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跟戴帽子有关?医生提醒:55岁后,天冷要注意这6件事
发布时间:2025-09-12 13:40 浏览量:7
脑梗跟戴帽子有关?这话听起来像是老一辈的“土方子”一样,可里面还真藏着点讲究。很多人觉得,戴不戴帽子不就是个“冷热头”的事吗,至于跟脑梗挂钩?
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55岁以上群体,一旦进入寒冷季节,身体的“开关”就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突如其来的脑梗“偷袭”。
我在门诊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本来健康的中年人,秋风一吹,头也不盖,脖子也不护,结果一觉醒来嘴歪眼斜、手脚不听使唤。家属哭着说:“医生,他昨天还好好的。”
但脑梗,从来就不是“昨天”的事,它是日积月累的不注意,换来的沉重代价。
那这个“帽子”和“脑梗”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55岁以后,天冷时我们到底该注意点啥?
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长辈说:“寒从头起,冷从脚入。”听起来像是老话,但我作为医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句话,有它的生理基础。
人的头部血管丰富,是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尤其是颈动脉和椎动脉,它们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把血液源源不断地送到大脑。
一旦头部受寒,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脑部供血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有“三高”基础的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来就差,这一下骤然收缩,很容易引发血栓。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男性,在某工厂上夜班,冬天不爱戴帽子,觉得“头闷得慌”。某天早上突然晕倒在车间,送来时已经是急性脑梗死。CT显示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受阻,正是头部长期受寒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所以说,“帽子”不只是保暖工具,有时是救命符。
一到冬天,很多人会说:“最近脑袋发胀、眼冒金花,是不是太冷了?”很多时候是血压飙了上去。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升高,尤其是清晨起床时最危险。
这个时候,如果不监测血压、不按时服药,脑梗的风险会成倍增加。不管你感觉冷不冷,每天早上量一次血压,是55岁以后必须养成的习惯。别等出现症状才想起来测,那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很多退休的叔叔阿姨都有晨练的习惯,天没亮就出门跑步、打拳、爬山,看起来挺健康,实际上这种时候气温最低,空气中悬浮颗粒多,血管最易痉挛。
清晨6点到8点,是脑梗高发的“魔鬼时段”。如果实在要锻炼,建议等太阳出来以后,气温稍回升再出门。锻炼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坚持”而坚持。
很多人冬天出门会穿羽绒服,但就是不爱围围巾。脖子是连接头部和心脏的重要管道,颈动脉就走这条路。一旦受寒,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尤其是骑电动车、骑自行车通勤的中年人,早晚冷风一吹,直接冲着脖子来,这种冷刺激就像拿针扎动脉一样,危险极了。
一个简单的围巾,就能帮你挡掉90%的冷风刺激,何乐而不为?
很多人以为冬天喝点热汤、红糖水、姜茶就万事大吉,其实这只能起到“表面功夫”。真正影响脑梗的是血液的“粘稠度”。
年龄大了,血脂高、血糖高,加上冬天喝水少、出汗少,血液就像浓汤一样稠,一稠就容易形成血栓。
我常建议病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而不是等口渴了再喝。特别是早上起床,第一杯温水非常关键,能软化血管、稀释血液,降低脑梗风险。
很多人到了55岁以后,身体出点小毛病就自己扛着,觉得“没啥大不了”。但脑梗往往没有明显的预警,轻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就像“脑梗的预演”,转瞬即逝,容易被忽略。
如果出现一过性的手脚麻木、说话不清、视力模糊,哪怕只持续几分钟,也要立刻去医院检查。做个颈动脉彩超、脑血流图、血脂检测,比什么都靠谱。这不是“多此一举”,这是“早发现早预防”的命门。
这个听起来像段子,但我真见过不少人,冬天还开窗睡觉,觉得“新鲜空气好”,结果半夜被冻醒,第二天手脚不灵了。
低温会让心率变慢、血压波动变大,尤其是老年人,夜间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晚上睡觉,室温保持在18-22℃为宜,门窗要关好,必要时开空调或使用电热毯,但注意通风和安全。
很多人觉得,戴帽子是“老年人才干的事”,年轻时头发多、血气旺,55岁以后就开始“讲究”起来。但我想说,戴帽子不是服老,是懂得保护自己。
尤其是冬天出门,一顶帽子不仅保暖,还能减少血压波动和脑供血不足的风险。现在的帽子款式多得很,保暖又时尚,何必为了面子失了里子?
脑梗,从不挑时间,但它最爱冷天。它不是“突然”来的,而是你一次次忽视身体信号、一次次不当回事换来的结果。
55岁以后,天冷了,记住这6件事:
1. 头部保暖,戴帽子不是可选项;
2. 监测血压,别被“无症状”骗了;
3. 锻炼有节奏,别在最冷时段出门;
4. 多喝水,稀释血液是防脑梗关键;
5. 脖子护好,别让冷风成隐形杀手;
6. 晚上保暖,别开窗睡觉“拼抵抗力”。
人到中年,拼的不是谁最能熬,而是谁最会防。身体这块“老机器”,到了55岁,已经不允许你再挥霍。
别让“早知道”变成“来不及”。
参考文献:
[1]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4[J].中国卒中杂志,2025,20(2):45-56.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3]王瑞云,张立新,李晓东.气温变化对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5(10):1102-1106.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 上一篇:十本非常好看的魏晋小说,金戈铁马,肆意风流
- 下一篇:宋代当和尚要有“度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