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314团的热血征程与不朽功勋(上)

发布时间:2025-09-12 20:19  浏览量:8

1964 年 8 月 5 日,美国对越南北方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北部湾事件”,越南人民从此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美救国斗争。中国政府严正声明: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就是侵略中国,七亿中国人民誓做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的可靠后方,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应越南政府和胡志明主席的请求,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援越抗美的伟大决定。从 1965 年 6 月至 1973 年 8 月,历时 8 年多,中国先后派出了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空军、海军等兵种共 23 个支队、95 个大队另 83 个小队,共 32 万大军,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抢修铁路、公路、机场和飞机洞库、设防工程、通信工程、输油管道工程、海港及内河航道的扫雷等任务。

这是继抗美援朝之后,中国部队又一次出国作战。中国援越抗美部队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扬我军光荣传统,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支持和帮助越南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了越南的解放和统一。

一、为了援越抗美组建工程兵 314 团

为支持越南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1965 年 7 月 6 日,中央军委命令驻守在山东省的济南军区第 67 军、第 68 军和第 26 军组建工程兵第 314 团和 315 团,开赴越南,执行战备公路建设和防空作战以及应对突发的作战。

范银柱

前排左为 315 团团长王成功,右为范银柱 后排左为 314 团政委程凤祉,右为 315 团政委田国庆

我当时在 67 军 200 师第 599 团任团长,1964 年 6 月组织训练完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表演的大比武工作,正轰轰烈烈抓全团军事训练,却被扣上 “抓军事训练,不突出政治” 的帽子,而受到排挤。调我到工区任主任,正等待工作交接。突然接到调我为工程兵 314 团团长兼党委书记的命令。为了能很好地完成援越抗美的艰苦战略工作,军区要求选派的团领导,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部队远离上级领导与外国上层和群众打交道,政策性很强,处理问题必须符合我党我国原则和我军要求;二是修建的战备公路,要从国内远程输送战略物资到越南,必须符合打仗要求,修建质量要好;三是单独组织指挥部队,随时准备作战,要有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

经济南军区领导研究决定,杨得志司令员签发命令,批准我担任 314 团团长,程凤祉为政委,迟忠诚为副团长,孙仲芳为参谋长,朱继成为副参谋长。杨得志司令员很了解我,知道我懂军事、会打仗、作战勇敢顽强,在 599 团只用半年的时间,就训练出了一个尖子班,在军区比武获第一名,代表济南军区参加了全军大比武,并向毛主席和党中央作汇报表演。这次让我带领 314 团出国援越抗美,是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我一生第二次出国执行任务。我坚定信念,一定想办法,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

济南军区为了完成好工程兵 314 团的组建工作,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从第 67 军、第 68 军和第 26 军抽调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强,身体素质好的官兵,作为骨干组建成工程兵第 314 团。1965 年 7 月部队开到湖南省的莱阳、江华瑶族自治县一带,从湖南省和交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昭平县、贺县等地紧急征兵数千人,因为广西一带距离邻国越南直线距离比较近,广西无论是从地理条件和气候上,还是在生活习惯上都和越南差不多(后来事实也证明,在广西和湖南招的兵在援越抗美期间很能干、也特别能吃苦)。全团编制 5 个营,每个营编制 5 个连,每个连 4 个排,每个排 4 个班,另外,团机关直属编制警通连、高射机枪连、运输连、卫生队(附机构编制表)。

314 团编制图

部队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机械技术培训后,装备了当时国内最好的机械设备、修路工具和步兵常规枪支。随后经军委工程指挥部决定将工程兵 314 团配属到中国后勤部队第六支队。支队长孙林泉、政委罗斌、副队长徐洗、副政委王锦荣、参谋长丁也,支队辖六个团(58 团、61 团、62 团、64 团、314 团、315 团),一个民工总队,共计三万五千多人,担任八号、十号、十二号主干公路的修建,全长 419.79 公里,使越南北方公路网四通八达。

