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亭山东抗战回忆4 过平汉路我拔出了手枪,黎玉的马夫失踪了

发布时间:2025-08-02 23:35  浏览量:1

【这时平汉线北段被日军控制着,沿线村村设伪政权,到处碉堡林立。夜间日军、汉奸往来于铁路沿线巡逻】

在长治地区休整一个月后,我们又启程了。到山东必须东出太行,越过平汉铁路。总部要一二九师先遣支队护送过路,在我们来到之前,总部就给他们去了电报,命令他们护送我们过平汉铁路。


我们从驻地出发,经东阳关,沿途看到约数里长的汽车残骸。这是我军响堂铺伏击战的痕迹,这次战斗毁敌人汽车100多辆。先遣支队活动于平汉线两侧,我们到达先遣支队驻地,见到支队长张贤约。这时平汉线北段被日军控制着,沿线村村设伪政权,到处碉堡林立。夜间日军、汉奸往来于铁路沿线巡逻,严密封锁交通,我们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隐蔽通过。我们当时没有警卫武装,只有胡奇才指挥的抗大、陕公学生有少数枪支。为了安全顺利地通过平汉线,张、黎两首长和张支队长一起研究了敌人的情况和过路部署,决定第二天夜间通过。

第二天下午,部队提前吃饭,不到傍黑即动身向铁路前线前进。因为从支队驻地到铁路边还有几十里路,上级命令务必在夜间12点前赶到,在铁路附近隐蔽,相机过路。我们这些没有打过仗的都很紧张,准备必要时要边打边走。我腰间的手枪也上了顶门火。黎玉警卫员的驳壳枪被直属工作队队长李发要去,他是老红军,有作战经验,自告奋勇要保护黎玉。看样子真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面临着一场硬仗。

【我腰间的手枪也上了顶门火。黎玉警卫员的驳壳枪被直属工作队队长李发要去】

当我们抵至隐蔽处隐蔽时,不见前面有什么动静。时间已过午夜,大家都很着急,如不很快通过,天明就走不出铁路线敌占区的范围,这样就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正在着急等待命令之时,忽然接到口令,大家不约而同地站立整队,悄悄地出发了。这夜晴空万里,月明如镜。大家只顾走路也无心赏景,脚步声放得更低,也听不到其他任何一点声音。走着走着,我们忽然看到敌人的探照灯光,知道快到铁路线了。

铁路线两边有我们的队伍埋伏着,掩护我们过路。接着听到命令要跑步快速通过,我们迅疾从掩护部队中间横插过去。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并继续前进。不料这时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不知谁喊了一个口令:“有敌人,就地散开!”队伍乱了起来。等到整队再出发时,黎玉的马和马夫不见了,派出人联络也联络不上,到底失散到哪里也一直未弄清。

【黎玉的马和马夫不见了,派出人联络也联络不上,到底失散到哪里也一直未弄清。 】


因急着赶路,也只好忍痛放弃。因为采取急行军,日夜兼程,天明总算脱离了敌占区。夜的紧张行军,大家都疲劳不堪,走路的速度慢慢减了下来。有的一面走一面呼呼睡觉,推一下醒来再跟上。好在大家警惕性高,只要推一把就立即能醒。我们这次行军也算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强行军,从平汉路西到平汉路东直走到中午才到邢家湾宿营,据说共有130里。我们在邢家湾吃午饭时,江华主任和政治处几个同志起拚凑菜金,每人1角,十几人凑了1元多钱,到饭馆饱餐了一顿。邢家湾是冀南平乡县一个小镇,在此住了一宿,第二天即到南宫和宋任穷会合。当时宋任冀南行署主任。

南宫是一个大县,地处冀南要冲。此时,宋任穷和陈再道住南宫,一二九师徐向前副师长也在南宫,南宫城掌握在我们手里。但城里也住着国民党的杂牌队伍,司令多如牛毛,三五十人或百八十人就有一个司令部,他们都听我们指挥。由于城内驻兵较多,拥挤不堪,我们去后便住在城外。

【我们请宋任穷作了报告。他讲了冀南的形势,介绍了冀南的情况和他们的打算以及如何坚持平原游击战争问题】


我们请宋任穷作了报告。他讲了冀南的形势,介绍了冀南的情况和他们的打算以及如何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等问题。
在南宫期间,宋任穷对我们照顾很好,热情接待,还给我们每人发了肥皂、牙膏和毛巾等生活用品,挽留我们多住了几天。徐向前副师长对我们也非常关心,每人发给一件棉大衣。几天里,我们一面听报告学习,一面总结行军中的经验教训,主要检讨过平汉铁路乱传口令失掉马匹问题。

