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一首《泪》,七个泪各有千秋,最后一个是他人生的写照
发布时间:2025-09-11 11:09 浏览量:9
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夕阳、残花、秋夜、雨,是他诗作的标配: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似乎晚唐的破碎美是专为他而生,而他笔下的泪更是引人遐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啼莺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还有那句最有口皆碑的“蜡炬成灰泪始干”。
终于有一天,他斟酌出一首最能表达他复杂心绪的诗,名为《泪》。借着这首诗,李商隐诉说了自己抑郁难解,有口难言的苦闷,那种不想上班,又不得不赚钱养家的辛酸。
《泪》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先是写下六个泪,有的来自历史事件,有的源自神话传说。这些眼泪流得或真诚,或伤感,或无奈,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脍炙人口,感人至深。
第一个泪:永巷长年怨罗绮。
获罪的妃子和宫女,是永巷里永远的主角。罗和绮是两种精美的丝织物,代指华丽的衣裳。比起布衣粗食的民间女人,她们的衣裙自是华丽和高贵的,但她们并不开心。
有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宫斗失败者——戚夫人。她为了争宠,不自量力地去挑战忍辱负重的吕后,结果刘邦死后,她被直接打入永巷,后被做成人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戚夫人的泪落在罗裙上,苦也只能独自吞了。
而那些并没有犯过大错的宫妃,则更是哀怨连连,这一世,终究是“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第二个泪:离情终日思风波。
很喜欢温庭筠的一句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是一个女子在期盼丈夫归来。悠悠的水中没有风波,风波全在心中。
李白笔下的女子也在担心丈夫的安危:“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滪堆。”瞿塘峡涨水时,滟堆难以辨认,担心船只有触礁的危险。
不管是送别亲人离开还是等待亲人归来,字里行间都满溢着牵挂与焦灼。
离别的情,就是这样让人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第三个泪:湘江竹上痕无限。
文言短篇志怪小说《述异记》中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古代君王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指定的继承者——舜。
舜尊崇儒道,以德为先,颇受百姓爱戴。可惜他在南巡路上病故,消息传来,部落哀恸。娥皇和女英连夜赶到湘江边哭悼他。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落在竹子上便化成了许许多多的泪斑。
可见,舜的确是一位德行兼备的君王,连他的妻妾们也惋惜他的离去。
第四个泪:岘首碑前洒几多。
第四个泪也是在讲一位有功德的人,不过他是一位地方官。他为官清廉、乐善好施,死后被当地老百姓深深怀念,都不约而同去他的墓碑前祭奠他。
因此,他的墓碑常常被泪水打湿。
“岘首碑”来自《晋书》:“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显然,这个地方官叫“羊祜”,听起来绝非虚构。一个地方官可以被百姓念念不忘,实在是功德圆满。
第五个泪:人去紫台秋入塞。
杜甫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都是王昭君。她不愿贿赂画师,以至自己的画像被丑化,无缘面见皇帝。
妃子路断,她不在意,谁想到竟从此走上和亲之路,并死在大漠,留下青冢于黄昏中冷冷伫立。王昭君不甘心,尽管她对朝廷贡献巨大,向匈奴输出了许多文化习俗。
紫台:指宫阙,即帝王居所。昭君离开汉宫,启程奔向秋风瑟瑟的塞外。汉元帝送她的时候后悔不已,想留下她却又难改君命,只好严惩了画师毛延寿。
第六个泪:兵残楚帐夜闻歌。
项羽和刘邦原本约定互不侵犯。但张良和陈平劝他应该趁项羽势弱时消灭他,刘邦点头。不久,韩信用计把项羽的部队围在垓下(今安徽)。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羽误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收编了楚人,不然包围他的士兵怎么都唱楚歌呢。这一惊不要紧,直接决定了最后的毁灭。
第七个泪: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出身寒微,牛党官员令狐楚欣赏其才华,给予资助,并聘请他做幕僚。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作为继承者对李商隐就不那么看重了。
生性敏感的李商隐常常感受到寄人篱下的无助,遂在令狐楚病故后,转去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幕僚,并娶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牛党和李党斗争已久,势不两立,此番操作让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考试录取也被刷落。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令狐绹成为宰相,稳坐十年,李商隐不得已放弃京职,漂流各地,做些送迎贵客的工作。
珂: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代指达官贵人。一大早在灞水桥边送高官,而高官傲慢地离去,不正眼看一身素袍的李商隐。
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李商隐只能借助诗句来解愁抒怀。其实,他只是跳了一个槽,不是令狐家的子孙,更没有财产继承,换个工作就这么难。
诗中前六个泪是可以尽情流淌的泪,而李商隐的泪却郁郁不可流。还好,他的诗才挽救了他,到如今,令狐家都要靠他被世人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