甚至不敬亲王。比如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事后,就有晋藩的低级宗室“詈晋王,殴长史”,震动朝野。当年八月,朱新㙉上奏朝廷,要求重申宗室管理制度,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得到了世宗皇帝的支持。

癸亥,晋王新㙉言:“旧例宗室有事,则具启所属亲、郡王转奏。顷各宗为无赖引诱,多径自奏扰,请申严禁例。”—《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三》

太原皇庙:原晋王府家庙

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晋王既秉公执法,又善待宗室,在太原府内威望很高。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当朱新㙉为太原知府于惟一之时,引来了世宗朱厚熜的猜忌。

除此之外,朱新㙉利用王府雄厚的财力,刻印了诸多书籍。在朱新㙉手上所刻典籍,多以虚益堂为名。这些书籍校勘严谨,纸张精良,素来为版本学家所称赞。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为了弥补宗室的禄米空缺,朱新㙉奏辞禄米一千石,得朝廷“赐敕褒奖”。但晋王如此贤德,难免惹皇帝不快。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朱厚熜到底还是找了个借口:晋府请封表文有脱误字,将晋王长史罚俸一个月。

穆宗朱载坖画像

世宗驾崩后,新天子穆宗朱载坖被老爹压制多年,真是一朝翻身把歌唱,嘉靖朝不得意之人纷纷扬眉吐气。比如朱新㙉,隆庆年间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靳学颜就公然上奏朝廷,请求表彰晋王“孝慈俭素”

丁亥,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靳学颜奏:“晋王新㙉孝慈俭素,沈王恬烄好学敦伦,镇康王恬焯、陵川王府辅国将军勋让、庆成王府辅国中尉表祈俱孝义纯良。宜加旌奖,以劝宗藩。”命各赐敕奖谕。—《明穆宗实录卷三十七》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晋王朱新㙉去世,享年六十岁,谥曰简。谥法“一徳不懈”“简”

结语:和堂伯晋端王一样,晋简王虽然贤明,但也有个同样的问题:无嗣。考虑到当年由此引起的纷争,早在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的时候,朱新㙉便请求将弟弟朱新墧的嫡长子:辅国将军朱慎镜过继给自己。

晋王新㙉奏以亲侄慎镜入府承继。礼部议亲王没,则继绝,存不立后。宜令慎镜入府侍药,不得预府事。至王病痊之日,仍令慎镜出府,庶于情理两尽。从之。—《明神宗实录卷十四》

礼部的意思很简单,亲王绝嗣,朝廷自然会按照伦序来找人继绝,不必生前过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