二、开赴越南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队第六支队 36 大队即济南军区工程兵 314 团组建训练好后,于 1966 年 1 月 19 日,部队在云南草坝、蒙自县集结,接受任务,了解情况,安排入越准备工作。1966 年 1 月 25 日,我和参谋长孙仲芳、副主任苟桂全、股长桂喜忠、张锡慧、后勤处处长马德祥,带领 5 个营的营长王天龙、张保山、马新华、张振远、颜祥乾、各连连长、团部技术员、干事、助理员和炊事班,以及准备建房材料的部分部队,作为全团的先遣部队,经过云南省河口,出金平县跨过红河,浩浩荡荡向越南人民共和国开进,到达指定任务地区,熟悉地形,了解情况,区分任务。

部队进入的修路任务地区,人烟稀少,没有路,没有房,灌木茂密,杂草丛生,豺狼虎豹时常出没,蚊虫蛇蚁种类繁多。面对这些困难,战士们没有叫苦。他们出发前都写了决心书甚至遗书,纷纷表示决不辜负祖国的重托,一定想办法帮助越南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没有路就自己动手修便道,没有住房自己搭草房, 很快解决了部队的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后续部队于二月十日至三月七日,分十四个梯队进入越南到达指定任务地区,开展修路和防空战斗工作。

范银柱与六支队铁道兵64团团长史开锡合影

三、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一切艰难困苦

越南条件很差,生活很苦,天气炎热,蚊虫、蚂蟥、毒蛇特别多,白纹伊蚊、大黑蚊,白天也追着叮人,一咬就是一个大包,战士们称它为 “B-52 轰炸机”,蚂蟥很多,分水陆两种,旱蚂蟥很厉害,第一个人走过去,第二个人一定被蚂蟥爬到身上,战士们说蚂蟥吸血不知痛,“B-52 蚊虫” 咬人真要命。有的战士被蚂蟥钻到喉部长大了,感到喝水吃饭受到影响才发现,还有些战士被蚂蟥钻进生殖器和肛门里。危害大的是青蛇和眼镜王蛇等有毒蛇类,地上有金环蛇,银环蛇,树上有响尾蛇,竹叶青等种类繁多,各种蛇春、夏、秋跑得很快,只能采取吓、赶跑的办法,走路要手拿棍子打草惊蛇,你不打,蛇就不走。冬天蛇为了取暖还钻到战士们的被子里。

对这些害虫,战士们也总结出一些应对办法,常擦清凉油,黑斑蚊不敢叮咬,蚂蟥最怕烟油,蚂蟥多的地方,一定要穿好鞋袜,绷紧裤腿。青蛇一有响动就吓得嗖嗖逃跑,可眼镜王蛇不怕,它时常横在路上,高高竖起上半身,血红的信子从嘴中吐出,伸伸缩缩向人挑战,还呼呼地喷着毒液与人对峙,你要走进一步,它的下半身就会游动一段,上半身仍保持着挑战攻击的姿势,你只要横起棍子,奋不顾身地扫荡,它就会惊慌逃跑,或败倒在你的棍下。我们有一部分广西籍战士是捉蛇能手,一见蛇就扑上去抓住蛇尾部猛提起,把蛇在空中挥成一个大圈,猛抛扔向地面,蛇就动弹不得了。然后脚踩蛇头,手抓蛇颈处猛一提拉,蛇的骨头就散了架。战士们还把蛇作为改善生活的美食。

无论环境多艰苦,敌机多疯狂,任务多艰巨,生活多困难,我们始终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一切艰难困苦。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搞好战场练兵,达到高速优质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战备公路的修建施工任务。这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和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更是部队思想作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战场。把复杂困难的环境作为我们的课堂,实践是增长知识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坚信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

四、齐心协力抓施工,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966 年 3 月我们 314 团展开施工,由于全团是从步兵部队抽调骨干组建的,不懂施工技术,我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请技术人员上课,一边学一边干,不怕苦,不怕累,干不好再返工重来;二是先试点,再总结交流,评比推广,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对施工质量进度搞的好的给予表彰,并进行推广应用,搞不好的我们教方法,提要求,返工纠正,有的返工多次,最后都搞得很好。

