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要求掌握的100个成语

发布时间:2025-07-27 14:35  浏览量:1

人民日报要求掌握的100个成语

爱憎分明
憎:恨,厌恶。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态度十分鲜明。可用于形容人在立场、情感上的明确性,如 “他处理问题向来爱憎分明,从不含糊”。

安然无恙
安然:平安。恙:疾病。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既适用于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的处境,如 “历经波折,文物终于安然无恙地回到博物馆”。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源于古代寓言,警示人们做事需遵循客观规律,如 “教育孩子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跋山涉水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也可引申为完成某项任务的艰辛,如 “勘探队员跋山涉水,只为找到新能源矿脉”。

百看不厌
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可用于文学、艺术作品或人,如 “这部经典电影让人百看不厌,每次都有新感悟”。

班门弄斧
班:巧匠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知,有时也做自谦词。如 “在书法大师面前展示涂鸦,简直是班门弄斧”。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拨。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含贬义,如 “她总爱搬弄是非,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变本加厉
本:原来。厉:猛烈。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含负面色彩,如 “他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最终酿成大祸”。

别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可用于赞美作品的独特设计,如 “这座园林的布局别具匠心,处处体现着中式美学”。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请教。强调学习态度的谦逊,如 “学者即便成名,仍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才能不断进步”。

不可救药
药:用药治疗。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可指人品德败坏,也可指事物衰败,如 “这个腐朽的制度已经不可救药,必须彻底革新”。

不屈不挠
屈:屈服。挠:弯曲。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褒义,可形容精神或行动,如 “战士们在战场上不屈不挠,奋勇杀敌”。

不速之客
速:邀请。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中性词,可指意外访客,如 “深夜的敲门声带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不言而喻
喻:明白,了解。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强调道理的显见性,如 “成功源于勤奋,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不折不扣
折:折扣。不打折扣,表示十足彻底。可用于形容程度,如 “他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没有丝毫懈怠”。

车水马龙
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多用于描绘热闹的场景,如 “春节期间,集市上车水马龙,年味十足”。

称心如意
称:适合,相对。如:适合。指完全合乎心意。可用于事物、处境等,如 “终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礼物,她开心极了”。

承前启后
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如 “这座纪念馆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唇亡齿寒
比喻双方利害相关。源于历史典故,强调依存关系,如 “两国山水相连,唇亡齿寒,需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春华秋实
华:同 “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既指自然规律,也比喻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如 “经过多年耕耘,他的研究终于春华秋实,取得重大成果”。

当之无愧
当:承当,承受。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用于肯定某人的资格或成就,如 “他获得这个奖项,当之无愧”。

道听途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含贬义,提醒人们勿轻信谣言,如 “这些消息只是道听途说,不可当真”。

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穿透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强调坚持的力量,如 “他凭借滴水穿石的精神,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

风调雨顺
调:配合得均匀合适。指风雨适合农时。也可泛指环境适宜,如 “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

峰回路转
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如 “就在大家绝望时,局势峰回路转,迎来了新的希望”。

赴汤蹈火
汤:沸水。蹈:踩。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可用于形容勇气和决心,如 “消防员为了救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刚正不阿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形容人的品格,如 “他一生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

各得其所
所:处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强调恰当的安排,如 “经过调整,每个人都在新岗位上各得其所”。

根深蒂固
蒂:植物的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根扎得深,花和瓜果就长得牢,比喻基础稳固,不易动摇。可指思想、习惯等,如 “某些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骇人听闻
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强调事件的严重性,如 “这起恶性案件的细节骇人听闻”。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可形容环境或思路,如 “经过点拨,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记忆犹新
犹:仍然,还。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用于回忆,如 “童年的那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每家每户都知道。形容知名度极高,如 “雷锋的事迹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

坚定不移
移:改变,动摇。形容毫不动摇。可指信念、目标等,如 “他坚定不移地走在科研道路上,从未退缩”。

见异思迁
异:不同的。迁:改变。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如 “做学问最忌见异思迁,需持之以恒”。

居高临下
居:处。临:面对。占据高处,面对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可指实际位置,也可指态度,如 “他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人交谈,让人不舒服”。

举世闻名
举:全。闻名:有名。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如 “长城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举一反三
举:提出。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强调学习或思维的灵活性,如 “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才能触类旁通”。

可歌可泣
令人歌颂赞美,感动流泪,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用于形容英雄事迹或崇高精神,如 “革命先烈的故事可歌可泣,激励着我们前进”。

刻舟求剑
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源于寓言故事,警示人们要与时俱进,如 “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如同刻舟求剑,注定失败”。

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烤熟的肉。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爱好称赞。如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脍炙人口”。

滥竽充数
滥:与真实不符的。充数:凑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含贬义,如 “这个团队里有不少滥竽充数的人,影响了整体效率”。

理直气壮
直:公正的,正义的。理由充足因而说话有气势或心理无愧,无所畏惧。如 “他手握证据,在辩论中理直气壮”。

力挽狂澜
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比喻尽力扭转险恶的局势或制止不正的风气。形容人的魄力和能力,如 “在危急时刻,他力挽狂澜,挽救了公司”。

历历在目
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多用于回忆场景,如 “童年的欢乐时光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两全其美
全:保全,使完整不缺。做事顾全双方,使两者都得到好的结果。强调兼顾性,如 “这个方案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损害双方利益,可谓两全其美”。

