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调查:劝人“心净”易,劝自己难
发布时间:2025-07-29 04:00 浏览量:1
近日,少林寺,又大火了!
当年,即1982年,少林寺因电影《少林寺》以1毛钱票价创下1.6亿票房神话,让这座默默无闻的千年古刹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可而今呢,少林寺却因其方丈的“没看破、不放下、心不净”而再度大火!
少林寺的一则“情况通报”撕开了冰山一角。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前几日,零星报道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有问题,大多人以为这又是假新闻。谁知,这居然是真的!
大家无比震惊不解,唏嘘不已,名声赫赫、能力非凡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居然还有这么问题;一尘不染的袈裟之下,居然还暗藏着一颗极不安定、肮脏不堪的灵魂!
谁又能想到,平日里一个严肃庄重、沉稳内敛、胸藏佛学者居然是一个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离经叛道的可耻败类!
无疑,释永信的行为,玷污了六根清净的佛家净土,让少林寺蒙羞,也让自己成为佛家历史上永远也无法抹除的一个黑点。
释永信,若是凡夫俗子,犯下了如此罪孽,或能让人见怪不怪,并不怎么震惊纳闷,可关键就是,他,是一名信佛之徒,一位看破红尘、无欲无求、六根清净的佛家弟子!
想那当初,释永信皈依佛门之时,肯定要熟知和恪守佛家八戒——不杀生(包括蝼蚁等生灵)、不偷盗、不邪淫(限制非正常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饮酒、不涂抹香粉或佩戴华丽装饰、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现代因反季节种植普遍而有所放宽),以此来约束身心助力修行。
佛家弟子都知道,只要皈依佛门一天,就得严格自律、规规矩矩地遵照执行这“八戒”。可身为佛家弟子的释永信难道就例外吗?更甚者,他还明知故犯了其中的两戒——不偷盗和不邪淫。
挪用并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说白了,就是在“偷盗”;
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这就是明晃晃的“邪淫”!
这两条戒律,身为方丈的释永信,焉能不熟知明白?
方丈,乃少林寺的最高精神领袖,熟知佛教文化和精神不说,还得负责传承佛教文化、弘扬佛教精神。
毋庸置疑,寺庙的三规六戒,释永信最为明白不过了。平日里,他不仅要时时提醒和告诫一干弟子,还得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释永信是这样做的。这点,可以通过他撰写、编纂的几部作品,如《少林寺如北朝佛教》《心安即福》《菩提心经》《我思故我悟》中找到答案,
释永信曾表示,禅宗提倡看破、放下,一切事情都是心所引起,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天下安,管理好心是对社会、人类、自己、家庭的最大贡献。
这一番话语,多么实在,多么中听,又多么有用!
有多少人在听了释方丈这一箴言后,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精神抖擞,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又有多少人听了后,立地成佛,金盆洗手,从此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阳光,鸟语花香。
在教人积德行善的同时,释永信也不忘身体力行。
如2016年时,作为河南省慈善总会创会副会长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席了河南省慈善总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呼吁社会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对困难群体给予帮助。
释永信呼吁,“这些年,少林寺一直从事着慈善活动,但我们自身的力量有限,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慈善做法,唤起更多人的爱,都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为更多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他还表示:“佛教中讲,有能力自己做当然更好。不能做,别人做慈善,大家跟着随喜、感叹,同样有功德。”
那时,无人不尊重和爱戴周身散溢着佛光的释永信。对佛教极度虔诚的释永信,就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神。
疯狂英语、疯狂汉语创始人李阳心甘情愿地皈依佛门,拜释永信为师,被赐名延依。
原盛大文学CEO侯小强通过微博宣布:“我皈依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永信大和尚为我起法名延舍。特意举办仪式。异常庄严。茶叙近五小时。”
陈小龙,在2岁时就拜释永信为师,法名释小龙。后来,他成了名震一时的武打明星。
这些,都是些有头有面、出类拔萃者,而那些未曾得到释永信面对面地亲授教诲,未曾获得法号,但听得见去其教理、信奉其智慧者,应该还有好多好多。
一句话吧,释永信的信众,不可谓不多矣!
你释永信,在教诲别人的时候,总那么头头是道,充满哲理,溢满智慧,闪烁佛法精髓,按理说,你对此领悟最至深、体味最至深了,可在东窗事发后,我发现你根本不是这样的!
有多少人知道,就这样一个德高望重、深谙佛学、浸润佛义、备受世人顶礼膜拜的得道高僧,居然是个道貌岸然之徒;满口之乎者也,却做着离经叛道之实!
我不明白的是,你,释永信,为何只劝别人要“心净”,而不劝自己呢?
劝别人心净,说明了你释永信对此有非常深刻、全面的理解和领悟,并收获了诸多益处。谁知,一个经常劝别人的人,自己居然先倒了下去。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极为可笑、可鄙和可气的一件事吗?
劝别人容易,那为什么就劝不住自己呢?
只能说,释永信的六根仍不干净,仍经受不住世俗名利的诱惑,不是个真正实在的佛徒。
大哲学家孟子曾表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人,要入佛门,必定也是一位“大佛”!
若过不了关的话,那就是一位虚情假意之佛,愧对佛祖,有辱佛法。
释永信,便是这样的人!
真的,释永信,我非常不理解,又非常鄙视你——只劝人行善积德,只教人身干心净,而自己却做不到,也不想去做到!
幸好吧,这道貌岸然、离经叛道之徒,早就露出了狐狸尾巴,现出了原形,让世人看清了释永信的庐山真面目!
有多少人,在得知真相后,不会对释永信扼腕叹息,继而怒发冲冠呢?
有多少人,在看清一切后,不会对佛门重新打量,对佛学再次梳理呢?
是呀,一粒老鼠屎,坏的不只是一锅汤,还会殃及整个饮食界!
佛门,本就是一块净土。佛学,本就是教人慈悲为怀、度己悯人之道。它们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念经之人。
假若,释永信能对佛虔诚,真心传扬佛法教义的话,其前途无量,也真的能彪炳史册。可……
哎,想那过去,出现了多少得道高僧呀!
如道信禅师。他是南派禅宗的开宗祖师之一,被誉为禅宗六祖慧能的直系传人。
再如建塔禅师。他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鼓励修行者直接体悟佛性,追求内心的觉悟。
还有玄奘大师。他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也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
过去,为何能出现那么多诚心实意、虔诚无比的高僧,而今,就很难了呢?
或许是因为世道,是因为名利,是因为……
说实在的,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
假若,释永信真能做到他所提倡的“心净”“心安”那样,离得道高僧,还能远吗?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也这样说过:“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心净和心安了,人生自然也就圆满了。
否则的话,挫折和苦难,困惑和焦虑,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 上一篇:苍南中学一批老师亮相!
- 下一篇:WAIC直击:出门问问携TicNote艺术展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