在施工中我认识到环境越艰苦,任务越艰巨,生活越困难,越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我和政委程凤祉,副团长迟忠诚,参谋长孙仲芳,副参谋长朱继成等同志经常深入各个工区第一线,齐心协力一起抓思想、抓作风、抓质量、抓安全、抓生活。全团官兵思想统一,树立坚强信念,齐心协力,高标准,严要求,齐抓共管,从开始就一点一滴要求达到最好标准。

我带机关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核实原设计,对设计标准不够好的部分,下决心大胆进行修改,将高的路面降低,低洼处填平,弯道尽量摆正,基础打牢,排水畅通,线路拉直,挡墙做到平整美观,路面严格掌握五度,即宽度、厚度、拱度、平整度、密实度。一处一处实地调整,一点一滴现场交待清楚,对每项工程都必须先搞好试点,反复研究、修改和提高,达到最好水平。当时的技术员张文才(后被提拔为 314 团团长,总后营房部副部长),年轻、有文化、懂技术,在桥梁营三连当排长,我把他调到团部工程股当技术员,他特别能吃苦,经常一个人背着背包,下到各连队施工第一线,了解施工情况,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和困难。

就这样我们 314 团担负的工程任务完成得越来越好,工程质量也越来越高。全团上下人人动脑子、想办法,实干、苦干加巧干,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越来越多,完成任务既快又好,质量也越来越高。本来按协议我们修建的是六级公路,但实际上我们是按照五级标准修建的。最后,中越双方领导组织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交接和评比,我们 314 团被评为速度快、质量好、作风过硬、事故少的先进团,受到支队、工指、总部的嘉奖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好评。

范银柱到连队视察了解道路施工情况

我们团除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十二号线,长 44.68 公里的路段和六座桥梁的修建任务外,还先后派出三个营,帮助兄弟团修建黄连山段的十号公路。黄连山位于老街至巴丹十号公路全长 155 公里的东部最高点,是越南风景最美丽的山和最高的山峰,也是中南半岛第一峰,海拔 3,143 米,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山上山下温差悬殊,山下是夏天,酷暑难耐,山上整年结冰,冻得要命。战士们就一床棉被,一个棉垫,根本无法御寒。云雾绕遮天蔽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战员们盼太阳就像热恋中的小伙子盼姑娘一样。

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施工难度很大,进度很慢,可能无法按时完工交付。支队长孙林泉到 62 团了解情况,做好物资准备,组织力量进行汇战。抽调我们 314 团一营、桥梁营的五个连和 62 团部队一起,进行马不停蹄的四班作业。推土机、铲运机、压路机夜以继日的施工。遇悬崖峭壁战士们就打眼放炮,一人扶钎一人或二人打锤,钎是扁平如 “一” 字形头,打一锤钎就要转一下,不然钎就会被石头夹住。施工难度非常大,任务十分艰巨,经过四十天苦战,终于在 1967 年 2 月 28 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中南半岛最高峰黄连山路段的修筑任务。

奉命抢修十一号公路,该路是五支队负责修建的,已于1968年6月30日完工移交越南之后回国,七月下旬越南下特大暴雨,造成刚修好的十一号公路许多路面严重塌方和地陷,有些路段连路基都冲没了。越南政府向周恩来总理反映,由于五支队为赶工期,采取放大炮的办法,炸山开路,造成山体被震松,雨水顺着被震松的石缝灌进山体,从而造成山体大塌方,许多路段连路基都被冲毁,公路已完全无法使用。请求中国政府派部队尽快给予抢修。

周总理知道情况后,要求军委选派最好的部队留下来进行抢修,直至越南政府满意为止。军委命令我314团留下来进行抢修,部队奉命于八月进到平卢,展开全面抢修。在这个期间我奉命回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这是我一生第三次受毛主席的接见,在北京等待毛主席接见时,我在599团当团长时的六连(双大功连)被调到北京负责警卫中南海,他们知道我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后,便主动约请我登天安门城楼,我知道他们是想照顾我这个老团长,可我没同意,怕他们违反纪律,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越南的战士们知道我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都十分激动。纷纷表示,一定向祖国和越南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战士们为了赶工期,保质量,不怕苦,不怕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风里来雨里去,一刻也不停息。硬是用六个月的时间,把十一号公路全长一百八十多公里的路面全面抢修好,于1969年2月移交给越南。

