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何要开展灭佛运动?看看中国古代的三大妖僧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02 01:22  浏览量:1

自古以来,僧人都是神圣的,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高尚的信仰,很多高僧因为极深的修为深受百姓爱戴,令人敬仰。

但也不是每一个僧人都有这样的精神的,有不少人表面看起来是个和尚,戒律森严不杀生、不饮酒、不邪淫,实际上背后早就破戒了,背离了僧人应有的操守,不守清规,违背僧德,说白了就是个假和尚。

这几天就有一个假和尚被抓占热榜好几天了,涉案金额高达万亿,情人多达50多个,私生子更是数不胜数。当袈裟沾染铜臭,禅杖沦为权杖,信仰便成了最奢侈的装潢。要是拜佛有用,你连庙都进不去!

佛系这个词本身就已经成了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代名词,而佛教本身也是教人向善、降低欲望、普度众生的。这看似人畜无害的佛教,在中国古代却经常遭受统治者的严厉打击,甚至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统治者要开展灭佛运动呢?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南方不仅拥有四百八十寺,北方也有超过200万的僧侣和3万多座寺院。

根据《魏书》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初登基时,遵循先祖的传统,

经常与僧侣交好,对佛教是极为尊重。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时朝廷当中炙手可热的两位大臣寇谦之和崔浩,分别代表着天师道和儒家。尽管道家和儒家之间存在矛盾,但面对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的时候,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崔浩主张以儒学治国,认为佛教是外来宗教,信仰佛教会导致经济衰退和国力减弱。

《高僧传》曾记载说,北魏攻打凉州时,凉州曾动用僧侣参战,而其中的一些僧侣呢,在战争当中当了逃兵,这让太武帝对佛教信徒产生了很深的不满。

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的随从在长安的佛寺当中发现了武器,酿酒器具,金库以及与贵族女性私通的秘密房间。这不仅违反了佛教的清规戒律,而且私藏武器被视为与盖吴串通的证据,与贵族女性私通更是触犯了北方贵族的禁忌。所以太武帝在愤怒之下,下令处决长安僧侣,焚毁佛像,并命令各地摧毁佛教图像和外来经文。僧侣和寺院遭到了血腥打击。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最为狠毒的妖僧有三个,第一个元代妖僧杨琏真迦。他原为藏传佛教僧人,蒙古人奉藏传佛教为国教,杨琏真迦以僧人的身份深得忽必烈的赏识。又是一个能干事儿的人。在元世祖平定江南之后,他就被册封为江南的释教大总管。也正是因为他备受宠幸,在江南可以说他是横行无忌,开始挖掘钱塘和绍兴的陵墓,盗取宝物。他破坏了很多前朝皇陵,其中属宋理宗的陵寝受损最为严重。事后,他更是将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了容器,用来喝酒,直到朱元璋登基之后,才将头骨收回。杨琏真迦不仅毁掉了南宋陵墓,更是将宋皇帝的尸骨跟牛羊尸骨放在一起焚烧,这种种行为无疑展露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第二个要讲到的是薛怀义,他本是市井中卖假药的穷货郎,因为长得好看,被千金公主送给了武则天,把武则天迷得是神魂颠倒。为了把他留在身边,武则天就让薛怀义把头发剃了,去白马寺当住持。武则天还封了他做三品的左卫大将军。盛宠之下,薛怀义恃宠而骄,胡作非为在公众场合暴打弹劾他的御史,就连皇亲国戚见了他都得行跪拜大礼。出门坐的都是五皇的御马。后来他甚至连武皇都不放在眼里了。而武则天有了新宠,他就醋意大发,直接火烧明堂,逼着武则天去见他。最后他被武则天赐死了。

最后一位是姚广孝,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手段的僧人。姚广孝生平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朱棣夺权了。公元1382年,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去世,葬礼结束之后,朱元璋要求每个儿子带回去一个僧人。继续为马皇后修佛祈福。姚广孝就是在此时巴结上了朱棣,后来他逐渐成为了朱棣最信任的军师。自从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就一直在削藩,这对朱棣的权力造成了很大危害。姚广孝就一直在策划着朱棣的叛乱,时不时的就煽动他造反。可以说,姚广孝是靖难之役的始作俑者。战争刚开始,朱棣虽然打赢了几次战役,但无奈兵力悬殊,每次战完一座城池之后,没有兵力守得住。不久,随着兵力的损耗,朱棣在河北一带开始溃败,而姚广孝给了朱棣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跳出目前的困局,放手一搏,带着轻骑兵绕过山东,绕过重兵把守的地方,直到南京。最终,朱棣靠着这一招顺利地登上了皇位。姚广孝就是朱棣能够登上皇位的第一大功臣,他是大明唯一一个以文臣的身份进入太庙的。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千古第一神僧,而不喜欢的人说他是一个妖僧。他得到妖僧的称号,并不是说他的品行有多么恶劣,而是他作为僧人,不想着怎么解救苍生,反而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设下了很多毒辣残忍的计谋。在他的计谋下,发生的战争死伤了数十万人,这与出家人慈悲为怀就相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