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临终绝笔”,短短四字,道尽人生真谛,喷子却嘲是丑书
发布时间:2025-08-03 02:02 浏览量:1
近代随着“碑学复兴”,衍生出不少的书法高手,其中有一位大师,深得世人爱戴,此人就是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生于天津的一个显赫家庭,教育条件,相对优良一些,自幼饱读诗书,那首经典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弘一法师所写
文采如此卓越,书法定然也不落后,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组织投票,选出“20世纪十大书法家”,当时弘一法师就入选其中,那么弘一法师的书法,为何如此受欢迎呢?这与其字的意境有所关系,他把禅宗的冲和、淡泊之气,融入书法创作,没有刻意去雕饰,没有过多锋芒,极具传统的含蓄之美。
1942年10月,弘一法师身患重疾,当时拒绝一切药物治疗,在临终之前,命人拿来纸笔,颤抖着写出“悲欣交集”,短短四字,道尽人生真谛,然而喷子看后,却因颤抖的笔画,奇宕、倾斜的势态,而嘲讽其字是“丑书”。
上述评语完全错误,弘一法师的字迹,最是包容万物,内含万千意象,极其精妙,达到这一境界,除了遁入空门,与其学书经历,也有一定的关系,弘一法师的学书过程,大致可分为3段,早年深耕北碑,临习《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等,形神兼备,笔法雄强刚健
1918年出家后,开始碑帖兼修,融入禅宗的空灵感,笔锋收敛,显露平淡、恬静、冲逸之致,晚期他的笔法大成,造就出“弘一体”,纯用圆笔中锋,摒弃过于复杂的提按顿挫,笔画化繁为简,疏朗留白,极具返璞归真之美。
《中外日报》曾介绍其字:“李漱筒(叔同),当湖名士也。年十三,辄以书法篆刻名于乡。书则四体兼擅,篆法完白,隶法见山,行法苏、黄,楷法隋、魏”,这段话亦可看出,弘一法师的大致学书经历,以篆隶、碑作为主,兼取魏晋、唐宋的妙趣。
正如多次的转变,以及诸家、各类风格兼学的经历,使得“悲欣交集”四个字,境界高深,线条如老藤盘延,枯笔飞白自然显露,“悲”字起笔浓重,“欣”字转淡,“交集”墨竭气存,情感和节奏,展现的十分强烈,似是悲悯众生之苦,又像欣庆自我解脱,令人回味无穷。
您对弘一法师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上一篇:每体:巴萨将听取卡萨多的报价,切尔西对其有意
- 下一篇:二八群英榜(一):李圣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