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藏族空军飞行员扎西,曾在广西昆仑关空战日本
发布时间:2025-09-03 17:59 浏览量:7
扎西原名 扎喜泽仁,1910年12月出生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理塘)的一个藏族家庭。
1930年,他父亲得知国民政府正在康区招收藏族青年到内地求学,而负责招生的就是自己的熟人,时任蒙藏委员会专门委员格桑泽仁的秘书。于是,这位老人做出了对当时西康藏族来说,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孩子自己走出大山,去外面闯闯。
扎喜泽仁到南京后,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最终,他通过两次考试考上中央政府专门招收边疆学生的最高学府——国立南京蒙藏学校。
1934年,来自康藏高原、身高1米80、强壮的扎喜泽仁以体检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黄埔军校空军武生营录取。在这里,他经过半年的学习和训练,即被派到广西柳州中央空军军官学校学习飞行,成为飞行专科第十期的学员。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扎喜泽仁这个山沟里走出来的学员让人刮目相看,飞行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年后,由于抗日战场的需要,他匆匆毕业,分配到“航空委员会”工作,军衔为空军少尉。
1938年,扎喜泽仁随搬迁的航空委员会到了四川成都沙河堡。成都的藏族老乡很多,他也积极参加同乡们发起的抗日活动。其名已在成都的康藏同乡中很有影响,被称为“飞将军”。有媒体记载了扎喜泽仁在“西康旅外同乡会庆祝西康省府成立大会”,他在这个会上号召大家为国效力。1938年初日机犯我广西南宁上空,扎西等驾机9架升空迎敌,将入侵的10余架日机逐出南宁上空
此后,扎喜泽仁又得到机会,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7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双流机场空军55站担任副站长,军衔为空军中尉。
1941年7月27日,成都遭到日本最猛烈的轰炸。当天,日军出动百余架轰炸机,分为四批,对成都盐市口、春熙路、少城公园一带进行猛烈轰炸,历史上称为“7·27惨案”。扎喜泽仁眼见成都多次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同胞受难,就想驾飞机上天直接和日本人打,不甘在地上让人欺负。于是,康巴人的直率,使他越级找到空军副司令毛邦初。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要驾机,不当站长。”这个藏族军官的血性让目睹的人都深为赞叹。几天后,命令下来了——扎喜泽仁不仅是双流机场的站长,而且兼任空军第4大队的大队长。
1942年3月,扎喜泽仁成为双流空军军士学校中尉飞行员并出任飞行教官。当时,不仅上天作战危险大,机场也是日本人攻击的重要目标。扎喜泽仁后来谈到“有一次,空军第5大队9架飞机准备从双流机场飞到邛崃机场去隐蔽,正要疏散,就被零式飞机发现了。日机俯冲下来,暴风雨一般的炮火,炸弹落在双流机场上,只有几分钟,9架飞机全部被炸毁。”之后,日本大批零式战机来华,几乎将中国空军逼入绝境。
1943年初,为适应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西康设立机场工程处。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理化(今四川理塘)修筑飞机场。谁负责中国海拔最高的飞机场呢?藏族飞行员扎喜泽仁成为航空委员会最中意的人选。
1943年12月,扎喜泽仁被任命为理化空军第101站上尉站长。扎喜泽仁担任站长的消息,迅速传遍康定等地,成为凝聚康藏各民族团结抗战的一剂“强心剂”。他通过邦达多吉等康区知名人士积极动员理化、巴安(今巴塘)等地的寺院和世俗上层人士投入修建机场。拉萨热振拉章、桑多仓等也给予了支持,很快就征调了5780余名民工:理化1560名,巴安860名,义敦600名,定乡1060名,稻城500名,雅江600名,白玉500名,得荣100名。机场于1944年5月完成基本土方工程,滚压率为70%。完工的跑道长为1000米,宽100米。可以说,理化机场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工,扎喜泽仁功不可没。
抗战结束后,扎喜泽仁调到甘肃酒泉机场,任空军第312供应分队队长。
1949年9月,已经成为中共地下党的扎喜泽仁,遵照上级组织的命令,与战友一起率领酒泉空军供应分队的官兵数千人起义。
1950年,经王震同志介绍,扎喜泽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扎喜泽仁到了北京,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曾三次为毛泽东主席担任翻译。
两年后,他调任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工作,曾担任学校副教务长等职,工作勤奋,深受师生爱戴。
1984年7月,扎喜泽仁光荣离休。2008年12月6日,他因病去世,享年98岁。
- 上一篇:今天,致敬铁的新四军!
- 下一篇:看看阅兵观礼台上坐的是谁?一看,令人崇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