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小叔嗜赌败光家产,悍嫂赶尽杀绝,三年后方知良苦用心

发布时间:2025-09-07 08:00  浏览量:5

清朝光绪年间,胶东半岛牟平县有户姓周的人家,哥哥唤作周德海,弟弟名叫周德山。兄弟二人相差五岁,光绪十三年,胶东大旱,父母为寻活路带着兄弟俩逃荒,途中染了时疫,相继撒手人寰。彼时哥哥周德海十二岁,弟弟周德山刚满七岁,两个半大孩子抱着父母的尸体哭晕在路边,幸得路过的货郎张老汉心善,将二人带回村里,靠着村民们你一口我一口的接济,才算捡回两条性命。

周德海自小就懂事,十三岁便跟着张老汉学走街串巷卖货,十五岁独自挑起货郎担,风里来雨里去,只为能让弟弟吃上一口热饭。他对周德山极为娇惯,自己啃着硬邦邦的窝头,也要省下钱给弟弟买白面馒头;冬天自己穿着打补丁的单衣,却咬牙给弟弟做了件新棉袄。在哥哥的庇护下,周德山长得虎头虎脑,性子却愈发顽劣,整日里跟着村里的半大孩子厮混,爬树掏鸟、下河摸鱼,从不知生活的艰辛。

光绪二十五年,周德海二十五岁,靠着多年走货郎攒下的积蓄,在村里盖了四间青砖瓦房,又经人介绍,娶了邻村的姑娘林春燕。林春燕比周德海小两岁,自幼丧母,跟着父亲学做针线活,手脚麻利,性子泼辣,却是个明事理的人。村里人都说周德海有福气,娶了个能干的媳妇,可谁也没想到,自林春燕过门后,周家兄弟的关系,竟渐渐起了波澜。

一、新嫂过门严管教,兄弟反目闹分家

周德海和林春燕成亲那日,周德山刚满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他看着嫂子忙前忙后打理家务,心里却老大不乐意——以前家里大小事都是哥哥说了算,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今多了个嫂子管着,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起初,林春燕也把周德山当亲弟弟看待,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吃的,还给他缝补衣裳。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这个小叔子实在不像话:每天太阳晒到屁股才起床,吃过饭就往外跑,要么跟着一群狐朋狗友赌钱,要么去镇上的戏园子看戏,天黑了才醉醺醺地回来,家里的活计半点不沾。

这天傍晚,周德山又带着一身酒气回家,刚进门就被林春燕拦住了。“德山,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整天在外头鬼混,像什么样子?”林春燕叉着腰,语气严肃。

周德山醉眼朦胧地瞥了她一眼,满不在乎地说:“嫂子,我哥都没管我,你管那么多干啥?我这是跟朋友联络感情,以后办事才方便。”

“联络感情?”林春燕冷笑一声,“我看你是跟他们学坏了!整天赌钱喝酒,正事不干,将来能有什么出息?你哥起早贪黑地跑货郎,挣点钱容易吗?都被你拿去挥霍了!”

周德山被说得脸上挂不住,顿时火了:“我花我哥的钱,关你什么事?你一个外姓人,少在这儿指手画脚!”

两人的争吵声惊动了刚回家的周德海。周德海见状,赶紧拉过周德山,劝道:“德山,别跟你嫂子吵了,她也是为你好。”

“哥,她就是看我不顺眼!”周德山委屈地喊道,“自从她过门,家里就没安生过,她就是想把我赶出去!”

周德海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弟弟被自己惯坏了,可林春燕说的也没错。这些年,周德山确实越来越不像话,再不管管,迟早要出大事。可他又舍不得对弟弟太严厉,只能两边劝和。

从那以后,林春燕对周德山管得更严了。她不准周德山再去赌钱,每天让他跟着周德海学走货郎,还让他帮忙打理家里的菜园子。周德山哪里受得了这份苦,整日里怨声载道,对林春燕的恨意也越来越深。

光绪二十六年春,周德海要去烟台进货,得离家半个月。临走前,他特意嘱咐周德山好好听嫂子的话,别惹事。可周德海刚走,周德山就把他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天,周德山的狐朋狗友又来找他赌钱,他偷偷从家里拿了些钱,跟着他们去了镇上的赌坊。没想到,这一赌就收不住手,不仅把拿的钱输光了,还欠了人家二两银子。

债主找上门来,林春燕这才知道周德山又去赌钱了。她气得浑身发抖,拿出家里的积蓄替周德山还了债,可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必须想办法让这个小叔子彻底醒悟。

周德海回来后,林春燕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周德海听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第一次动手打了周德山。周德山被打得哇哇大哭,心里却更加恨林春燕,觉得是她在背后挑拨离间。

几天后,林春燕突然提出要分家。“德海,德山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跟着我们过。分开过,让他自己管自己,或许能收敛些。”

周德海愣住了:“春燕,咱们不是说好不分家的吗?德山他……”

“我知道你疼他,可你这样惯着他,是在害他!”林春燕打断他的话,“他现在眼高手低,好吃懒做,再这样下去,迟早要把这个家败光!分家后,他自己挣自己花,没人惯着他,或许还能学好。”

周德山听说要分家,心里又惊又喜。他早就不想受林春燕的管束了,分家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转念一想,自己什么手艺都没有,分家后怎么生活?

