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框型:从复古贵族到潮流新宠,这副眼镜里藏着百年设计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17 22:49  浏览量:7

最近几年的眼镜展,发现很多独立设计师品牌都在推“波士顿框型”,挂在模特脸上莫名有种“旧时光里的精致感”。

作为天天和镜框打交道的设计师,我今儿必须把这副“有故事的眼镜”扒个底朝天,咱们好好唠唠。

最正统的波⼠顿外型

一、波士顿框型:从“哈佛书呆子”到全球经典,它的出身比你想的更讲究

要聊波士顿框型,得先把时间拨回1920年代的美国波士顿。

那会儿的波士顿是东海岸的文化中心,哈佛、MIT的学者们扎堆,

街上常见穿粗花呢外套、夹着皮质公文包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眼镜,既要显气质又不能太招摇。

于是,本地的眼镜匠人琢磨出一种“学院派”框型,这种设计既保留了眼镜的功能性,又用简洁的几何感传递出“理性、克制”的知识分子气质,很快成了哈佛教授、律师、医生的“身份标识”。

到了1950-60年代,波士顿框型跟着好莱坞电影火出了圈。《蒂凡尼的早餐》里穿着高领毛衣的知识分子,《广告狂人》里西装革履的广告精英,都爱戴这种“看起来聪明又不张扬”的镜框。

不过那会儿的材质还比较单一,主要是赛璐珞和玳瑁壳,颜色也以黑、棕、深酒红为主,走的是“老钱风”路线。

二、设计巧思:方与圆的平衡术,藏着“不费力的高级感”

现在的波士顿框型,早不是当年“方正到刻板”的模样了,但核心设计语言一直没变——“理性的几何框架+人性化的细节处理”

现在的波士顿框型玩得可花了。比如意大利品牌Lindberg把钛金属和醋酸纤维结合,镜腿用极细的钛丝做支撑,重量轻到0.8克(普通镜框至少1.5克);

日本手工品牌Masunaga则保留传统手工削切工艺,镜框边缘削出0.5mm的“亮面斜边”,光线一打像给眼镜镶了层细边,高级感直接拉满。

最绝的是铰链设计——传统波士顿框型的铰链藏在镜框内侧,现在很多设计师把铰链做成外露的“小金属扣”,既保留复古感又增加了工业风的酷劲。

三、色彩玄学:从“老钱棕”到“多巴胺”,颜色选对了才是真时髦

波士顿框型的色彩进化史,简直是一部“审美变迁史”。

早期(1920-1980年代):“老钱配色”主导。深棕玳瑁、黑檀木色、酒红色是绝对主流——那时候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颜色太跳会被说“不稳重”。

90年代-2010年:“极简主义入侵”。受北欧设计影响,波士顿框型开始流行纯黑、炭灰、银白这些“无彩色”。

2023年至今:“复古+创新”的碰撞。现在的波士顿框型颜色可太有意思了。

一方面,“做旧玳瑁”回潮(比如浅棕+米白的渐变玳瑁,比老款更轻盈);

另一方面,低饱和的莫兰迪色(雾霾蓝、香芋紫)和金属撞色(镜框黑+镜腿玫瑰金)成了新宠。

四、2025最新趋势:波士顿框型要当“全能选手”了?

波士顿框型的玩法又升级了——从“风格单品”变成“全能选手”

适配场景更宽:以前波士顿框型总被贴“知识分子”标签,现在设计师把镜框做薄(最薄的只有1.2mm)、镜腿做细(用钛金属或醋酸纤维细杆),运动款、休闲款都能驾驭。

比如法国品牌Mykita出了款“波士顿运动框”,镜框用透明醋酸纤维+荧光橙镜腿,配运动发带和瑜伽服毫无违和感。

材质更“可持续”:环保是大趋势,很多品牌开始用再生醋酸纤维(回收塑料瓶做的)和植物基材料(如蓖麻油提炼的树脂)。

意大利品牌Safilo的“波士顿绿”系列,镜框是浅草绿的再生醋酸纤维,镜腿印着“100%回收”的小标签,环保爱好者直接冲爆。

定制化更火:现在年轻人不爱“撞款”,波士顿框型成了定制热门——有人要求“镜腿刻自己的英文名缩写”,有人要“镜框颜色按自家宠物的毛色调”。要求镜框做成“猫毛的渐变金+毛尖的浅灰”,最后做出来的效果,她发朋友圈说“戴的不是眼镜,是我家猫”。

波士顿框型能火百年,不是靠“炒冷饭”,而是每次都能跟着时代审美“进化”——从学院派到潮流款,从单一材质到环保创新,它证明了“经典”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传承中找新意”。

下次选眼镜,不妨试试波士顿框型——戴上它,你可能戴的不只是一副眼镜,更是百年设计史里的一缕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