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无数!北大、交大、浙大学霸同场直播,他们有一个共同特质

发布时间:2025-05-21 17:01  浏览量:3

升学季,家长群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升学”,鹿姐姐最近推出“升学潮课·成功有何捷径”系列,邀请清北交复浙等名校学霸给大家做经验分享(可在视频号“升学宝”观看每期回放)。

上周末的那一期,来自北大、交大和浙大的五位学霸同场直播,圈粉无数。许多家长在后台纷纷留言,感叹学生们各个优秀,逻辑缜密,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阳光向上和松弛感。

学霸们在直播中提到,这些得益于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他们都毕业于杭州第十四中学,母校“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让每一颗独特的种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节奏,保持蓬勃向上的正气,个性张扬的灵气。内核稳定,后劲很足,是十四学子离开母校多年后,依旧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成功到底有何捷径?

跟随着5位学霸的高中回忆,

直播间的家长们一同解密。

清北交复浙,靠谱“校友圈”

是同伴也是榜样

去年,杭十四中举办120周年校庆,7000多位校友戴上红色丝巾,跨越多年重新回“家”。当时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一位老校友带着年轻人,一起在教室里唱了“十四校歌”,那一刻,学校是所有校友的“共同精神家园”具象化了。

校庆活动

121年,足够一所学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

教育家吴贻芳,科学家邱爱慈、张淑仪,黄维和以及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作家王旭烽等等,还有不断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输送的大量人才。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友资源就是学生自带的“朋友圈”。这一点,是很多有远见的家长所看重的,靠谱的“校友圈”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同伴,更是榜样。

前几天,潘女士带着儿子来杭十四中凤起校区参观,就是希望儿子和自己弟弟潘隽当校友。

潘隽,2004年进入杭十四中学习,清华大学本硕毕业后,前往美国就读博士,目前是一家医药公司的临床前研发负责人。

潘隽记得很清楚,自己当年中考语文发挥失常,入读杭十四中起初还有点不甘心。高一班主任陈利伟是化学老师,经常疏导他,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哪些需要补足,状态怎么调整,话不多,能感觉到他是真心为我好。”因为语文是潘隽的弱项,高三语文华琴老师对他特别关注,常常拿他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在课堂分析,最终高考语文成绩提升了20分,他也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凤起校区中心喷泉和实验楼

从竞赛生,到国防生

学生多元发展内核稳定

回忆起在杭十四中的求学生涯,潘隽和参与直播的几位学霸都不约而同谈到了学校的竞赛氛围,让他们能始终保持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动力。

杭十四中以理科见长,也是传统竞赛强校。2003年,一枚沉甸甸的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花落杭十四中,实现浙江省生物学国际奥赛金牌零突破。

近年来,楼天城(浙江省首枚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孟琳燕(浙江省首枚生物学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林济民(曾获生物学国际奥赛金牌)、莫衍(曾获航模国际金牌)、张泽钺(曾获健美操国际金牌)等同学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金牌。

这一竞赛氛围延续至今,在今年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初赛暨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中,全省1728 人上线,杭十四中教育集团共54人斩获佳绩。

潘隽的竞赛教练,正是浙江省中学生物学科领军人物、生物金牌教练方淳。方老师一直强调,竞赛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后在生命科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潘隽至今仍在生物学领域深耕,正是高中三年的竞赛体验,为他埋下了一颗热爱的种子。

方淳老师

跟很多进入十四中的同学一样,潘隽高一零基础加入生物竞赛团队,一直跟着学校的节奏往前走。“特别感谢母校的包容,给了竞赛生很多自由度。”潘隽回忆,高三有集中晚自习,但他不适应,模考成绩往下掉,跟班主任沟通后,同意他回家自习。

学校对于学生的尊重,参与直播的几位学霸更是深有体会。例如,杭十四中的选考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组合很丰富,促进多元发展。

2023届毕业生胡同学,现就读于浙江大学药学专业。他在直播中坦言,自己是“慢热”型选手,经过三次选科,最终选定了物理、化学、历史。这个组合,在很多高中会被老师劝退,但胡同学得到了支持。“历史老师张修震很激动,觉得我非常有天赋。首考的时候发挥得也不错。”

