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离别杭州时写下一首告别诗,情感深挚,令人感动
发布时间:2025-07-29 04:24 浏览量:1
离别之路充满了不舍,山长水阔,迢迢之路,诉不尽的离别情长。白居易离别杭州时父老乡亲不舍,纷纷设宴送别。诗人感于此写下了这首诗《别州民》。
《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父老们遮住了去路,筵席上摆满了酒杯。白居易曾经在杭州做了三年的刺史,长庆四年任职其满后,即将离别,百姓们面对刺史的离去,不舍中纷纷为其设宴送别。
离别的画面有千万种,但诗人这种离别画面是令人感动的,有父老相送,相送的队伍非常长,遮住了去路,可以说是漫漫离别路途上尽是相送的人。
相送的人的热情可想而知,诗人任职期满而离职,百姓们欢送相迎,可见诗人定是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我没办什么好事,哪里来的惜别的眼泪。“甘棠”树名,传说周公南巡为了不惊扰百姓,在甘棠树下休息,百姓写下了《甘棠》诗纪念。诗人用甘棠之说的典故,说明自己在百姓的心中像甘棠树下的周公那般,是个勤政爱民的父母官。
诗人感叹自己为政期间,没有什么建树,却深得百姓的爱戴,感叹百姓们不该为此潸然泪下。诗人这般自谦之语,充满了情感的张力,诗人越自谦,越体现出百姓的爱戴之深。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薄田养不活饥民,穷人负担着重税。诗人说薄田养不活饥民,开始描写中唐时期残酷的现实,在当时的时代赋税重,百姓们种的薄田,就算收成好,也不足以维持生计,百姓的生活相当地困苦。当时生活处处是饥民,世道的艰辛让诗人切身到。
诗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的现状,简单的描述,从个人情感到社会现实中,白描的手法缓缓道来,表现了对统治阶级剥削民众强烈的谴责和和对广大被压迫民众的同情。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只留下一片湖水,为你们消除旱灾。诗人在杭州,身为官员,这些年任职期间,尽职尽责,护佑一方百姓,做了许多游有利之事。
这里的湖水指的钱塘湖,诗人在任杭州刺史期间,曾于钱塘湖修筑堤坝,疏浚六井,预防旱涝之灾。诗的尾联提到的这件事情,这件水利工程影响深远,其实他的作为不只此,“唯”字可见其指自谦之意。
全诗叙事抒情写离别,有典故,又不落俗套,直白的话语中娓娓道来,感情深挚,也体现了诗人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的品质。
- 上一篇:陈赓过草地遇小红军,后觉中计
- 下一篇:释永信出事,最伤心的或许是他大徒弟释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