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戴安娜王妃36岁去世:不火化,睡在635斤铅棺中,独葬小岛
发布时间:2025-08-30 02:27 浏览量:9
是命运太调皮,喜欢在人生路上挖沟设坎,还是王子与王妃之间天生有一层透明的篱笆?有些人天生注定要相遇,却又始终走不到彼此心里的某个角落。你说感情这东西,是天意,还是人心?反正,这一出从村庄开始的故事,怎么都像是一场注定擦肩的大梦。
但咱话还得从头说起。戴安娜小时候那地方,说是乡下,可不像我们想象里那种牛羊成群、泥巴抹裤脚的样子,小村子里自有他们的讲究。狩猎,可是这附近有名的大事,不分男女老少,谁都能倒背几句猎狗的威风和猎枪的门道。戴安娜家的门口有一大棵老榆树,每逢午后,她就在那树荫下跟着姐姐、弟弟又唱又跳,还喜欢偷偷踩着节拍学人家芭蕾,跳得裙子角都飞起来了。
按现在话说,她可有点“不走寻常路”。家里人都朴实,戴安娜却觉得自己骨子里生了点自由劲儿。什么事情都愿意自个做主,小时候别人送的漂亮裙子,她偏要裁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谁劝都没用。她能跳,能唱,可总觉得跟人是有点隔得远,像是唱完歌还要朝自己鼓个掌。大人和邻里们纷纷说这小姑娘以后要得了不得。
后来呢,世界向前翻了页,八十年代的那个夏天,皇室要在她们镇上搞狩猎宴会。听说王子要来,村里的姑娘们像炸开锅的锅巴,一个个嘴上说不稀罕,脚下却抢着报名,当晚宴服务员。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都开始学着抹口红,照镜子练着笑,可这一切,对戴安娜来说不过是个热闹。她平时也常在餐厅帮手,规规矩矩地接杯子、送点心。不像旁人,暗地里给查尔斯王子递纸条、抛媚眼,她只是换了件干净衣裳,一如往常地利索穿梭在人群里。
谁能想到,查尔斯就是在这样嘈杂里,看见了她。明明是个红酒托盘、白衬衣的普通丫头,偏他一抬头,愣住了,说不上是因为那一头金发,还是真的才气吸引。人走过去时还带了点阳光下青草和刚洗过衣服的味道。戴安娜并没多当回事,托盘一偏角就绕过王子,像每一位普通客人那样应对,半点没慌乱。可这份自在和清爽啊,在贵族王子眼里,怎么就让人琢磨不透。
第二天,村里人还在念叨宴会剩下的果盘和糕点,查尔斯却神不守舍地靠窗发呆。他其实害怕自己认错人,怕是因为昨晚月色太好,把一个村姑美成了童话里的精灵。王子依旧按规矩派下人去打听,哪想那场宴会的姑娘们比猎犬还多,哪找得到那一双明亮的眸子?也许在王子心里,是不甘心被命运小小耍上一把。
他索性亲自溜进村子。这次没带多少排场,只带了个老跟班,低调得近乎胆怯。街头说书的老头,还以为是哪家小贵胄。可巧不巧,就在老榆树底下,他看见了戴安娜,正在帮自家人把桌椅抬到场里。王子再笨,也认得这双眼睛。以后的事情,好像全都顺着一个奇怪的弯道滑进了童话。查尔斯像抢到猎物似的,直接拍板要把戴安娜带回去见家长——咳,说是家长,其实还是那群穿着圆领白衬衣、捏着羊皮手杖的皇室老人。
说句实话,谁家姑娘这么稀里糊涂就去见“准婆家”,戴安娜是动了心的。可她私底下赌气说:我不是为王冠,更不是为了家族,我就是觉得心跳加快,什么理智门当户对全都哑了声。她妈也默认了。但皇室那帮人,却不是好糊弄的。谁会愿意让自家金蛋给个外乡小姑娘?家里开始拦着,生怕戴安娜“高攀”毁了儿子的前程。
那段时间,查尔斯比平时还倔。很多年后有人问他后不后悔,王子沉默半天,说到底,是图那一点点踏实温柔的感觉。后来可真偷偷带着戴安娜、收拾了点随身的银子,夜黑风高跑去了村里。刚开始过得乱七八糟,甚至有人在酒馆里见过王子拎着麻袋、进出市场,全然没了贵族派头。
等家里发现儿子真要跑了,一时慌了神。于是消息一变,说我们其实也不是太反对嘛。查尔斯和戴安娜笑着摇头,人心都是软骨头,遇上真事,金规玉律能当饭吃?最后,两个人又大张旗鼓地回了皇宫,新王妃的进门却成了个传奇。
婚后都以为她会越变越软,可戴安娜还是原来那股劲——她可不是只会在宫廷里收拾花瓶,管穿戴。传说中,有一年庄园里瘟疫,村子里交不起税要闹事。查尔斯头脑一热,还想按老一套,兵马过去镇住。她私下劝道:“不要闹大了,这不都是我们从小看到的苦日子?”王子一愣,还真采纳了她的法子,把税务盘活了,好话也留给了新王妃:这姑娘有本事。
何止是家里,外人也都觉得新王妃跟旧的不同。她不是端着架子的皇室花瓶。总是找机会拉着查尔斯一起出门,说是要走访民风,实际是给王子上“人生实践课”。微服私访见到穷苦孩子,她会自己买面包;碰上仗势欺人的官吏,也不是没痛快指点过。有人还说她像村里的姑娘一样实在,什么都看得穿。
这些年,欧洲的风潮变了好几波,戴安娜的好名声却从没改变过。妇女们都爱戴她,连老太太都说“要是我年轻几十岁,也要进皇宫发光”。虽说身为王妃,戴安娜还是原本那个有点倔、也有点温柔自己。和查尔斯的感情,外头人看着,都觉得有点像老酒,有人摇头说“早晚得淡”,可偏偏越放越香。
可人这一生,命运往往暗地里记着笔账。戴安娜后来不止在家风生水起,还常跑到国外做慈善,见异地难民,帮哭穷的陌生小孩。1997年的那个夜晚,法国巴黎的街头,谁也没想到,她会用一场车祸谢幕。
消息一出,全英国几乎都傻了,世界许多地方点起蜡烛,大家都在说:好人怎么就这样走了?查尔斯赶回医院,想把全世界最好的大夫都叫来,哪还来得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床边,拉着她的手,久久不肯放。那一刻,漫长得像穿越了整个人生。
房间慢慢静了下来,所有人出去以后,只有查尔斯守着戴安娜。连着好几个小时,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盯着她浅金色的发梢出神。没人知道他脑子里翻了些什么账本,可能是在记忆里一点点补回,再说一遍当初的“如果”:“如果我没有那么固执,如果她还是村庄的姑娘,该多好……”
后事该怎么办也成了难题。老皇家的规矩是火葬,但戴安娜信的是基督教。查尔斯咬牙,哪怕外人都反对,也坚持按照她的信仰,将她安放进了沉沉的铅棺。
说到底,这一生也没有答案,就像那句老话,走到最后,谁能知道自己的美丽是用来惊艳时光,还是惹人心碎。戴安娜没有死去,她只是把柔软和勇敢送进了人们心里,成了烟火里最温暖的一束光。王子也早就明白,这一场往昔,再想回头,那里只剩一棵风吹雨打的老榆树,还有村子里那些说不出口的回忆。
故事到这,没什么教训、不讲道理。只剩下夜色渐深,和一个小姑娘当年跳舞飘起的裙角。你说,见不到的人,是不是都去了更辽阔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