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物】人物传略:孙处、吴喜、唐寓之
发布时间:2025-07-19 01:11 浏览量:1
孙处(359~411年),字季高,会稽永兴(今萧山)人。东晋末年,孙恩起义,遍及江南,孙处随高祖刘裕东征,平定京城(建康),授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在义熙五年(409年)的广固城战役中,因先登有功,受褒奖。六年,卢循在广州起兵,占领豫章(今南昌),直逼建康。刘裕遣孙处率3000人,从海上袭击番禺。用火烧卢循的舟舰,当日即攻破番禺。此后卢循率兵还袭广州,与孙处交战20余日,卢循败走,孙处率众追奔至郁林,因病方罢。七年四月,卒于建康。刘裕追赠孙处为龙骧将军、南海太守,封候官县侯,食邑千户。九年,刘裕念其功绩,书表称:“孙季高······荡涤之功,实庸为大。往年所赠,犹为未优。”故重赠交州刺史。
吴喜(426~471年),本名喜公,后改名喜。吴兴临安(今临安)人。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要他写起居注,吴喜一气呵成,背诵皆上口,故得沈演之器重。沈演之门生朱重民入为主书,推荐吴喜为主书吏,进为主图令史。后为宋孝武帝所赏识,提拔为河东太守、殿中御史。宋明帝即位,其时四方反叛,东部尤急。吴喜请求带精兵300东征。明帝大喜,封其为建武将军。吴喜性情宽厚,人心都归向他,因此东征时,所至克捷。因功升步兵校尉,封竟陵县侯。东土平定后,率所部南讨,封东兴县侯、右军将军等。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率军向豫州拒北魏军,加节督豫州诸军事。次年还建康(今南京),因居功遭忌,适逢明帝有病,怀疑他将来不能扶助幼主,乃赐死。
唐寓之(?~486年),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祖孙三代皆以看风水、择墓地为业。自幼习武,及长乐于济贫救困,为乡里所爱戴。齐武帝萧赜横征暴敛,徭役苛繁,对逃避赋役的人,称为“却籍户”,一经查获,治以重罪。因此,民怨沸腾。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年),唐寓之以“抗检籍,反萧齐”为号召,聚众400余人,在新城(今富阳新登)揭竿起兵,夺取官军武器,开仓库,济贫民。继而挥师直捣富阳,邻县百姓闻风响应,聚众至3万余人,声势浩大,先后攻克桐庐、钱唐、盐官(今海宁)、余杭、嘉兴、永兴、诸暨等地。次年春,唐寓之在钱唐建立政权,国号吴,自为吴王,改元兴平,立太子,置百官。接着,遣部将高道度攻东阳郡。东阳太守萧崇之、长山(今金华)县令刘国重拒战被杀,一时朝野震动。时值会稽太守王敬则进京述职,唐寓之欲乘虚袭击,派部将孙泓取山阴(今绍兴),军至浦阳江,郡丞张思祖命浃口戍主杨休武抵御,孙泓战败。齐武帝遣禁军率马队南下镇压,于钱唐交锋,因唐寓之所部无充分应战准备,又缺乏抗御骑兵经验,终于全线溃败,唐寓之战死。
资料来源:《杭州市志(第十卷)》1999年10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