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表姐淫计
发布时间:2025-08-12 00:56 浏览量:8
第一回 表弟投亲谋生计 表姐窥伺起歪心
话说明朝永乐年间,常州府有个秀才姓周名明,父母早亡,家道中落,只得住到乡下舅舅家。舅舅家有个独女名唤刘玉莲,比周明大三岁,生得体态丰腴,容貌秀丽,只是嫁了三年便成了寡妇,带着个三岁孩童回了娘家。
这年开春,周明要去苏州府求学,舅舅便让他先去苏州表姐刘玉莲家落脚,说她在苏州开了家绣坊,住处宽敞。周明谢过舅舅,背着行囊便往苏州而来。
到了苏州,按地址找到绣坊,只见门楣上写着"玉莲绣坊"四个小字,里面传来针线穿梭的声音。周明刚要敲门,一个穿着青布裙的妇人迎了出来,正是表姐刘玉莲。她见了周明,脸上堆起笑:"表弟可算来了,快进来歇息。"
绣坊后宅有三间房,刘玉莲将东边一间收拾出来给周明住,又杀鸡宰鱼,备了一桌酒菜。席间,刘玉莲频频给周明夹菜,目光总在他脸上打转:"表弟如今长这么高了,模样也俊,将来定能中个举人。"周明红了脸,只顾低头吃饭。
夜里,周明正在灯下看书,刘玉莲端着一碗银耳汤进来:"表弟熬夜伤身子,喝点甜汤暖暖。"她将汤碗放在桌上,却不走,站在一旁看他读书:"表弟这般勤奋,将来前程似锦,可别忘了表姐。"周明起身道谢:"表姐费心了,夜深了,您早些歇息。"
刘玉莲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周明关上门,只觉表姐今日举止有些异样,却也没多想,只当是表姐热情。
第二回 深夜叩门施引诱 表弟守礼避嫌疑
过了几日,周明去府学报了到,每日早出晚归。刘玉莲每日都备好饭菜等他,有时还会替他浆洗衣物。周明过意不去,要自己动手,刘玉莲却说:"你只管安心读书,这些活计有我呢。"
这日周明回来得晚,刚进门就见刘玉莲穿着件藕荷色纱裙,坐在院中赏月,见他回来便招手:"表弟过来,陪我喝杯酒。"桌上摆着两碟小菜一壶酒,月光照在刘玉莲脸上,添了几分娇媚。
周明坐下刚要说话,刘玉莲却端起酒杯凑到他嘴边:"表姐喂你喝。"周明忙接过酒杯自己喝了,道:"表姐,男女授受不亲,还是各自饮酒为好。"刘玉莲笑了笑,没再勉强。
酒过三巡,刘玉莲脸颊绯红,忽然说:"表弟可知,表姐守寡这几年有多难?夜里常独自流泪,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周明劝道:"表姐还年轻,将来总能再寻个好人家。"刘玉莲却叹气道:"好人家哪那么好找?像表弟这般知书达理的,更是难遇。"
周明听她话里有话,起身告辞:"表姐,我明日还要上学,先回房歇息了。"刘玉莲却拉住他的手:"表弟急什么,再陪我说说话。"她的手柔滑温热,周明忙抽回手:"表姐请自重!"
转身刚要走,刘玉莲却从背后抱住他:"表弟,我知道你是正人君子,可我实在忍不住......"周明大惊,猛地挣开她,大步跑回自己房间,"砰"地关上门,还插上了门闩。他靠在门后,只觉心跳不止,暗道表姐怎会如此不知廉耻。
窗外传来刘玉莲的哭泣声,说什么"我也是苦命人",周明却不敢再开门,整夜未眠。次日一早,他天不亮就去了府学,直到天黑才回来,还故意在外面买了些点心当晚饭,免得与表姐同桌吃饭。
刘玉莲见他这般防备,心中又羞又气,却并不甘心。过了几日,她对周明说:"后日是我亡夫忌日,我要去城外寺庙上香,你替我照看几日绣坊。"周明只得应了。
第三回 设下圈套诬清白 邻里议论陷困境
刘玉莲走后,周明每日在绣坊照看生意,倒也安稳。谁知第三日傍晚,刘玉莲突然回来了,一进门就哭哭啼啼:"表弟,你怎能趁我不在,做出这等丑事!"
周明一愣:"表姐这话怎讲?我并未做什么。"刘玉莲却指着自己的领口:"你昨夜是不是进我房了?我放在梳妆台上的银簪不见了,定是你拿去了!"周明大惊:"我从未进过你房间!"
