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不屑戴安娜王妃:脑袋空空的,衣服架子还有这么多粉丝

发布时间:2025-08-24 11:48  浏览量:8

撒切尔夫人和戴安娜王妃,这俩人的人生放在一起就像油盐和蛋白,搅不进锅还总冒泡——你说她们有“共同语言”?几乎是天方夜谭。一个破衣裳的杂货掌柜家的女儿,务实到不行。另一个,从小锦衣玉食,闹脾气都有人哄。她们的故事堆叠到一起,就像英国老电影:明明挨得很近,心却离得十万八千里。

先说撒切尔夫人吧。1925年的小镇养不起什么娇娇女,傍晚杂货店炉子边,她或许卷过袖子擦碎米,旁边的父亲和母亲数着收银箱的硬币,这些琐碎就这么嵌进她骨血。别看后来牛津光芒万丈,那会儿人家也是挤公交的实在人。18岁进牛津,脚下的鞋还没换过多少双;24岁能当区议员,背后站着的是“上进”两个字。你要是问周围的人,他们多半会说,那姑娘行事板直,哪怕遇见难事也是咬咬牙顶过去。

再看戴安娜。她和撒切尔夫人完全不是一路人。戴安娜是晚了三十来年才“落地”,出身贵族,但打小就是经不起规矩——作业没交,考试挂科,老师生气了她也就是眼一红就跑了。你要形容就是“专门让校长头疼的学生”。可她倒好,日子过得软绵绵,身边不是佣人就是仆人,真正的生活苦是什么样,她估计从没体会过。小时候要买什么东西,通常一开口,东西就送到手里。撒切尔夫人当年在牛津管同学要演讲费用的时候,戴安娜可能还在自己房间摆布洋娃娃。

时代没什么耐心,两个女人在彼此的轨道里越跑越快。1979年撒切尔夫人撸起袖子干了英国第一任女首相,权力在手,日理万机。戴安娜那头,要等到1981年才披嫁衣进了王宫,说是嫁进了童话,实际里头不知多少猫腻。旁人可能只顾着看热闹,心里却难免替两个女人嘘唏——一个人困在政坛风雨,一个困在王室的金色牢笼。

有句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撒切尔家里,撒切尔夫人生了龙凤胎,一个政坛急行军,每天赶会议,把孩子丢给了丈夫,贵族学校里教师和校长替她看管。有时候她连孩子作业啥时候交,都不清楚。这还真不是“不爱”,只是她心里政治、事业、理想,排得更前。她说自己“必须为英国更好的明天奋斗”,孩子只能在身后拉拉衣角。

戴安娜呢?她身边围着一帮人,王子要什么都能得到,可她偏要自己带着去学校参加运动会、和王子一起挤地铁。旁人都说贵族应当保持距离,可她就不。查尔斯都觉得这媳妇“太平民了”——有一次,戴安娜硬拉着家人去看新电影,结果全场的小孩都围着她。相比撒切尔的“甩手掌柜”,戴安娜简直是“事无巨细都插手”。你说她是天真也好,是执拗也好,反正她对“做母亲”这件事有自己的打算。

两个世界,两套规矩。一个推崇实干,另一个在荣誉和关注中打转。要说的一点是,戴安娜还真的一点也不“学霸”,从小就是那种“老师看到成绩会皱眉”的学生。撒切尔夫人读书顶尖,戴安娜基本靠家里人帮着“擦屁股”——你要说是学渣,不冤枉她。可是,英国王室偏偏要的却是一个“可爱的公主”,不是精于算计的幕僚,更不是学术牛人。

细想之下,两个人不但做不成朋友,连简单交流都可能一拍两散。撒切尔夫人那种“要啥自己争”的风格,见到戴安娜的随性和放纵,只觉得“真是不务正业”。戴安娜买衣服,那手笔可真大,一年花掉几套薪水,结婚十几年下来,衣橱里的裙子能撑起一场秀,鞋子能装满王宫一整层。若是撒切尔夫人看到账单,说不定直接晕过去——虽说自己嫁了个成功人士,但她走哪儿也不会挥金如土地装扮自己。

撒切尔夫人嘴就是厉害,她当众评价戴安娜“bimbo”,意思是“傻白甜、只注重外表”。人家不是暗地里使坏,就是明着不买账。她觉得戴安娜的全部魅力不过就是一张脸,每天在报纸上晃来晃去,文化和思想都没着落,配不上“王妃”名号。你说这一刀切得狠不狠?

可撒切尔夫人或许也没真正问过,这个童话里的女人到底图的是什么?是不是也是一种“身不由己”?戴安娜的成长就是三餐不用愁,衣服都备好了,可没人教她怎么靠脑子闯社会。撒切尔夫人自认为自己“受尽磨难,战胜一切”,可也许戴安娜最怕的,就是被人冷落、没人爱。她没能力做学霸,也不懂政坛,但她其实也不需要这些——王室要的不过是一张能拍照片的动人脸庞。你看,查尔斯最早喜欢的不是戴安娜,而是卡米拉。为什么后者被拒绝?还不是因为没形象、口碑不行。王室,终究要的是“吉祥物”,不是能辅佐国王的人。

别说王妃,连泰国的苏提达王后都能从平民爬到王室,为自己撑起几十个“博士帽”,还不是现实逼出来的。可戴安娜一出生就是拿到王室剧本,自己演一出“英伦玫瑰”的戏。撒切尔夫人觉得她不懂事,可王室想要的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既天真又美丽的形象,要她做一个活招牌,自然也没必要“文化挂帅”。

你说撒切尔夫人懂吗?说男女平等,骨子里其实还是认妇人的身份,自己见女王得提前两小时等候,表面上一套,转身不见得真相信时代真的变了。戴安娜也就只能做那个“空脑壳的漂亮姑娘”,爱打扮、会撒娇,有群众缘,恰好符合王室要的“门面”标准。撒切尔夫人太懂政治,太懂算计,却没办法学会王室的那些复杂的“软规则”。

有时候回头看看,这些冲突其实都不叫事。戴安娜善良美丽,可这些放进王室不过是一枚棋子,她要的温暖、自由,王室给不了,查尔斯也给不了。撒切尔夫人“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话语太坚硬了,她用一生去搏斗,成了传奇,可岁月最后为她写的结局,未必轻松。

世界变化太快,有的人赢了事业,输了家庭,有的人成了童话主角,却始终孤单。撒切尔夫人与戴安娜,各有各的无奈,有的受到爱戴,有的被误解,被嘲讽;有的用一生勾画了“理想女性”的样子,有的用苦难警示后人。时代会不会对她们温柔一点?还是,这种成长的距离,永远无法跨越,只能靠人们在故事里自行感叹——谁能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