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安大43岁女教授倒在讲台,她那两个年幼的儿子可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9-24 02:45  浏览量:3

昨天还好好地站在讲台上给新生讲课,今天,人就没了。安徽大学这位年仅43岁的女教授胡大乔,她的突然离世,真的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半天缓不过来。

一个80后女教授,未来本该是星辰大海

说真的,看到胡大乔老师的履历,我第一反应是敬佩。

一个82年出生的安徽本地姑娘,从安徽大学本科毕业,一路读到中科大的博士,还被公派到美国名校访学。

回国后,从副教授到教授,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去年,她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还登上了安徽大学的官网,那可是化学化工领域的前沿,虽然咱也看不懂,但光听名字就觉得“不明觉厉”。

你想想,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硬核理工科领域,一个女老师能做到这个份上,得付出多少努力?

才42岁就评上了教授,这在高校里是什么概念?

简直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不可限量。

可谁能想到呢,这颗星,就这么突然地陨落了。

压垮她的,仅仅是“一堂课”吗?

很多人都在问,怎么好端端一个人,说倒下就倒下了?

根据知情人的说法,她是在给新生上课时,突发脑溢血倒地的。就倒在了那个她奉献了无数心血的讲台上。

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碎。

但压垮她的,真的只是这最后一堂课吗?

我们来看看她那份密不透风的工作日程:她不光是化学工作的负责人,还是省科技厅的专家库成员,是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好家伙,审稿人是什么概念?就是全世界的学者把论文投过来,她得一篇篇看,一篇篇审,这工作量和压力,堪比给全世界的“学生”批改最顶尖的作业。

除此之外,她自己还要发论文,8年考核连续优秀,还带了20多个研究生。

这哪里是一个人啊,这简直就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团队。

有个比喻说得特别对,一个人本来只能扛20斤的担子,你非要给他加上10斤、20斤、30斤……就算他咬着牙扛起来了,那也是在透支生命。一根弦要是绷得太紧,断掉是迟早的事。

“老师,我刚下课还跟您说过话啊”

在冰冷的履历和成就之外,胡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的学生们,用最朴素的话给了我们答案。

有学生心痛到无法呼吸,说复试的时候还见过老师,怎么一转眼就阴阳两隔了。

还有个学生回忆,说胡老师是他本科时特别喜欢的一位老师,人特别好,下课了还和她聊过天。

你看看,她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学术大神,而是一个会和学生在课后亲切交谈、笑容甜美的老师。

照片里的她,戴着黑框眼镜,一头秀发,脸圆圆的,笑起来特别温暖。

这样一个活生生、被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就这么没了。

最让人揪心的,还不是这些。

是她家里那两个年幼的儿子。

43岁,她的孩子能有多大?可能还在上小学,可能还正是最需要妈妈抱抱、听妈妈讲故事的年纪。

我不敢去想那个画面,当两个孩子哭着喊“妈妈”却再也得不到回应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一个外人,光是想到这里,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我们总在歌颂奉献,赞美那些为了事业燃烧自己的人。可当悲剧发生时,我们才发现,那些闪亮的头衔、等身的荣誉,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她是一位优秀的教授,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她首先,是一位母亲啊。

大家觉得呢?拼命工作换来的成就,和陪伴家人的平淡幸福,到底哪个更重要?欢迎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