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陈诚号令全体将官向其敬礼的菜农,究竟是何方神圣?

发布时间:2025-09-06 08:33  浏览量:5

严重:黄埔老大哥,庐山严子陵

1937年初夏,蒋介石自任团长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已经开办好几年了,这是蒋介石对全国所有的国军高官进行的轮训,这些肩扛将军衔的学员们,每天都要在操场集合,或做操、或跑步,而这一天是聆听副团长陈诚训话。

此时,一个菜农挑着一担蔬菜,跟在倒背着手的司务长身后向食堂走去,这时,只听得正要讲话的陈诚对着台下大喊一声“立正,向后转,敬礼!”弄得这数百名将军不知所措,他们实在不知道,这军礼是敬给谁的。

庐山军官训练团

这可把那位司务长吓坏了,直接呆在了那里,只见那个菜农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担着担子前行,而陈诚却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菜农面前,立正敬礼后说道,“学生来迟,请将扁担交给学生。”

只见菜农也不推让,陈诚一直将菜送进了伙房,又是一个标准军礼,菜农只是淡淡一笑地说“我已是一介草民,你不必行此大礼,你公务在身,不可以私误公。”弄得陈诚很是尴尬。

后面的司务长则一个劲地道歉,一堆“有眼不识泰山”的话说个不停,给了菜农超出菜价几倍的钱,请求宽恕。

可这菜农只收了应收的菜钱,笑着说,“这些菜都是我自己种的,很新鲜,以后要了,直接来找我就是”,然后,不顾陈诚的竭力挽留,扬长而去。

这位中年菜农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权倾朝野的陈大将军如此的毕恭毕敬,原来,这位曾经是黄埔军校的总队长,也是陈诚的顶头上司,陈诚后来的发达之路,还是他给铺就的,他的名字很特别,叫严重。

黄埔八大金刚

黄埔军校中有威望的人很多,蒋校长就不用说了,其他如邓演达、周恩来等等,都是学生们的敬仰之人,但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他们的评价是有所不同的。

而学生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黄埔生,却是出奇的一致,只有敬意,只有赞美,只有仰望,他对学生们是“管理如严父,关心如慈母”,他就是“黄埔老大哥”严重。

严立三

如我军的陈赓大将后来回忆说:“严立三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哥,没有人不尊敬他。”而没有几人能入其法眼的国军兵团司令黄维,对严重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严重,别号立三,也有人就叫他严立三,1892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个官宦人家,其父亲曾任安徽的县知事,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可惜英年早逝,严重是跟着寡母长大,家无余财,很是清苦。

严重早年跟着父亲在武昌读书,他不拘言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父亲去世后,他更加努力,但家中的经济状况实在是无法继续供他读书,于是,目睹了列强环伺,朝廷无能的现状,他决定走从军之路,一是不用交学费,二是可以在这个乱世,实现军人报国的理想。

1908年,16岁的严重考入安徽陆军小学,经过停学、复课等一通的折腾后,他又进入了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继而更是一鼓作气,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工兵科学习深造。

保定军官学校

1918年,严重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去西北边防军司令徐树铮部队任工兵营排长,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邓演达。

在邓演达的引见下,严重南下广东加入粤军,隶属粤军第一师,很受师长邓铿的欣赏;当邓演达升任团长后,严重也荣升副团长,率部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战斗。

黄埔军校筹建时,严重任入学考试委员会委员,军校正式开课后,他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自1924年8月起,严重连续担任了黄埔学生队一至三期的总队长,并兼任训练部中将主任,期间,严重加入了国民党。

严重在军校中,无论是教官还是学生,都对他特别尊重,尤其是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他能精研步兵操典,在数百人的大操场上,无论说到哪个条例,他都能说出在操典的第几页,他讲述生动活泼,还能以身作则,有德有威,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他从来不管学生的信仰如何,倡导视学生为家人的宗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他关心每一位学员的训练和生活,每晚坚持查房,为学员们整衣盖被,尽管他在学员训练时一丝不苟,原则性极强,却又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对一些家庭有困难的学员,他默不作声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帮助,拿出自己的钱财给予资助,对做这样的事情,他从不张扬,受到过他资助的学员也不知道有多少。

严重是国民党员,但他一直推崇国共合作,这也是他对我党的一贯态度,在黄埔军校中,他对黄埔的共产党人尊敬有加,同周恩来、聂荣臻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没有半点违和感。

北伐开始后,严重担任第一军第21师师长,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了沿途民众的拥戴和支持。

在北伐中,他率军从广东出师后,经江西,入浙江,战江苏,所向披靡,尽显黄埔雄风,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得军阀孙传芳溃不成军,奠定了北伐东路军胜利的基础,他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声名鹊起。

由于对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满,特别是“宁汉分裂”后,大失所望的严重决心脱离军界,他推荐了手下的团长陈诚为师长。

辞职后的严重去了杭州,住在法相寺,筹建21师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后来干脆出家当了和尚,这也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

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在各方的努力下,严重出山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他保荐了陈诚任副厅长,但不久因父亲去世,严重携家眷回乡奔丧,临行前,他又举荐了陈诚接替了自己的位置。

严重

1928年,“新桂系”接掌了湖北的军政事务,鼓吹“鄂人治鄂”,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力邀下,严重出任了湖北省政府委员兼省民政厅长,他选贤任能,开发民力,并努力实现湖北地方自治的目标。

