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教家风 创建文明家庭】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片冰心铸家风——全国文明家庭张艳侠家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10 08:32 浏览量:6
9月5日,新学期伊始,在康平县张强镇,58岁的张艳侠依旧声音洪亮、神采奕奕,站在讲台上以饱满的热情开启了七年级的语文课。
作为康平县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乡村教师,张艳侠已在教育岗位上坚守三十余载。工作中,她以德立身、以诚育人,用敬业与奉献赢得学生的由衷爱戴,成为孩子们心中“首屈一指的好老师”;生活里,她与同为乡村教师的丈夫万景连相濡以沫、彼此扶持,夫妻俩同心传承优良家风,共同构筑起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港湾。
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家庭的用心,让张艳侠收获了诸多荣誉:2020年,她的家庭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家庭”;2025年,又获评“全国文明家庭”。个人荣誉同样耀眼,她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最美教师”“沈阳市师德标兵”“感动沈阳人物”“沈阳市道德模范”等。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张艳侠一家三口合影。
十二字家训立人生准则
1991年,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张艳侠踏上工作岗位,成为康平县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名教师。此后34年,她始终扎根教学一线,从未动摇。“父母的教诲是我几十年敬业奉献的力量源泉,‘勤俭恭顺、立德从善、笃志向学’这十二个字家训,就像一盏灯,时刻照着我踏实工作、认真生活。”张艳侠的话语里,满是对家风的珍视。
在张艳侠的人生中,父母是影响她最深的人。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早年毕业于铁岭农机学校,为人正直、做事严谨;母亲则是一名农村妇女,勤劳坚韧、朴实善良。
张艳侠的母亲不仅勤劳,更重视子女的教育。“母亲特别喜欢听我们模仿老师讲课,她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认真听,时不时微笑点头。”
1988年的高考,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张艳侠报考了铁岭师专,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参加工作后,父亲依然时常牵挂她的工作,反复叮嘱:“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要当一名好老师。”父亲的言传身教,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勤奋与自律。
在良好家风的滋养下,张艳侠姐弟五人彼此关爱、互相鼓励,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用心教育子女,将“勤俭恭顺、立德从善、笃志向学”的家训代代相传。
三十载初心不改
刚参加工作时,张艳侠就立下誓言:“我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青春,教书育人,无怨无悔。”34年来,她始终扎根乡村学校,立足三尺讲台,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用默默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2014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平静——张艳侠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医生告知,这种病会导致活动受限、剧烈疼痛、跛行,严重时可能终身残疾甚至瘫痪,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置换髋关节。听到这个消息,张艳侠忍不住失声痛哭,“那年我才46岁,还是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还带着两个班的语文课,孩子们马上要中考,我怎么能放下他们。”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中考冲刺,张艳侠决定放弃手术,选择保守治疗,随后拄着双拐重新回到了讲台。长时间拄拐行走,让她又患上了肩周炎和足底筋膜炎。病痛常常让她彻夜难眠,但即便如此,她从未因病请过一天假,从未耽误过一节课。
如今,58岁的张艳侠依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学生们都以“我的语文老师是张艳侠”为荣。在她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却意犹未尽地说:“语文课上得真快,还没听够呢!”
学生心中的“妈妈老师”
“教书育人,立德从善”,这是张艳侠走上乡村教师岗位以来,始终坚守的信念。34年里,她用一言一行践行着誓言,为乡村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早些年,张艳侠教过一名叫小亮的学生。小亮读初三时,母亲不幸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几乎失去了继续求学的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得知情况后,张艳侠一方面耐心开导小亮,帮他走出悲伤;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鼓励他重拾希望。在张艳侠的帮助下,小亮顺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如今,小亮已大学毕业,在南京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2018年暑假,小亮特意带着妻儿回到学校看望张艳侠,郑重地对妻子说:“这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张老师,她就像妈妈一样疼我、帮我,如果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看着小亮一家三口幸福的模样,张艳侠激动得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帮家庭困难的小雅申请扶贫助学款,给她买学习用品;耐心引导沉迷网络游戏的阳阳,帮他找回学习的兴趣;细心开导陷入心理困境的萱萱,陪她走出低谷……三尺讲台上,张艳侠书写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温暖故事。
如今,母亲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经常会和张艳侠姐妹几个微信聊天,还常常叮嘱她们:“人这一辈子,要踏踏实实做人,多记着别人的好,别总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孝’在前,‘顺’才会来,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些朴实的话语,张艳侠一直记在心里,也常常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这些年,张艳侠和丈夫万景连不仅悉心照顾公婆,还主动承担起赡养孤苦伶仃的叔公的责任。在照顾长辈的同时,她也没忘记作为姐姐的责任:妹妹身患癌症,还在外打工,张艳侠鼓励她尝试文学创作,如今妹妹已在家乡文坛小有名气。38岁的小叔子一直单身,张艳侠四处奔走,帮他找到了心仪的伴侣。
张艳侠用爱与行动在平凡的乡村教师岗位上,书写了一段真诚、善良、幸福的教育人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