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撕裂+36岁高龄,利拉德凭什么还能拿3年4200万?”

发布时间:2025-07-22 22:30  浏览量:1

波特兰开拓者官方宣布签回达米安-利拉德,这份3年4200万美元的合同在联盟里引发了不少讨论。

表面上看,这是一笔带着明显风险的投资,36岁的利拉德刚经历跟腱撕裂,下赛季基本报销,未来状态存疑。但深入分析,这笔签约背后藏着开拓者精明的盘算,以及利拉德个人职业生涯的务实选择。

对于开拓者来说,签回利拉德的意义远不止于球场贡献。美记Amin Elhassan在播客中直言,其他球队不愿意接手利拉德的原因很简单,没人愿意花大价钱养一个康复期的老将。但开拓者不同,他们正处于重建期,队内年轻人扎堆,正需要利拉德这样的更衣室领袖来稳定军心。他的回归不仅能帮助亨德森、杨瀚森等新秀成长,还能给球队带来关注度和票房。毕竟,在NBA这样商业气息浓厚的联盟里,情怀和故事同样能创造价值。

从竞技层面来看,利拉德的回归很难让开拓者立刻成为争冠球队。他的年龄和伤病决定了未来的上限,球队管理层也清楚这一点。但开拓者并不急于追求短期战绩,他们的目标更可能是利用利拉德的剩余价值,帮助年轻球员成长,同时维持球迷热情。类似诺维茨基在独行侠的最后一个赛季,利拉德或许不会每场打30分钟,但只要他穿着开拓者球衣站在场边,就能让球迷感到安心。

而对于利拉德本人来说,这次回归更像是职业生涯的“软着陆”。在经历雄鹿的争冠失败后,他选择回到波特兰,一方面是因为家庭因素——他的孩子在这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现实考量。跟腱伤势让他的市场行情下滑,争冠球队最多提供底薪,而开拓者愿意给他一份体面的合同,并承诺尊重他的角色。与其在强队当边缘人,不如回到熟悉的城市,享受球迷的爱戴,同时为未来可能的退役巡演铺路。

当然,这笔签约并非没有风险。如果利拉德的恢复不如预期,开拓者可能会在未来两年面临薪资空间被锁死的困境。但考虑到小市场球队的运营逻辑,票房和球队文化有时比短期战绩更重要。利拉德的回归让开拓者从一支默默无闻的重建队变成了话题中心,这种关注度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归根结底,利拉德和开拓者的这次合作,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商业默契。球队得到了精神领袖和市场卖点,球员得到了尊重和稳定的环境。在NBA这个生意场里,有时候情怀和现实并不冲突,而利拉德的回归,恰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