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少年谈家风│尹建章:大坞沟尹氏家族

发布时间:2025-07-15 23:30  浏览量:1

大坞沟村,位于滕州市东郭镇驻地南2公里,距离滕州市区10公里,幸福河由北向南穿村而过,青年路在村前横贯东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全村现有人口5036人(2020年底数据,来源于新版《东郭镇志》),为东郭镇第一大村,也是滕州市仅有的几个人口超5000人的村庄之一。据原村西大庙上的庙碑记载,由金氏在宋代迁居此地,立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有邢、赵、秦、董、郝、葛、张、刘、尹、李、高、冯、韩、翁、苏、朱、马、王、蔡、金等姓氏,其中尹氏全部居住在村东、幸福河东岸,解放前又被称为“小尹庄”,现分别属于第14、15村民小组,有人口80余户200多人,我远祖尹忠的后人全部在第15组,我是尹忠的第8代孙,为燕喜堂尹氏第21世。

家族溯源

尹,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如图。左边一竖表示笔又代表权杖,右边是“又”(手),像手拿笔或手握权杖,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尹,治也。——《说文》;以尹天下。——《左传·定公四年》。

尹氏得姓始于少昊氏。少昊之次子尹般任工正,主管工具制造及兵器制作,因功被封于尹城(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后世子孙以封地为姓。历史上的尹姓名人有尹文、尹吉甫、尹思贞、尹洙、尹继善等。关于“燕喜堂”堂号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周宣王时期,大将尹吉甫北征猃狁。凯旋班师,周宣王率满朝文武大臣出京城迎接尹吉甫。君臣在喜庆之中相见时,恰逢一群燕子从上空飞过,宣王笑着说:“将军凯旋,不仅我们满朝文武大臣欢喜,而且燕子也欢喜!”于是,“燕喜”二字就作为尹吉甫后世的族称流传下来了。尹吉甫的后人,后来聚居到了天水郡冀县,称为“天水堂尹氏”,号“燕喜世家”,亦称“燕喜堂”。

明洪武二年(1369年),尹氏七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苏堡镇苏堡村迁往苏鲁各地,其中七公尹近迁居江苏省丰县华山镇华山村,为苏鲁皖地区燕喜堂尹氏始迁祖。三世祖尹才兴又迁居今山东省微山县尹洼村。明中叶,六世祖尹文贯开始迁到滕州市东郭镇大坞沟村,此后六世名讳皆失考。

家族历史

据现存墓碑可知,尹忠,字荩臣,为十三世祖,是我远祖;尹忠之子尹伯玉,字秀珍,十四世祖,为我太祖;尹伯玉之子尹朝贵,清中期人,十五世祖,为我烈祖,被朝廷任命为乡饮大宾。“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正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在尹朝贵生活的时期,经过历代先人的辛苦劳作,勤俭持家,尹家积累了大量财富,购买了附近大量的土地田舍,成为大坞沟村附近远近闻名的富户。小时候听老人讲,有一年秋天,朝贵公家的一个小马驹半夜里跑丢了,一众下人和长工到处找,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由于家大业大,朝贵公也没大在意,过了半个多月,下人突然来报,说找到小马驹子了,朝贵公忙问,“它跑到哪里去了,吃别人的庄稼了吗,快拿些钱去赔人家”,下人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没有,老爷,它跑出去半个多月,还没有跑出你的地呢”。由此可见,当时尹家在当地的经济实力之雄厚。美中不足的是,尹朝贵往上几辈都是单传,人丁不旺,子嗣凋零。尹朝贵遂重金请风水先生选了新坟地,风水先生跑了好几天,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风水宝地,只找到一处可以保佑后世子孙枝繁叶茂的地方,但后世财运不好,尹朝贵求子心切,顾不了那么多,就大张旗鼓地迁了新林。

果不其然,其妻柴氏(娘家虺城店村)接连生下来5个儿子,分别是尹显荣、尹显德、尹显业、尹显恭、尹显元,尹显业是我的天祖。其中尹显荣、尹显德、尹显元的后人又因种种原因迁居微山湖西生活。被风水先生不幸言中的是,尹朝贵去世以后,几个儿孙因分析家产而纠纷不断,甚至卖地卖房子去县衙打官司,争相向县令行贿,加上花重金请诉棍、师爷写状子,官司从大清一直打到了民国初年,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家境逐渐败落,光景大不如前﹙附光绪七年尹显恭将田产出卖于本村孙家地契原件照片一张,地契摘自本村乡贤、原滕州市政协孙主席所著《滕左东郭镇大坞沟村孙氏事略》一书﹚。