正在这时,邻居王大娘闻声赶来:"这是怎么了?吵吵闹闹的。"刘玉莲哭道:"王大娘您来得正好!我不在家这几日,表弟竟趁夜进我房间偷东西,还对我......对我动手动脚!"
王大娘一惊,看向周明:"周小哥看着斯文,怎会做这等事?"周明急道:"大娘莫信她!我绝无此事!"刘玉莲却从袖中取出一支银簪:"这是我在你床底下找到的,还敢抵赖?"
周明一看,那银簪果然是表姐常用的,想来是她故意放在那里的,顿时又气又急:"你......你血口喷人!"刘玉莲却哭得更凶:"若不是我拼死反抗,早已被他玷污了名节!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街坊邻居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难怪她守寡不嫁人,原来是看上表弟了。"也有人说:"这读书人看着老实,谁知一肚子坏水。"周明百口莫辩,只觉得头晕目眩。
恰好这时,舅舅从乡下赶来,见状忙问何事。刘玉莲扑上去哭道:"爹!您可得为我做主啊!表弟他......他对我不轨!"舅舅看向周明,满脸失望:"明儿,你怎能做出这等事?"
周明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舅舅,我没有!是表姐冤枉我!"舅舅却怒道:"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说着就要打他,被邻居拦住。最后舅舅只得将周明锁在柴房,说明日送官究办。
夜里,周明在柴房辗转反侧,心想若是被送官,自己的功名前程就全毁了。正在绝望时,忽听柴房门锁轻响,一个小丫鬟钻了进来,正是绣坊里的丫鬟春桃。
春桃递给他一个布包:"周小哥,这是我在小姐枕头下找到的,你快看看。"周明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封书信,都是刘玉莲与一个男子的私情往来,字迹轻佻,不堪入目。
第四回 真相大白洗冤屈 善恶有报终有果
次日一早,舅舅正要将周明送官,周明忙道:"舅舅且慢!我有证据证明清白!"说着将书信呈上。舅舅一看,气得浑身发抖,当即把刘玉莲叫到跟前:"这是怎么回事?你竟敢骗我!"
刘玉莲见书信被发现,顿时慌了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春桃也上前作证:"老爷,这些日子小姐常与城西张公子来往,那银簪是小姐自己藏在周小哥床底的。"
街坊邻居听了都议论纷纷,王大娘道:"我说呢,前几日总见张公子在绣坊附近转悠。"舅舅又气又羞,当众给了刘玉莲一巴掌:"你这不知廉耻的东西!竟敢诬陷表弟!"
刘玉莲哭着跪地求饶,舅舅却不依不饶,当即带着周明和书信去了苏州府衙。知府李大人升堂问案,看过书信,又传讯了春桃和邻居,很快便审明了真相:原来刘玉莲与城西盐商之子张公子早有私情,只因周明年轻英俊,便想勾引,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才设下圈套诬陷。
李大人当堂宣判:刘玉莲诬告陷害,罚杖责二十,逐出苏州府;周明清白无辜,当堂释放。舅舅向周明连连道歉:"明儿,是舅舅糊涂,错怪你了。"周明忙道:"舅舅不必自责,此事并非您的错。"
离开府衙后,舅舅要带周明回乡下,周明却道:"舅舅,我想留在苏州完成学业。"舅舅想了想,道:"也好,我在城东给你租间房,你安心读书。"
周明搬到新住处后,每日潜心苦读,三年后考中举人,又过了两年考中进士,被派往外地做官。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再说那刘玉莲,被逐出苏州府后,只得回了乡下娘家。乡邻们都知道了她的丑事,见了她都指指点点。张公子也不再与她来往,她只得独自带着孩子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一日,周明回乡省亲,路过舅舅家,见刘玉莲穿着粗布衣裳,正在河边洗衣,头发已添了许多白丝,全然没了当年的风采。刘玉莲见了周明,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就走。
舅舅叹道:"她如今悔悟了,每日除了干活就是教孩子读书,只是这名声坏了,再难抬头了。"周明听了,心中五味杂陈,道:"善恶终有报,这也是她自己选的路。"
后来,周明将舅舅接到任上奉养,又资助表姐的孩子上学。那孩子倒也争气,长大后考取了秀才,对周明十分感激。刘玉莲晚年时,常对人说:"都是我当年糊涂,险些害了表弟,也害了自己。"
苏州府的百姓听说了这段故事,都道周明仁厚,也说刘玉莲虽一时糊涂,但终究教出了好儿子。正是:
一时邪念起风波,
清白险些被玷污。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生正道是坦途。
这"表姐淫计"的故事,便在常州、苏州一带流传开来,警醒世人:为人需守本分,莫起邪念,否则害人害己,终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