林春燕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家里的四间房,你住东边两间,我和你哥住西边两间。家里的积蓄,分给你五十两银子,够你做点小生意了。以后,你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别再指望我们了。”

周德山一听有五十两银子,顿时乐坏了,连忙点头答应。周德海虽然不舍,可看着林春燕坚定的眼神,也只能同意了。

就这样,周家兄弟分了家。分家那天,周德山抱着银子,得意洋洋地搬进了东边的房子,心里盘算着用这笔钱去赌坊捞一把,赢了钱就再也不用看林春燕的脸色了。他却不知道,林春燕这看似“狠心”的决定,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苦心。

二、分家后挥霍无度,陷赌局债台高筑

分家后的周德山,彻底没了约束,整日里和那帮狐朋狗友泡在赌坊里。起初,他运气不错,赢了一些钱,更是得意忘形,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赌钱的料,根本不用辛辛苦苦地干活。

可赌钱这东西,哪有一直赢的道理?没过多久,周德山就开始输钱了。他不甘心,总想着把输的钱赢回来,于是一次次地加大赌注,可输得越来越多。短短一个月,林春燕分给她的五十两银子就输了个精光,还欠了赌坊老板三十两银子。

赌坊老板见周德山没钱还债,就派人把他绑了起来,扬言要是再不还钱,就打断他的腿。周德山吓得魂飞魄散,只能哭着求赌坊老板宽限几天,他去想办法凑钱。

从赌坊出来后,周德山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哥哥周德海。可他刚走到周德海家门口,就想起分家时林春燕说的话,又犹豫了。他知道,林春燕肯定不会同意周德海帮他还债的。

就在周德山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狐朋狗友李四给他出了个主意:“德山,你不是有个嫂子很能干吗?听说她手里还有不少积蓄,你不如回去跟她闹,说不定她就心软了,会帮你还债。”

周德山觉得李四说得有道理,于是硬着头皮回了家,找到林春燕,哭着说自己欠了赌债,要是不还,就会被打断腿。

林春燕早就知道周德山会来这一套,她冷冷地说:“分家的时候,我已经给过你钱了,是你自己拿去赌输了。现在你欠了债,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不会帮你还的。”

周德山没想到林春燕这么狠心,顿时急了:“嫂子,我可是你小叔子啊!你怎么能不管我?要是我被打断了腿,我哥也会伤心的!”

“伤心也是你自找的!”林春燕毫不退让,“我早就跟你说过,别去赌钱,可你就是不听。现在闯了祸,就想让我们收拾烂摊子,没门!”

周德山见林春燕态度坚决,知道求她没用,于是转身去找周德海。周德海看着弟弟可怜的样子,心里很是不忍,就想偷偷拿点钱给周德山。可他刚要掏钱,就被林春燕发现了。

“周德海,你敢给他钱试试!”林春燕瞪着周德海,“你要是敢给他钱,咱们就别过了!”

周德海被林春燕吓得不敢动了,只能无奈地对周德山说:“德山,不是哥不帮你,实在是你嫂子不同意。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以后别再赌钱了。”

周德山见哥哥也不帮自己,心里又气又恨,他觉得都是林春燕在从中作梗,于是对着林春燕骂道:“你这个毒妇!我哥娶了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你等着,我要是有出头之日,一定不会放过你!”

