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发动起义,一个兵团司令因不愿起义大哭,晚年官至二级上将
发布时间:2025-05-19 16:03 浏览量:2
1949年,北平成功解放。因为傅作义的起义,让这所古城免遭摧残,让北平的百姓和战士都免受战争的苦难。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傅作义作为这场战斗的最大功臣,是非常值得大家铭记和爱戴的。当时跟随傅作义一起起义的将领有非常多,其中一位兵团司令刚开始起义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同意,到了晚年的时候成为了二级上将。
对于很多人来说“北平和平解放”只是六个字,但实际上这场解放有多么不容易只有当时身临其境的人才最有发言权。北平和平解放是非常艰难地一场战斗,当时在北平的国民党人员有五十多万人,他们当时是分成了两拨。
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当时带领的嫡系国民党战士仅仅二十多万,而其他的二十多万兵队是在国民党中央军队管辖范围内。中央军队的战士因为一直跟随蒋校长,战斗力非常厉害,而且对于蒋校长也是非常忠心。
如果不做好充足的准备,贸然起义的话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于和平解放北平是存在非常大的威胁的。为了起义能够成功,在起义之前傅作义将北平城交到了国民党嫡系军队三十五军和一百零四军的手里。中央军队的战士则被调任到了北平郊外地方驻扎,然后把师级以上的干部全都调到了司令部开会。
为了更好的起义,1949年1月21日的时候,傅作义将所有中央军队的将领全都叫到了会议室,在会议中傅作义宣布要发起起义。看到傅作义的态度如此坚决,大家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说都没办法改变傅作义的决定了。看到这样的境况,很多中央领导感到非常气愤,还有一位领导直接哭了起来。
这位痛苦的将领就是石觉,他是国民党第九军队中的司令员。石觉之前一直是跟随蒋校长的,对于蒋校长忠心耿耿。当听到傅作义说要起义的时候,石觉直接拒绝了。
在知道他不想起义之后,傅作义也没有为难他,将他直接送回了军统内部,让他跟随蒋校长一起行动。那石觉难道真的是因为和蒋校长关系交好才反对起义的吗?
其实不以为然,石觉不想起义除了这一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石觉虽然在国民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他的作战能力相对于傅作义来说是差了非常多的。
石觉192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16岁的时候凭借出色的成绩成功考入黄埔军校,成了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年纪如此小就考入了黄埔军校,由此可见石觉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石觉接连参加了中原大战等其他众多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因为石觉,我方优秀将领方志敏同志壮烈牺牲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时候,石觉的所作所为给我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抗日战争时期的时候,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国共两党实行了统一战线。为了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石觉被任命为第十旅的旅长,带领战队参加了多次前线战斗。
你像著名的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还有武汉战役等众多重要的战役,石觉都在里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国民党根据石觉的所作所为将他任命为十三军军长。当选军长之后石觉又带领战士前往东北,将东北日本侵略者击败,因为这场战斗石觉被任命为绥靖区司令员。
这个时候是石觉人生的高光时刻,石觉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如果起义了这些成绩都没有了,所以石觉坚决反对起义。石觉回到蒋校长身边之后,蒋校长将他任命为了上海防备司令员。但遗憾的是上海这边的防线不到一个月就被我军攻占了。
为了避免大面积伤亡石觉带领战士退回到了舟山群岛,1950年5月回到了台湾。晚年的时候因为对蒋校长非常衷心,得到了蒋校长的重用,官职升为了二级上将。1986年石觉在台湾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石觉可以说是蒋校长身边最衷心的一位将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时刻拥护蒋校长。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晚年官职如此高的原因。
- 上一篇:中国十大元帅里,谁的军事才能最强?老蒋说出了真相
- 下一篇:“小飞侠”奶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