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50余人殉国,东北抗联最悲壮家族,毁家纾难的抗日,满门忠烈

发布时间:2025-09-12 01:17  浏览量:5

在中国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有个家族做出了无比惨烈又悲壮的牺牲,这种程度简直超乎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他们面临着“家”和“国”之间最为艰难的抉择,最终戴万龄和他的家族选择了“毁家救国”,而满门抗日的道路上戴家几乎全部牺牲!

戴万龄

吉林省敦化县的沙河沿,曾居住着一个显赫的家族:戴家,他们其实并不是东北本地人。

他们祖上在清朝光绪年间从山东逃荒过来的,后经过4代人勤勤恳恳的积累,到戴万龄这一代就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大户。

他们家族拥有千亩良田,而且还开着很多家商铺,宅院宽阔,雇用的工也很多,是方圆百里备受敬重的乡绅。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戴万龄本可以安稳地做一位受人爱戴的“戴老爷”,然后守护家业、安享晚年。他为人慷慨仗义,经常帮助乡邻,威望极高。但时代的洪流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份宁静。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震碎了东北的安宁。日军大举入侵,让人失望的是东北军主力却选择撤进关内,导致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民族危亡的阴影沉重地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1932年春天,一支疲惫却顽强的队伍:曾经救过戴万龄一命的王德林领导的“中国国民救国军”来到沙河沿。王德林是戴万龄多年的老朋友,这次两人相见彻夜长谈。

王德林向戴万龄表达了抗日救国的决心,同时也道出了部队缺乏补给的困境。

那一夜,57岁的戴万龄面临人生最艰难的选择:是保全家族和财产,在日军统治下忍辱求生?还是舍弃一切,投身于生死未卜的抗击倭寇?

他没有犹豫太久,然后戴万龄召集全族50多口人,他坚定地说道:“没有国,哪来的家?日本人要我们当亡国奴,我戴家绝不答应!

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我决定变卖所有家产抗日救国!”

这个决定从此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戴家卖掉了所有土地、商铺和家产,换来的钱全部用来购买枪支弹药和物资捐给救国军。

戴万龄被任命为救国军乡团大队长后,首先带领自家子弟、护院和长工等约100人,又号召沙河沿附近村屯约200名年轻猎户和枪法好的村民加入,最终组成了一支约300人的队伍。

他的4个兄弟、5个儿子和3个女婿,也都跟随他一起加入救国军,投身抗日。

从那以后,一个显赫的家族从东北黑土地上消失了,转变为一支穿梭在林海雪原中的抗日力量。他们家族的成员无论老少,全部都参与抗战。

戴万龄的4个儿子戴克勤、戴克吉、戴克志、戴克远冲锋在前,儿媳和女儿们承担后勤、护理和通讯,就连年幼的孙辈,也早早拿起了枪。

他们从富裕安逸的生活,一下跌入冰天雪地,枪林弹雨的抗击倭寇的战场。

缺乏补给,他们就靠地形熟悉和百姓帮助,当缺少弹药时,就从敌人手里抢夺。戴家军作战勇敢,参加了攻打敦化、额穆等多场惨烈战斗。

但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胜利短暂,敌人的报复却极其凶狠。由于戴家名声大、抗日决心强,成了日伪军重点清除对象,家族的悲剧从此开始。

1932年2月20日,戴万龄带领乡团大队随救国军第一次进攻敦化县城,一度成功占领。

但由于内奸告密,日军和伪军追击到沙河沿,包围了“戴家大院”。他们杀害了留守的戴万龄的堂弟戴万生,并放火烧光了戴家所有房屋,以及没能带走的大批粮食和物资。

戴万龄的长子戴克勤,1935年在东宁的一场突围战中腿部被打断,身中三弹,重伤之后悄悄返回沙河沿东沟养伤。但不久后被汉奸告密,不幸被捕。因伤势过重,他于1945年3月去世。

他的2儿子戴克俭也在抗日中牺牲。3儿子戴克吉为了救被捕的父亲,带领战士在马鞍山一带伏击日伪军,虽然打死了多名敌人,但终因人数太少、力量薄弱,与十余名战士一同战死。

4子戴克志为掩护部队转移,引开敌人而英勇牺牲。戴万龄的妻子因悲痛和奔波一病不起,最终含恨离世,长孙戴志勇执行任务时被捕,为保守秘密,17岁的他毅然投江自尽。

5儿子戴克远受伤后被俘,他受尽酷刑仍不屈不挠,最终被残忍杀害。6子戴克政1938年8月,被日军杀害,年仅23岁。

戴克政

当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戴家几乎每走一步都踩着亲人的鲜血。但这个家族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悲痛没有击垮他们,反而更坚定的复仇信念。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抗联的处境更加艰难。戴家幸存者继续跟随部队转战,年过60的戴万龄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万能生活指南#

日军知道他的身份后,企图用高官厚禄诱降他。但戴万龄脊梁笔直毫不动摇。他痛骂日寇拒绝投降。敌人对他施以酷刑,而这位老人至死没有一声哀求,实践了“宁可站着死”的誓言。

戴万龄牺牲后,但戴家的抗战没有停止。他的子侄孙辈们继续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戴家共有50多人直接或间接参与抗日,最终全部殉国。他们或战死沙场、或英勇就义、或冻饿死于深山、或因牵连被害,真正是“满门忠烈”。

1995年,戴万龄的儿子戴克政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2022年1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庄严决定,追认戴万龄等戴家七人为革命烈士。

至此,戴家共有8位烈士的名字,被永久刻在了吉林省敦化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榜”上。

这是一份迟来多年的认可,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铭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国付出一切的人。

这8位有名可考的烈士,代表着戴家50多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家族舍弃一切、慷慨赴死为国捐躯‬!

戴万龄家族的抗日救国的事迹,无法只用“悲壮”形容。它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在最危急时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牺牲。

他们从守护“家”的普通人,变成捍卫“国”的英雄,并为此付出了一切,戴家,满门忠烈,碧血浇灌家国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