说完,周德山转身就走,头也不回。林春燕看着他的背影,眼里泛起了泪光。她何尝不想帮周德山?可她知道,这次要是帮了他,他以后还会去赌钱,只会越陷越深。只有让他自己尝到苦头,他才会真正醒悟。

周德山离开家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去镇上的酒楼打杂,挣点钱还债。可他从小被哥哥惯坏了,吃不了苦,干了没几天就嫌累,辞职不干了。后来,他又去给人拉车、扛货,可都没干长久。

就在周德山走投无路的时候,李四又找到了他,说有一个能快速挣钱的办法。周德山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是什么办法。李四说,镇上的王员外家里很有钱,他们可以去王员外家偷点东西,卖了钱就能还债了。

周德山犹豫了,他知道偷东西是犯法的,可一想到赌坊老板的威胁,他还是答应了。

这天夜里,周德山和李四等人趁着月色,偷偷潜入了王员外家。他们刚翻进院子,就被王员外家的护院发现了。护院们拿着棍棒,朝着他们就打。周德山等人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窜。周德山跑得慢,被护院抓住了。

王员外见抓住了小偷,气得火冒三丈,当即让人把周德山绑起来,送到了县衙。县令升堂问案,周德山如实招供了自己的罪行。县令念他是初犯,又没有偷到东西,就判了他杖责二十,发配到关外服劳役三年。

周德海和林春燕得知消息后,赶紧赶到县衙。周德海看着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弟弟,心疼得直掉眼泪,想要花钱把周德山赎出来。可林春燕却拉住了他,说:“德海,别赎他。让他去关外受受苦,说不定能改掉他的坏毛病。这都是他自己造的孽,得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周德海虽然不舍,可也知道林春燕说得有道理。最终,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德山被发配关外。

周德山被带走那天,他看着站在路边的周德海和林春燕,心里充满了恨意。他觉得是林春燕害了他,要是林春燕当初帮他还了赌债,他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他在心里发誓,等他从关外回来,一定要让林春燕付出代价。

三、关外三年磨心性,归家方知嫂子苦心

周德山被发配到关外后,每天都要干重活,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狱卒的打骂。起初,他心里充满了怨恨,觉得自己不该遭受这样的苦难。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明白了林春燕的苦心。

在关外的日子里,他认识了一个叫老顾的狱友。老顾以前是个商人,因为生意失败才犯了法,被发配到关外。老顾见周德山年纪轻轻,却一身戾气,就开导他说:“小伙子,别总想着怨恨别人。你今天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你自己造成的。要不是你嗜赌成性,怎么会走上偷东西的路?你嫂子不让你哥帮你,也是为了你好,她是想让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逸恶劳。”

周德山听了老顾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哥哥起早贪黑跑货郎的样子,想起了林春燕为了家里的生计忙碌的身影,又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从那以后,周德山变了。他不再抱怨,而是努力干活,还主动向老顾学习做生意的技巧。老顾见他肯吃苦,也乐意教他,把自己多年的经商经验都传授给了周德山。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周德山刑满释放,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他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他不知道哥哥和嫂子会不会原谅他,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怎么样了。

回到牟平县后,周德山直奔家里。当他走到家门口时,却愣住了——原来的四间青砖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宽敞明亮的四合院。他正疑惑着,门开了,周德海从里面走了出来。

“德山?你回来了!”周德海看到周德山,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拉住他的手。

周德山看着哥哥,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时,林春燕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看着周德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周德山看着林春燕,想起了自己以前对她的种种误解和怨恨,顿时红了眼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嫂子,以前都是我不好,是我错怪你了。你骂我吧,打我吧,我都认了。”

林春燕赶紧把他扶起来,说:“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只要你现在能改好,比什么都强。”

进屋后,周德海告诉周德山,这三年来,林春燕一直在帮他打理生意。她不仅把周德海的货郎担扩大成了一家小商铺,还开了一家染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德山,你嫂子为了你,可操了不少心啊。”周德海感慨地说,“你被发配关外后,你嫂子就说,等你回来,一定要让你有个正经的营生。她怕你回来后还去赌钱,就特意给你准备了一间铺子,让你自己做生意。”

周德山听了,心里更加感动。他看着林春燕,真诚地说:“嫂子,谢谢你。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好好做生意,再也不会让你和我哥失望了。”

林春燕笑着说:“这就对了。你哥和我都老了,以后这个家还要靠你呢。”

从那以后,周德山彻底变了。他用心经营着林春燕给他准备的铺子,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他不仅学会了做生意,还懂得了关心家人。他经常帮周德海和林春燕做家务,陪他们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

几年后,周德山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牟平县有名的商人。他娶了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每当有人问起周德山成功的秘诀时,他总会感慨地说:“我能有今天,全靠我哥和我嫂子。特别是我嫂子,要不是她当初狠心管教我,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长嫂如母,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啊!”

而林春燕,也因为她的贤良淑德,受到了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大家都说,周德海能娶到这样的妻子,周德山能有这样的嫂子,是周家的福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有时候并不是一味地纵容和溺爱,而是在关键时刻的“狠心”和“管教”。就像林春燕对周德山,看似狠心,实则是为了让他走上正途。而周德山最终能够醒悟,也离不开哥哥和嫂子的不离不弃。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苦心,珍惜身边的人,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