流连忘返
流连:迷恋于游乐。返:同 “反”,回,归。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如 “九寨沟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络绎不绝
络绎:接连不断。绝:断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可形容人流、物流等,如 “庙会期间,前来祈福的人络绎不绝”。

满载而归
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既可指物质收获,也可指精神收获,如 “科考队经过数月考察,满载而归,带回了大量珍贵数据”。

茅塞顿开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顿时理解、领会。如 “老师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困扰已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美不胜收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用于形容景色、艺术品等,如 “画展上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门庭若市
门口和庭院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十分热闹。与 “门可罗雀” 相对,如 “新店开业,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火爆”。

名副其实
名:名声。副:符合。名称或名分与实际相符合。如 “这家老字号餐馆果然名副其实,味道绝佳”。

名列前茅
名:名次。指名次排列在前面。用于成绩、排名等,如 “他在这次竞赛中名列前茅,获得了表彰”。

莫名其妙
名:说出。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如 “他突然发脾气,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漠不关心
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含贬义,如 “他对身边人的困难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

默默无闻
不出名或不为人知道。可形容人或事物,如 “他在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几十年”。

破釜沉舟
釜:锅。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源于历史典故,强调决心,如 “为了创业成功,他破釜沉舟,投入了全部积蓄”。

其乐无穷
穷:穷尽。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如 “与家人一起旅行,其乐无穷”。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多用于描绘自然或社会景象,如 “站在山顶俯瞰,云海翻腾,气象万千”。

恰如其分
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如 “他的评价恰如其分,既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

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可用于自然景物、艺术作品等,如 “公园里的菊花千姿百态,吸引了众多游客”。

前赴后继
继:继续,接着。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多用于形容群体的英勇行为,如 “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生命”。

轻而易举
举:往上托,往上伸。形容事情很容易做。如 “对他来说,完成这项任务轻而易举”。

情不自禁
禁:忍住。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如 “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全神贯注
神:精神、精力集中。全:整个。全副精力高度集中。形容专注的状态,如 “他全神贯注地研究图纸,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人声鼎沸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煮东西的器物。沸:水开。人声喧闹。形容热闹的场景,如 “运动会开幕式上,人声鼎沸,气氛热烈”。

忍俊不禁
禁:忍住。忍不住笑。如 “孩子天真的话语让人忍俊不禁”。

任劳任怨
任:担当。怨:责怪。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形容人的品格,如 “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三顾茅庐
顾:拜访。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源于三国典故,如 “公司为了聘请这位专家,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他”。

舍生取义
义:公正合理的道理,正义。为正义牺牲生命。形容崇高的精神,如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气节,千古传颂”。

身临其境
临:到。境:地方、境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也可指通过想象感受场景,如 “这部电影的画面十分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深恶痛疾
恶:厌恶。疾:痛恨。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如 “他对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深恶痛疾”。

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 “这个小村庄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宛如世外桃源”。

水落石出
落:下降。出:显露。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如 “经过调查,事情终于水落石出,还了他清白”。

四面楚歌
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源于楚汉相争的典故,如 “公司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急需制定新的战略”。

随波逐流
逐:追赶。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水流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着别人走。含贬义,如 “做人要坚守原则,不能随波逐流”。

谈笑风生
形容谈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如 “宴会上,大家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叹为观止
叹:赞叹。止:停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铁杵磨针
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源于民间传说,如 “只要有铁杵磨针的精神,再难的任务也能完成”。

推陈出新
推:排除。陈:旧的。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如 “传统戏曲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年轻观众”。

完璧归赵
完:完整,完好。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比喻将原物完好地归还原主。源于蔺相如的典故,如 “丢失的项链终于完璧归赵,失主十分感激”。

万籁俱寂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宁静。如 “深夜的山林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声偶尔传来”。

亡羊补牢
亡:丢失。牢:牲口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也指出了问题才想法补救,已经太晚了。强调补救的及时性,如 “发现漏洞后,我们应立即亡羊补牢,避免更大损失”。

闻鸡起舞
闻:听到。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源于历史故事,如 “他从小就闻鸡起舞,刻苦练习武术”。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强调学习方法,如 “学习要经常温故知新,才能巩固知识”。

无动于衷
衷:内心。内心毫无触动,指对于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含贬义,如 “面对他人的困境,他竟无动于衷,令人心寒”。

息息相关
息息:呼吸进出的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关连,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如 “环境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小心翼翼
翼翼:严肃认真。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如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件古董,生怕有所损坏”。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多因景色、氛围引发,如 “站在海边,海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或服从。如 “他的才华和品德,让大家心悦诚服”。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如 “对于这次谈判,他胸有成竹,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于形容绘画、雕塑等作品,如 “这幅画中的花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走”。

悬梁刺股
梁:屋梁。股:大腿。形容刻苦自学。源于古人勤学的典故,如 “他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悬梁刺股,发奋苦读”。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如 “上课铃一响,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

言简意赅
赅:完备,全。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如 “这篇文章言简意赅,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夜以继日
继:继续,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如 “为了赶工期,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后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如 “我们要一鼓作气,完成这项任务,不能半途而废”。

自强不息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了无数困难”。

走投无路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出路。如 “公司濒临破产,他已是走投无路,只能寻求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