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狼牙山五壮士”战旗飘扬,保定一道长冒死营救令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5-09-09 01:29 浏览量:8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战旗方队接受检阅时,一面“狼牙山五壮士”的旗帜猎猎飘扬,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时光回到1941年9月25日,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把日伪军的主力引上狼牙山主峰。
在弹尽粮绝之后,他们砸毁枪支,高呼口号,纵身跳下万丈悬崖。
这悲壮一幕,恰好被隐藏在对面松树坨山洞中的一位道长看到,英雄的壮举让他潸然泪下。待敌人退去,他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营救……
这位道长,便是狼牙山棋盘坨道观住持——李圆通。
1878年3月,李圆通出生在河北满城县魏庄村一个武术世家。原名叫李药夫,家里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
李圆通的父亲是一位镖师,武艺高强。受父亲影响,李圆通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20岁时候他来到北京,在一家饭店当伙计。
在北京饭店里,经常有日本客人来吃饭,时间长了,李圆通学会了说日语。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腐朽的清政府毫无还手之力,李圆通看着国家被“列强欺压”,内心十分悲愤。于是,他辞去饭店的工作,投身吴佩孚部队当了兵。
当时,河北、山东地区兴起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与洋人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李圆通深受义和团精神的感染,积极投身到这场爱国运动中。
在吴佩孚手下,李圆通作战勇猛,敢打敢拼,很快从小兵升到营长。然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让李圆通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当个军阀部队的营长有什么用?
1910年,李圆通报国无门,心灰意冷之下,他遁入玄门,拜入全真龙门派,成为了第十九代弟子,道号“圆忠”。
1923年,他来到河北保定易县狼牙山棋盘坨老君山道观出家,并潜心研究起针灸之术。
他根据古书认真学习,不断实践,医术越来越高,经常下山为百姓治疗头疼脑热等疾病,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道观的香火也越来越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河北沦陷。身处狼牙山的李圆通,带着道观弟子加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1939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在杨成武将军的带领下,进驻河北易县北娄山村。年过五旬李圆通道长下山化缘时,偶遇杨成武将军,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0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展开大扫荡,部队被迫转移。李圆通得知后,带领着师兄弟们为八路军引路,提供棉被和粮食,还帮助他们把物资藏匿到山里洞穴。
日军进村后发现没有人,遂进山搜寻,意外发现了藏匿在山中的物资。正当日军准备焚毁物资泄愤时,李圆通说着一口日语,从山洞中走出来。
李圆通仙风道骨的形象,加之玄之又玄的一番说辞,竟震慑住了信奉鬼神的日军士兵,他们没想到深山里还有会说日语的人,最终悻悻离去。
此外,李圆通还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威望,发动群众支援八路军,救治八路军伤员,他的义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
同时,李圆通还多次协助杨成武司令员侦察地形,构建防御工事,帮助部队多次成功突破日军的包围。
1941年9月,日军再次举兵进攻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周边易县、满城、定兴、徐水等地的部队和老百姓被迫躲进狼牙山,气急坏败的日军调集数千兵力将狼牙山团团包围起来。
驻守在外围的杨成武将军立马调了两个团兵力猛打外围敌人的据点。日军立马调集部队支援,包围圈撕开了一道缺口。被困的部队和群众趁机从缺口突围,留下7连负责掩护撤退。
随后,杨成武将军又令3团、20团夜袭日军据点,打开了多个包围缺口,同时命令邱蔚团长上山指挥军民撤退。
7连6班的五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德才、宋学义,作为7连的后卫,为掩护连队主力突围,把日军引向了主峰绝路。
在弹药用尽之后,他们砸毁枪支,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跳下了悬崖。
此时,隐藏在对面松树坨山洞里的李圆通,饱含热泪目睹了这一切。他当即奔至情报站,将消息报告给杨成武将军。
随后,他又带着弟子赵明山、电话线看护员余药夫、村民冉元同,一同攀援上山营救。上山后他们发现,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战士已经壮烈牺牲,葛振林和宋学义挂在树上,伤势严重。
李圆通道长安排余药夫、冉元同掩埋三位烈士遗体,自己则与赵明山分别背扶着葛振林和宋学义,在莲花山一个隐蔽的山洞躲藏起来,直到次日下午搜救队到达,两位壮士才得以安全转移。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李圆通凭借精湛的医术,精心救治葛振林和宋学义,成功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10月底,杨成武将军安排宣传科科长钱丹辉,前往棋盘坨道观对李圆通进行采访,详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并将情况报告给延安八路军的总部。
此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中共北方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彭真,正式授予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德才、宋学义“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荣称号。
由于李圆通屡次帮助八路军,早已成了日寇的眼中钉。
1942年4月23日,日军再次对狼牙山进行疯狂的扫荡,一分区警卫连被日军包围。李圆通道长带领部队从天险 “阎王鼻子” 山悬崖上顺着长绳而下,未发一枪便成功突围。
恼羞成怒的日寇随即炸毁了棋盘坨顶的狼牙山三烈士塔,还放火烧毁了山上的道观,残忍杀害了道观里的道士和附近无辜的百姓、甚至玷污了道观里的20名道姑。
李圆通道长因下山送情报,幸免于难。然而,回到山上,看到自己生活了20多年道观化为灰烬,他不禁老泪纵横,深感内疚。
次日,他含泪掩埋好道友和百姓的遗体后,动员自己的弟子参加八路军,向日寇讨还血债。从此他收徒新增“两戒一必”——戒做亡国奴、戒投敌叛国,必杀倭寇汉奸。
为了不给附近百姓带来麻烦,李圆通独自一人离开了狼牙山,开始了云游四方,一边修行,一为各地百姓诊治疾病。
1952年,74岁的李圆通云游到北岳恒山,白龙王堂的老道见他医术高明,便请他留下。在恒山,李圆通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医者仁心,为当地的百姓治疗疾病,群众们亲切称他为“李爷”。
1956年,浑源县成立中心医院,院长三顾茅庐,请他去当针灸大夫。李圆通每天背着药箱准时上班,为更多病人诊治。
同年冬天,李圆通被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开会时,有人请他讲讲过去的事情,他只是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1957年,全国道教协会议在北京隆重举办,李圆通道长作为道教代表出席会议,在会上,他得到了朱德委员长的接见,朱德委员长并希望他留在北京。
然而,李圆通道长却说:“掩护八路军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我只是一个道士,只图自由自在。” 之后,他又继续四处云游,不知所终。
在《杨成武回忆录》一书中,对李圆通道长着墨颇多,他被誉为“抗日老道”。
一身百纳伏魔衣,针藏仁心,刀映肝胆。李圆通道长用一生诠释了 “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深山” 的真谛。
当国家危难时,他放下拂尘,扛起责任,用银针救治伤员,用智慧掩护战友,在狼牙山的悬崖边,接住了民族的脊梁;当山河平定后,他退回山林,用医术继续温暖人心,把功名藏进补丁里。
古人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救的不只是两位壮士,更是烽火中快要熄灭的希望;他留下的不只是针灸医术,更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筋骨。
如今的狼牙山,五壮士的雕像屹立峰顶,道观的钟声依旧回荡。风从山谷里穿过,像是在诉说那个穿道袍的英雄故事 —— 他来于平凡,归于山河,却让每个中国人记得:
有一种勇敢,叫挺身而出;有一种修行,叫守护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