【徐向前副师长对我们也非常关心,每人发给一件棉大衣】


有的说是李林传的口令,李说他听前面传的口令,始终未弄清谁下的口令。张、黎强调不追查个人责任,重要的是要接受经验教训,克服游击习气。在与宋任穷的接触中,他一再讲冀南大有可为,就是干部太少,言谈之中,有向我们要干部之意。我们看出了他的意思,也看到此地打开局面后,确实需要干部。于是商定,假如宋提出要干部的话,可以给他留下一二十人,但这事要请示中央。果不出所料,当我们要走时,宋任穷向我们提出了这个要求,我们也满口答应,并定了留下的人数。宋任穷同志嫌少,后经进一步研究,并报中央同意,给他留下了一个区队,30人左右。同时,从延安出发时,我们还带了几部电台,有的是给朱瑞的,当时朱瑞在冀南一带搞统战工作。宋任穷的夫人是报务员,也同和我们来到南宫。

1938年10月下旬,我们离开南宫,途经临清,顺利到达聊城。当时河北南部和鲁西北一带,敌人只控制着点线,广大农村都在我们手中。向山东进发,经过一望无际的冀鲁平原,这大片地区可以畅行无阻。我们从邢家湾到南宫、从临清到聊城都是白天行军。临清是一个水早码头,津南重镇,有运河,商业发达,我们在此休息一日即启程。临近聊城时,范筑先将军派出了一二十人骑着自行车来迎接我们。到达聊城后,住在聊城师范学校。当天晚上,范筑先召开了各界人士参加的欢迎会,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此时范筑先将军任国民党山东省第六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在聊城一带坚持抗战,很有影响,在群众中也很有威望,深受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和爱戴。在欢迎会上,首先由范筑先致欢迎词,他讲了抗战形势,表明了他的抗战决心,要坚持抗战到底,誓与聊城共存亡。他说:“现在聊城抗战形势很好,西南有徐向前,东面有张经武,我抗战不是孤立的,只要我们结成巩固的联合阵线,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我信心百倍,坚持聊城抗战,誓与聊城共存亡。”


接着范老带头鼓掌,请张经武、黎玉讲话。在张、黎讲话时,范老一直未坐,站着边听边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和尊敬。
在张、黎讲话之后,国民党第六专区保安司令部特别党部负责人讲话,范老一听他讲话便坐了下去。
在欢迎晚会上,我们和范部文工团共同举行演出,大家情绪热烈,表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浓厚气氛。
在会见范筑先时,黎玉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给范的亲笔信和《论持久战》一书。毛主席对范在敌后和我党合作抗日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勉励其坚决抗战到底。


范筑先读信后激动地说:“当今之世,要救国,要想不当亡国奴,惟有听共产党的话。”表示坚决同共产党合作到底。
在聊城期间,范筑先请我们科长以上干部吃饭,他的部队中科以上干部也参加了。饭前,范筑先接见了我们,问到我们每人的年龄、籍贯,我们一一做了回答。范老高兴地说,八路军真有人才,差不多全国各省人都有,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之士,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在敬酒时,范老充满激情地说:“今天请大家吃饭,用的是大盆大碗,没有什么烟茶,这是学的八路军的作风。八路军集中全国优秀志士参加抗战,我国抗战大有希望。”

【当时我们穿的是延安发的新军装,腰束皮带,背着皮包、手枪,表现了革命军人的气概】


又指着我们说:“大家一看便知,八路军个个朝气蓬勃,英姿焕发,是抗战之栋梁。”
的确,当时我们穿的是延安发的新军装,腰束皮带,背着皮包、手枪,表现了革命军人的气概。
在聊城期间,我们一面休整,一面等候护送部队。因为中央决定让活动于冀鲁边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肖华派一个营来担任我们的警卫部队,在聊城会合后起行动。不久,警卫营到达聊城,在城外待命。这个营是以老红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员充实,战斗力很强,营长是红军干部杨万兴。

自警卫营到聊城后,城里不断传出谣言,进行挑拨离间,说八路军要里应外合、夺取聊城等等。为避免引起误会,张、黎决定尽快离开聊城,开往目的地。行前去向范老辞行时,范老诚心挽留,我们说有任务,需要马上走。范老直截了当,非常气愤地说:“我都听到了,说你们要搞掉我,这纯是胡说八道,你们不要因此而走。”


张经武等领导一再解释说确有任务,不能再停留。范老也不好再强留,表示经常联系,配合行动,坚持抗战到底,取得抗战胜利。
不幸的是范老与张郁光、姚第鸿等共产党人、爱国志士以及多名官兵在1938年11月聊城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对此,我党在延安和重庆分别举行了追悼会,高度评价了范筑先将军的抗战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