然而,严重的各项努力都受到了干扰,以他的力量,根本无法实施他精心策划的措施和方案,他空怀壮志,无力回天,于是,他愤然辞职,并宣布再也不踏进官场一步,时年仅35岁。

辞职后的严重从此隐居庐山太乙村,这是一个住户不到十家的小村庄,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建筑了一间小屋,取名“劬园”,意为辛劳耕作,自食其力。

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出而作,日入而归,上山砍柴,开垦荒地,用竹筒引来泉水,种上各类蔬菜,自食其力,全然一副五柳先生的模样。

闲暇之余,严重就是读书,他国学功底深厚,精研“四书”,写出了一篇篇独具特色的文章;他特别是对《大学》的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每有心得便立即记下,日积月累,洋洋大观,最终完成《大学辨宗》一书,深得钱穆、熊十力及马一孚等著名学人的夸赞。

梁漱溟先生对此书是情有独钟,战乱之时,他颠沛流离,丢弃了很多心爱的书籍,却一直将《大学辨宗》带在身旁,直至“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抄去,痛惜不已。

而董必武在日后为病逝的严重所写挽联中:“贻我一本书,语重心长,自探立国千年奥。”便是指的这部书,可见他对这部书的喜爱程度。

对严重隐居庐山,当时很多人都有些困惑,按道理来说,隐居一般都是选择人迹罕至之地,而庐山却是别墅林立,冠盖云集,达官贵人多在此修建豪宅,连蒋介石都在此建有“美庐”,所以,这里怎么说都不是隐士的首选之地。

于是,有人讥讽严重隐居庐山是沽名钓誉,是效“姜太公钓鱼”,所以才选择这方便遇到贵人的地方,对此,严重也不解释,一笑置之。

其实,严重之所以隐居庐山,这其中是有深意的,当年邓演达组织“第三党”反蒋时,严重作为邓演达的挚友加入,给邓演达极大的帮助,为他拉来了一大批黄埔学生与蒋介石分庭抗礼。

蒋介石不顾一切地杀害邓演达后,考虑到严重的威望,并没有对其下狠手,但他也知道,自己与严重的关系已经是不可调和的。

而严重也知道蒋介石对他的不放心,他特意在庐山与蒋介石为邻,其实就是做给蒋介石看的,一是严重看透了世事,二是表示了自己不问政事,这其中肯定也包含有“自保”的意思。

严重和邓演达

果然,当蒋介石看出严重早已放弃了与自己为敌之后,也放心了很多,当严重在庐山隐居之时,蒋介石曾两次前往看望,想说服他出山效力,都被严重婉拒。

严重众多的学生也经常前来拜望,也都意欲说服老师下山,当然也是无果,只能留下钱财以补贴严重困顿的生活,却都被严重拒绝,一概不收。

1933年,已升任师长的黄维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他前来看望老师,当严重得知他正率军在江西围剿红军时,大为恼怒,将他一通的训斥:

“日寇入侵,东北沦陷,国难当头,你不去抗日,却兄弟相残打内战”,弄得黄维无法正面回答,只能毕恭毕敬地听严重不断地训斥。

1936年夏,严重长途跋涉,只身前往陕西参拜黄帝陵,他沿途考察山川风貌,访问民间疾苦,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往返都是步行,历时三个多月方才返回到庐山。

回来后不久,全面抗战爆发,这一下严重可坐不住了,他抱定“赴国难,求死所”的志愿,立即出山请缨,临危受命,担任了湖北省主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沦陷后,严重率领省政府机关迁移到湖北恩施,他依旧保持着重视教育的特色,即使在战乱之时也丝毫不放松,他将所有迁来此处的学校组成湖北联合中学,自任校长,请来众多的名师进行教授。

他不惧权势,不循私情,严禁吸食鸦片,曾顶住各方压力,将吸鸦片的权贵处以极刑;对胡作非为的官吏也能痛下杀手,将勒索百姓的警察局长也下令枪决。

严重喜欢微服私访,他经常下乡考察民情,不受任何的迎送和接待,他每到一地便现场办公,解决民众的疾苦,他清廉自律,生活俭朴,是民国官场少有的一股清泉。

1941年,严重还是因为不合时宜,在官场步履维艰而辞职,他再次携家小移居宣恩山中。

在宣恩期间,他与民为邻,与农为友,不拿政府一分钱,一边协助农民开荒种地,一边读书著述,还在宣恩中学义务当老师;在此期间,陈诚多次派人送了大米猪肉等各种生活用品及钱物,严重都一如既往,全部拒之门外。

1944年4月30日,因长期营养不良的严重在恩施病逝,享年52岁,他的临终遗言让人有些意外,“有罪要火葬”。

在严重看来,他一生追随孙中山革命,却没有能够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现在,外寇入侵,自己又不能上阵杀敌,为国出力而深感内疚,所以,不能“入土为安”,只能选择火葬。

严重一生清贫,不贪不腐,死后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但全城百姓都自发为他捐款,举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这也能看得出,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观严重的一生,实在是让人钦佩,他无论是为师、为官、为将还是为民,都是人中典范,武能上阵杀敌,斩关夺隘,勇冠三军,战功卓著;文能倚马可成,著书立说,流芳后世,所以,他深受所有黄埔学生的敬仰和爱戴。

可惜了严重,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以至于现在几乎无人识得这位人品高洁的民国高官,一位为人师表,让人尊敬有加的人中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