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少爷闲逛京城,七品官竟成清官标杆,百姓为何为他建亭纪念?

发布时间:2025-07-15 18:58  浏览量:1

清朝康熙年间,施琅是位了不得的大官,带兵打下台湾,被封侯赏爵。他有个儿子叫施世纶,生得丑陋腿瘸,不爱读书做官,整天在京城晃悠,成天不务正业。施琅拿他没辙,干脆花银子给他买了个江苏泰州知州的官职,七品小官,想着打发儿子去地方上混日子。

施世纶到泰州后,发现这里豪强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有次朝廷钦差来修河堤,随从四处抢东西,前任知州都不敢管。施世纶却偷偷查证,直接找钦差对质,说他们纵容下属祸害百姓。钦差看不起他,笑话他长得丑,施世纶回怼:“你们人面兽心,我丑但讲良心!”最后真把闹事的随从抓了。

后来施世纶升到江宁当知府,地方上权贵多,案子难办。有次京城大官托合齐来视察,带兵摆出王爷的排场。施世纶拦住轿子说:“我还以为是哪位王爷来了。”吓得托合齐赶紧下轿认错。施世纶管得严,百姓和读书人打官司,他偏向穷人;官员和百姓有矛盾,他又护着百姓。

施世纶当漕运总督时,这个肥差过去都是贪官捞钱的地方。他亲自验粮,记录天气情况,防止官员借口延误贪污。有次陕西大旱,他去查粮仓,发现总督鄂海把粮食全贪了。鄂海威胁他:“你儿子在我地盘上当官,敢告我就收拾他。”施世纶不怕,直接上书皇帝,鄂海被撤职,百姓分到救命粮。

康熙三十五年,施世纶父亲去世,按规矩他得辞职回家守孝。江宁百姓听说了,几千人跪在衙门口哭着不让走。后来大家凑钱在他办公的衙门口建了两座亭子,每人都捐一文钱,取名“一文亭”,纪念他不贪污、自己买茶喝的清廉。

施世纶最后在淮安当官时病死,康熙说他是“天下第一清官”。他从个被父亲花钱打发走的闲人,变成百姓爱戴的青天,泰州从混乱到太平,江宁万人送别,连漕运都变清廉了十年。民间编故事传颂他,说他能破大案抓坏人,成了神话人物。朝廷追封他一品官,谥号“敏达”,原本不起眼的七品官路,走成了传奇。

他生前没想着当英雄,可能只是按自己良心做事。百姓建的亭子还在,故事还在传,说明真有人能从“废物”变成让人记住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