经此一劫,尹氏后人痛定思痛,决心教育后代忠厚传家、耕读继世、敦亲睦族、团结一心。尹显业生子二,为尹步营、尹步升,尹步营为我的高祖。尹步营生子三,为尹维爵、尹维江、尹维渭,尹维爵为我的曾祖。尹维爵生子二,为尹宝森、尹宝贤,尹宝贤即我的祖父。尹维江生子一,为尹宝进。尹维渭生子二,为尹宝林、尹宝祥。二百多年的寒来暑往,尹忠的后人已经在大坞沟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11代人,其中我的曾祖辈计有兄弟6人,祖父辈兄弟共8人,父辈共有兄弟22人,我这一辈共有兄弟37人,可谓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修谱时,经江苏丰县华山、微山尹洼等地宗亲商议,重新规定了班辈排行,从二十世起为:克建鸿基,修明守敬,以正培家,世延永庆,忠孝仁义,玉洁冰清,立业丰华,万代兴盛。

作为一个地方上不太出名的小家族,我们大坞沟尹氏虽然没有人在封建社会中过科举功名,也未出现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依然在尽我们的最大所能,为当今社会的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既有踊跃支前的基层干部,又有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在建国后的艰苦岁月中,既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秀领导干部,又有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几十年的乡村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在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来很多优秀人才,有的成为党政领导,有的成为企业高管,有的从军报国戍边,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仅我祖父以下的大家庭里就有中小学教师8人,其中有4人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成为地方上小有名气的教育世家。值得欣慰的是,近百年来,我们忠公支后人一直奉公守法、恪尽职守,没有一个人违法乱纪、作奸犯科,更无一人锒铛入狱,也算是对我们优良家风的最好的诠释。

家风传承

在先辈们的谆谆教诲下,大坞沟尹氏家族后人秉承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优良家风,在各行各业都恪守本分、勤恳工作、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尹宝林,我叔曾祖的长子,我称呼大老爷,1946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城头区赵坡乡乡长,组织发动辖区内的贫苦百姓送子参军,带领群众做军鞋送军粮,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以后由于深知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主动放弃组织上的安排,回家务农。

尹庆元,革命烈士,中共党员,我伯祖父尹宝森的次子,1949年参加革命,后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9月牺牲于朝鲜,骨灰葬在朝鲜,英名被滕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收录,受到万人敬仰。

尹庆云,我大伯父,中共党员,生于1932年,卒于2010年9月,1952年滕县速成师范毕业,历任辛庄区城头乡文书、辛庄人民公社副书记、南沙河党委秘书、姜屯公社主任、城头乡副书记等职,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人正派,在新建岩马水库等急、难、险、重的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都是吃住在工地一线,身先士卒,带头苦干,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由于我祖父、祖母去世得早,我大伯父一手抚养几个弟弟,供他们上学读书,支持他们参加工作,帮助他们成家立业,除我二大爷因视力残疾没有走出农村、一直居家务农外,我三大爷、我父亲都在我大伯父的带领下努力学习、工作,后来都成为教育界的干部。

尹庆河,我父亲,中共党员。1943年4月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2003年退休,小教高级职称,曾经在南沙河陡沟铺小学、本镇朱洼小学、常庄小学、大坞沟小学、大坞沟联中、杨庄中学(后称东郭二中)任教,1982年任大坞沟小学校长,1989年开始任杨庄中学校长、书记,时间达20余年,在任期间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担任杨庄中学校长的几年里,硬是在一片洼地荒滩上建起了新学校,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培养出来一大批优秀人才,由此改变了他们所在家庭的命运。从教40多年里,多次被表彰奖励,1987年获得“滕州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2年获得“滕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退休以后,又热心家族事务,积极参与家族邻里中的红白事,至今80多岁高龄仍事必躬亲,得到家族成员及附近乡亲的一致称赞和颂扬。在我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的哥哥、我的大儿子也都踏上三尺讲台,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国育才,成为家乡的一段佳话。

尹健,我堂兄,我叔祖父尹宝进之长子孙,中共党员,1990年南开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毕业,博士后,研究员,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西班牙语等7国外语,现任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挂职青岛市劳动局副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主持设计建成了青岛流亭机场、胶州机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海天中心等一大批重特大项目,其中担任项目总经理建造的青岛海天中心(海天大酒店)总高369米,共82层,是山东省目前第一高楼。

在我们家族,特别看重团结,每逢过年,家族中的晚辈都聚在一起,到长辈家里拜年,无论是在外工作学习的年轻人,还是已经年过半百的长支子孙都毕恭毕敬地作揖磕头,唠唠家常,说些祝福的话;遇到家族里的红白事,无论人在山南海北,都立即动身回老家,参与家族事务,遇见大事,大家都一起动手,力争把事情办得圆满周全。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都相互体谅,互帮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E N D——

作者简介:尹建章,滕州市东郭镇大坞沟村人,燕喜堂尹氏第21世,大专文凭,现就职于东郭镇政府。闲暇之余嗜读志书,好名山大川,爱单车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