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人,让新网师与德昌教育牵手
发布时间:2025-07-18 17:50 浏览量:1
原创:马爱国
本期编辑:张翠琴
第一排左一为肖雄局长
返程的飞机上,在马达的嗡鸣声中,将我的思绪拉回德昌二中的会场,回顾着培训学习的台前幕后,像过电影般,在脑海中逐一闪过。四天沉浸式学习,有思考,有共鸣,更有共情;有分享,有交流,更有彼此鼓励。
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人汇聚,这段志同道合者思想碰撞的旅程,这份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追求,均源于一个人,他有情怀、有思想、有担当、以身作则,他曾是一位好老师、好校长,他先行加入新网师学习一年并通过自我学习而了解网师课程,他最终让新网师与德昌教育牵手,让新网师人真正走进德昌教育团队,让德昌教育人真正“卷入”新网师,让德昌学校与新网师联盟校携手同行。这个人就是德昌区域教育的领航者肖雄局长。
01
我眼中的肖雄局长
肖局长很谦逊。全程听报告,随手携带的Pad是他的标配,时刻以参训者姿态,边听边记录,时而思考,时而小声回复着老师的提问。这种沉浸式听会的感受,不停地敲击键盘的样态,让我联想到曾有几次听报告时的邻座——新网师榜样学员山西忻州的智静老师,她曾这样和我说:
“会场上边听边记录边输出,可节省很多时间,晚上还有晚上的事情要做。”“在对话现场写作,思路连贯,思维清晰,既节省精力,又能高效产出,实现当下事当下毕,为大脑节省带宽,为生活工作拓宽时空。何乐而不为!”
我想,肖局长的所为已然成为新网师的榜样学员,同时也以自己的学习样态为德昌教育人做着榜样。
肖局长有情怀。他毕业之初,分配到大山里一所乡村学校,任教数学学科,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连续两年带班初三年级,且成绩优异,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期间,因一位学困生,而研究教法学法,耐心辅导,让这名学生重拾自信。多年后,这名学生给肖局长打电话激动至哭泣。我想,这就是肖局长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和敬畏,是对学生的真爱和尊重,更是师生情谊的深厚和纯粹。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肖局长身上这份浓厚的教育情怀,已然印证了他是一位有情怀的好老师。
肖局长有思想。肖局长从数学老师做起,到教学主任、副校长、校长,再到现在主政一方教育的局长,一路走来,一路学习,时刻以学习者姿态,审视自己,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提升着自己。他说,做校长期间,曾勇担一个纪律和学习成绩均较差的数学课,在他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理论学养的引领下,利用一年时间改变了学风。这源于他善学习、勤思考的习惯。做老师时,让学生爱上思考;做学校干部时,搭建成长平台,用温度凝聚力量,用专业引领方向;做教育局长时,立足当下抓质量,着眼长远谋发展。
肖局长以身作则。工作之余,他倡导并要求全县教育人学习,自己先学习;培训会上,要求全县行政领导干部认真听会,他率先做到,且Pad是标配,边听边记录;想尽一切办法,开拓资源,服务德昌教育,引领德昌教育人将自己“打开”,将思想“打开”,将办学思路“打开”,和大家一起学,一起做。努力构建着德昌教育的良好生态。
02
台前幕后的精彩和感动
39天的筹备工作幕后人员的用心用情。从6月2日筹备这次培训的云端会议开始,新网师和德昌教师发展中心多次沟通对接,先是拟定培训调研问卷,再是向全体参训者发布并收集统计培训需求,最后将参训需求整理好发回筹备组。新网师针对培训需求,选派一线校长进群共研培训方案,以便真正实现“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让参训者听有所获,真正对办学有启发,可借鉴。群内最忙碌的属德昌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张琼老师,催办、提醒、沟通、协调……一直在云端负责着讲师的讲座课件准备报审、往来行程和食宿安排等工作。直到10日下午真正见到了张老师,并由张老师引荐结识了她的同事尹主任、向主任、张主任以及几位教研员,更加让我感受到德昌教育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待人的热情周到。
四天台上的精彩和教育启发。台上作报告的是厦门市新教育学校的校长王益民和郑州中学八一校区、启新校区的校长李末,两位校长办学经历丰富、教育积淀深厚,聚焦办学中的痛点问题,指向新教育理念的落实落地,有理论的“顶天”,更有实操的“立地”,听后有启发、有助力。
王益民校长是资深的新教育人,有着25年的新教育实践历程,他的办学“新”图谱、“新”流程,清晰而易行,不论是冰山上显现的“差距识别、战略、解码、计划、执行、战略复盘”的具体措施,还是冰山下蕴藏着的“领导力、价值观”,让我们有章可依,有法可鉴;李末校长围绕“好成绩、高素养、好关系、有特长”的目标,结合自己经历的三所学校的办学实践,分享“校长领导力、管理力及学习力”的提升,幽默中蕴含着教育哲理。
因为一个人,让新网师与德昌教育牵手;因为一个人,让新教育走进凉山;因为一个人,让我们与德昌教育人共学共研共提升。此刻,机舱内广播响起“北京大兴机场即将到达”,自己的这次德昌学习共研之旅也复盘完成。我想,这次培训已搭建了德昌教育与新网师的沟通桥梁,并构建起了“教育共同体”,更是共学共研共同实践的开始……
接下来,做就是了!
完稿于四川西昌至北京大兴的飞机上
- 上一篇:中共南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在潭举行
- 下一篇:民族歌剧《柳柳州》在山西永济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