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忆1947北撤黄河历险,敌攻渡口却一夜无船,绝望时忽得船过河
发布时间:2025-09-14 10:03 浏览量:5
图片仅为示意
1946年11月,新四军七师奉命整编,阮万钧也奉令调出七师司令部机要科,到新四军司令部机要处工作,处长是肖光。
肖光是1928年入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干部,政治上坚定,思想作风正派,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上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与同志们打成一片,没有一点领导干部的架子,深受同志们拥护和爱戴!
军部机要处下设四个科。一科长徐明,副科长杨正中;二科长梁毓哲,副科长黄其煜; 三科长曹寿山,副科长王辉,阮万钧就在三科;业务科科长陈健。
此时,解放战争已进入敌“重点进攻”阶段,国民党在鲁南集中三十多万兵力向临沂进攻。
1947年元旦,军部机要处举办联欢晚会,肖光处长与机要干部一起,准备了演出节目。他双手高举着一块布,嘴里高喊着“呜!呜!呜!”,快速地走进会场,同志们掌声、笑声响成一片,热烈地欢迎肖光处长参加演出,与同志们打成一片。
阮万钧也表演了一个节目,三科的吴澄波演唱了浙江家乡的越剧小调,获得同志们一片掌声。这次联欢晚会,充分显示军部机要处领导与同志间亲密的关系和革命友谊。
1947年7月,肖光处长派阮万钧和张汉庭到渡河司令部做好密码通讯工作。此时,新四军军部已改称华东军区机要处。渡河司令员由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俊鸣兼任,副司令员由华东军区政治部王副秘书长担任,统一指挥部队、后方机关、医院、地方干部、民兵群众向黄河北岸转移。
这时,我军主力部队已转移到鲁西南去了。黄河南岸尚有后方机关、后勤部队、地方干部、民兵、家属共一万多人,以及大量的救济物资。这些都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运来的救济解放区人民的物资。
7月下旬,国民党整编64师131旅占领博兴县城,距离渡河司令部驻地道旭渡口只有20多公里。
渡河司令部下属没有正规的作战部队,机关本身只有一个排警卫分队,无力阻止敌人向黄河渡口的进犯。周、王两首长研究后认为,为了掩护后方机关、地方干部、民兵、家属向黄河北岸撤退转移和抢运大量的救济物资,必须调来一支部队抗击、迟滞敌人的进攻。
于是,周、王两首长向华东军区陈毅、饶漱石、张云逸三首长发电报,请求调一个团或一个营兵力,配置在小青河至道旭渡口之间,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节节抗击,迟滞敌人进攻。
当日,华东军区复电,说主力部队远在鲁西南和胶东半岛,黄河渡口附近无兵力可调,要渡河司令部视敌情发展情况,相机转移。
第二天,敌整编64师131旅又向道旭渡口方向进攻,炮声、机枪声清晰可闻。周、王两首长研究决定,渡河司令部机关、警卫分队晚饭后向黄河北岸转移。
当机关到达道旭渡口时,渡口附近等待渡河的后方机关、地方干部、民兵群众还有一万多人。此时正好有一只船装载渡河人员,周、王两首长上了船。
正当大家准备继续上船时,船老大在船尾大声地叫喊说:“不能上人了,不能上人了,船要翻了!船要翻了!”目睹此情景,首长指示说:“你们等下一趟船再走吧!”于是,阮万钧等机关干部、四个警卫员以及警卫排同志就在码头上休息,等待下一趟船再走。
当夜黄河风浪很大,渡船北去后一直没有回来。
东方出现暗淡的白色光线,天快要亮了,阮万钧立即与机关几个干部商量。他说,天快要亮了,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空袭,必须将机关和警卫分队撤离码头,到附近树林里隐蔽起来。几人都同意他的意见,于是立即行动,撤离了码头。
