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在外流浪19年,到62岁才即位,执政5年就成为春秋霸主
发布时间:2025-09-11 19:06 浏览量:9
公元前632年,由郑文公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践土之盟。在这场盟会中,以周襄王为首的重要诸侯均到场。这一次,按照周礼,周王室将“侯伯”这一称谓赐予晋文公,并赏赐晋文公勇士三百,红黑弓箭百千,兵车一辆。晋文公走向众诸侯中央,百年晋国霸业拉开序幕。
晋文公何以用得短暂五年光阴走上霸主之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晋文公历经十九年流亡众国,荣辱共俱,打磨意志,历练人生。晋文公善听善学,拥有明智与理智。他的经历与智慧奠定了城濮一战的巨大成功,进而走向人生的辉煌。
一、十九年流浪,十九年积累
晋文公乃晋国公子,名重耳。其父晋献公早年南征北战,对外吞并小国,对内铲除内奸。重耳从小便跟随晋献公创建霸业,确实从晋献公身上学习到骁勇善战。
但是,晋献公晚年昏庸不堪,造成“骊姬之乱”,国家危在旦夕,摇摇欲坠。重耳被迫流浪在外,逆境不期而降,开启十九年流亡。
苦难提升晋文公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重耳流亡到卫国,卫文公拒绝接待。一行人到达五鹿一地,饥肠辘辘想要向村民讨食物,却被投掷土块。这时重耳感到侮辱,勃然大怒。赵衰安慰道:土即土地,这时人民在赠予您土地。重耳便感谢接受了这些土块,继续赶路。
拒绝酒肉声色的诱惑,晋文公幡然醒悟。晋文公到达齐国,齐桓公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对重耳不计前嫌,以礼相待。
晋文公从此沉迷酒肉声色无法自拔,乐不思蜀,早已将复兴晋国的壮志一抛脑后。晋文公的左右使臣与妻子齐姜感到十分忧虑。这导致齐姜自杀,在晋文公醉酒之时,以子犯为首的随臣将他带出了齐国。晋文公大怒,欲杀之。
这时,子犯说“返晋复国,任由处置”。晋文公听罢,顿时醍醐灌顶,倍感惭愧。于是,晋文公很快恢复意志,继续踏上复国道路。
此后,晋文公又相继到达了曹,宋,郑,楚,秦等国家。无论是被礼遇,还是被轻视,晋文公都宠辱不惊,一心复国。正像是《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孙悟空,猪悟能,沙僧的协助下完成取经,化身成佛。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回晋国。
二、晋国成为晋文公用武之地
十九年的时间,晋文公是在不断地改正自身弊病,完善锻炼自身才能。这十九年是一个漫长,坎坷的亲身学习过程。接下来,回到本国后,晋文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这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晋文公首先在农耕上变革。奖励垦荒,生产先进的耕作工具,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这一举措不但促进经济向好的态势,而且正值国乱,百姓苦难,晋文公成为能够扭转晋国局势第一人,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