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廉】清廉故事第七期:时苗留犊
发布时间:2025-05-20 21:21 浏览量:5
清 廉
弘扬廉洁文化 共建清廉机关
清风送廉
清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就曾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辨。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清廉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
时苗留犊
东汉时有一个叫时苗的人,被任命为寿春令。他上任时。用自家喂养的一头母黄牛拉着大车,来到寿春。上任后,他奉行清风惠政,把寿春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
一年多后,他的老黄牛产下一只小牛犊。在他离任时,他执意不带走小牛犊。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劝其将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从,对百姓们说:“这个牛犊是来寿春后我家黄牛生下的,它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在寿春为百姓犁田耕地,我怎能占为己有呢?”于是,留下小牛犊欣然离去,使夹道送行的父老百姓深受感动。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时苗为官清廉,便把小牛饮水之池取名为“留犊池”,又在牛犊栖身地建起“留犊坊”。从此“留犊”二字便成了为官清廉的代名词,广泛传播。
启示
这则故事中,争论的焦点是“此犊留还是不留”。一个“留”字重千金,时苗留下的不只是一头小牛犊,更是高风亮节、流芳千古的廉洁精神,带走的却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为官之德。
“时苗留犊〞堪称一面为政清廉的镜子。每一位领导干部走在从政的路上,都应以此镜为鉴,好好照一照自己,想一想,我们该为老百姓留下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