到了附近树林中,大家继续开会,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
阮万钧在会上提出,由张汉庭带领两名警卫员到黄河边找船,争取坐船渡河与周、王两首长汇合;由自己负责带领两名警卫员到昨晚吃饭的兵站联系,找到地方干部,如万一渡不了黄河,就继续坚持游击战;其他同志及警卫排,由刘排长带领在原地休息,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大家同意他的意见,立即分头行动。张汉庭带领两名警卫员找船去了。阮万钧带领两名警卫员到兵站驻地找地方干部联系。由于敌情严重,敌人已逼近道旭渡口,地方干部已转移,阮万钧在兵站没找到人。
阮万钧不得不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找不到船,就必须立即将电台架起来,向华东军区首长和机要处肖光处长发电报请示,并准备将密码烧掉,将电台埋藏起来,而后留在黄河南岸坚持打游击,并伺机继续找船渡河。
但幸运的是,不多久,张汉庭他们找到了一条小船。南岸很多群众见到有船,都向停靠点涌来。警卫排刘排长见此情景,立即率领警卫排散开,形成一个半圆形的警戒线。
警卫排个别战士想争先上船,被刘排长制止了。他说:“警卫排的战士不要上船,我们的任务是掩护首长、机要科、电台的同志上船,他们过河后,还有重要任务。”
于是,渡河司令部机关、机要处、电台的同志上了船。
在船上发现两名地方干部在警戒线没有形成前抢先上了船,警卫员老王命令他们下船,地方同志不愿下船,向机关的同志恳求把他俩带走。阮万钧就对警卫员老王说:“算了吧,既然他们上了船,就让他们和我们一道走吧!”
这艘小船很小,只上了十几个人,船老大就叫喊:“不能再上人了,否则,船翻了大家都没有命了!”刘排长说:“警卫排的同志不要上船,我们留在南岸继续等船,如果敌人来了,我们就和敌人战斗!”
这样,阮万钧等机关同志乘坐的小船离开南岸向北岸开去。当小船离北岸200米左右时,两架国民党P-51型战斗机飞临码头上空,向码头附近人员、车辆、马匹投炸弹、扫机枪,炸弹声、机枪声响彻黄河上空。
为防止敌机发现小船,大家叫船老大将船开进北岸的芦苇丛中隐蔽起来。敌机在上空转了十几圈飞走了,船上的同志也登上了黄河北岸。
上午10点钟,阮万钧等人找到了周、王两位首长。两位首长很高兴,要他们赶快将电台架起来,与华东军区、华东局联系,迅速发电报,将敌人向道旭渡口进犯情况及渡河司令部撤离南岸的情况向华东军区、华东局报告。
此时,渡河司令部电台与华东军区、华东局电台停止联络已有18个小时了。华东军区、华东局首长也为同志们的安全担忧。中午12时,我渡河司令部电台与华东军区、华东局电台联系上了,并收到华东军区、华东局首长来电,向渡河司令部首长及全体指战员表示慰问!
当天夜里,警卫排在刘排长率领下,也安全到达黄河北岸。
由于刘排长在黄河南岸敌人迫近、敌情严重的情况下,沉着指挥掩护机关及电台安全撤离的情况,周、王两首长研究决定,给予刘排长记二等功的奖励。
几天后,渡河司令部机构撤销,阮万钧和张汉庭一起随周俊鸣副参谋长回到华东军区司令部。华东军区机要处肖光处长及同志们围着他们问长问短,说在电台中断的18小时里,都为他们安全担忧,唯恐俩人发生不幸。
根据毛主席、党中央战略反攻的决策,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上旬,越过陇海铁路向大别山挺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华野陈、粟首长率领七个纵队,也挺进豫皖苏地区,与此同时,陈赓领导的太岳兵团,也在晋南渡过黄河,向豫西进军。
在华北、东北、陕北,我军也向敌军开展大反攻。从此,国民党所谓“重点进攻”的阴谋,被彻底粉碎了!
1948年5月,阮万钧奉令调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机要科,走上了新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