在这个期间,314团又接命令,派出八百多人,对友谊关至河内的一号公路表仪至板质路段,全长162公里的路面进行维修。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又说一号公路已经移交越南,不用维修了。我认为部队既然已经来了,闲着也是闲着,而一号公路坑坑洼洼,路面不平,来来回回跑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汽车,影响行车安全。于是,我主动安排进行了维修,从而保证了道路的畅通和行车安全,受到越南政府的高度赞扬。

在我们314团奉命抢修十一号公路和维修一号公路期间,其他部队都基本撤回国内了,只留下我们314团。这个期间我们团在越南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我们部队在越南执行任务,一切工作和生活物资,都是由国内按时按定量供给的。可是国内文革动乱,地方政府瘫痪,造反派围攻军区机关,抢窃部队兵站,拦截外运物资,我们所需的供给基本中断,二十八个连队加民工、医院六千多人困在越南,连米面粮油和盐这些最基本生活用品,都无法保证供给,越南的八、九月份,气温高达四十三度。战士们一个个都饿的又黑又瘦,还要为完成抢修任务而赶工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苦和累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困境。

这个时候部队有些松劲了,工程质量也不高了,战士们思乡心切,思想上也出现了波动。怎么办?我提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抢修的工程质量不能降低,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而有一个团干部也闹情绪说:战士们这么苦、这么累,按范团长的标准和质量施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回国呀?对他的这种错误思想,我进行了严厉批评!我们什么时候回国听军委的命令,不是你想回国就能回国的。我们团党委开会分析研究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大家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认为上级和军委把我们314团留下来抢修,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党和祖国交给的神圣使命,一定要想办法战胜这些困难,完成好这个艰难的任务。

我和政委程凤祉、副团长迟忠诚、参谋长孙仲芳、副参谋长朱继成等同志进行了分工,深入到各个营连工区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齐心协力抓思想、抓作风、抓质量、抓安全、抓生活,要求干部和党员必须树立坚强信念,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部队援越抗美,代表着五个伟大,“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领袖和伟大的人民军队”。我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是来帮助越南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者,一定要把路抢修好!从而使全团官兵思想统一,树立了战胜困难的坚强信心,大家齐心协力,高标准,严要求,齐抓共管,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

一是将粮油盐等基本生活品向施工一线连队倾斜;二是积极向国内上级汇报、反映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远离上级领导,部队又分散,交通和通讯也困难,团部译电员于六和、叶家远(后任成都军区机要技术大队大队长)肩负着上通下达的重要工作,他们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昼夜值班,保证电讯工作及时准确,顺利完成了各项电译工作;三是派出得力干部回国组织物资,进行武装押运;四是组织部队开荒种地,挖野菜充饥。我们的战士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们人人严守纪律,对越南老百姓秋毫无犯,扎紧裤腰带,忍受困难渡难关,高标准抢修好了十一号公路。我们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祖国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受到上级和军委的嘉奖,受到越南人民的爱戴,越南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胡志明主席给我们314团记一等大功,并颁发了奖旗。

范银柱

作者简介:

范银柱,1921年1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偏关县堡子湾村一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11月参加革命,加入"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和"抗日决死一纵队",1941年12月21日志愿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晋绥)军区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偏清支队一连青年队长、班长、排长。1947年任晋绥军区第八纵队"独立四团"一连政治指导员,后任四十四团副营长。期间为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在十七沟反击战和全歼国民党收编的日军八大队的战斗中,荣立团一等功两次。

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八军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二营、师警卫营营长。1951年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一九九师炮兵团和五九七团副参谋长、五九六团代参谋长,并参加指挥金城反击战。

195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二00师五九九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1964年训练的尖子示范班七连三班参加全军大比武,获得济南军区第一名,代表济南军区到北京向毛主席、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作汇报表演。1965年援越抗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三一四团团长,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胡志明主席颁发集体一等大功,被授予"红色英雄团"称号。1970年任成都军区工程兵部副部长,1980年任成都军区顾问。

戎马一生,曾荣获"国家红星二级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勋章、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勋章、国旗二级勋章、越南民主共和国团结抗美战斗奖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