这一点,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社会学专业,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专业直博一年级的校友楼心尘,也感同身受。直播当天,她在北大通过视频连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十四中的教育图谱,从不只是单调的分数坐标,无论是每年的樱花义卖、风帆杯还是艺术展演等各项活动,都体现出对学生多样化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很感谢杭十四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让我在规则中学会敬畏,在自由中孕育创造。”

楼心尘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分享,不难看出,在杭十四中“容短促长”的办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内核稳定,升学路径也更多元。

据了解,除了传统清北交复浙等名校外,每年还有学生通过空军招飞或提前批进入国防类大学,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实现强军报国的远大理想。

国防科技大学就读的周一畅谈到:“邵飘萍、汤修慧建《京报》宣传进步思想的故事,至今仍然在同学之间传唱;邱爱慈少将一生践行的马兰精神,亦是校史上的一座丰碑。”受此熏陶的他,报考了计算机科学专业,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国家高性能计算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周一畅

距离西湖最近的高中

精致校园,精致培养

作为距离西湖最近的高中,杭十四中的毕业生们提及母校,说得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精致。校园美而精致,班级规模有序而精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个体的精致培养。

今年首考中,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是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的周忠辉老师,带出的学生化学考出了100分;袁雅楠老师带的班级,430分以上的超高分就有2个,还有多位接近430分的高分选手,其中436分的学生选考物化生,含金量很高。

周忠辉副校长(中)

值得一提的是,袁老师教的是英语,这两位超高分选手,首考英语都达到140分以上。进入高三以后,两位同学每天都完成一篇英语作文,袁老师面批指导,作文水平实现了从“毛坯房”到“精装房”的飞跃。

袁雅楠老师

“十四中的校风,本身就是积极向上的,班级的孩子,对自己要求都很高,也具备很好的学习品质。这些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同伴互助、共同激励。”袁老师有13年教龄,当过多年班主任,对于如何带好一个班级很有一套,从日常班级管理、到提供学生情绪价值,每天的暖心问候、每月一次的个性化谈心,实现与班级学生的双向奔赴。

而对于一个好老师的评价,绝不能仅从成绩这个单一维度来考量。在杭十四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可以做到“一对一”、“点对点”

有同学提到化学姚皆丽老师,她一直和学生强调“磨合”,并善于在课堂互动,通过细心的关怀,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在她的教学模式下,曾经觉得化学枯燥无聊的学生,高考首考到二考涨了10分。

还有20年班主任经验的闫蔚老师,学生评价她——情绪稳定,内核强大。高中压力大,也会有青春期的逆反,闫老师经常在晚自修找同学交流,分析成绩、了解需求、关心生活……班级生日会时,还能吃到她亲手制作的纸杯蛋糕。

楼心尘则提到了语文老师寿淑燕,她总是笑盈盈的,教学认真,体恤学生,和大家打成一片,是独一份爱戴的“小燕子”;班主任严玉萍老师,是操持琐事的“大管家”,号召集体又关心个人,是大家眼中的“十四林青霞”……

这些优秀的老师,照亮了一届届学子的求学之路。

这种精致化的管理,还体现在校园管理的方方面面。有老师能叫得出年级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有同学脚受伤,能暖心提供推车和电梯卡的“特别关照”;遇见暴雨,会为了让学生安全到家,把放学时间提前……一系列暖心操作,难怪让毕业生们念念不忘。

从湖景房到网红美食

到这里就拥有校园“顶配”

不光是学习经历,学霸们还在直播中回忆了高中校园生活。比如,风帆杯。“记得有一年,我一口气参加了五六个项目,很有意思。”现就读浙大的干同学说。

这是杭十四中持续了26年的保留项目,延伸出了课本剧大赛、配音大赛、DI结构大赛、模拟太空对接、标本制作、摄影大赛等50多个项目。今年开幕式,“六院院士”演讲引领,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和“宇树”机器人现场助力,国自机器人规划设计总监直击行业发展前沿,清华大学教授连线出题,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

风帆杯活动

DI社团

校园歌手大赛

校文艺汇演现场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十四中日常还有丰富的社团活动。50多个社团,包括体艺类如室内乐团,科技类如机器人社团,人文类如风帆文学社,公益类如CCW化学环境社等。此外还有深受同学们喜爱的FCC动漫社、自行车社、La royal吉他社、The king街舞社、Geekin烬启工作室、皇家摇滚乐队、模拟联合国、580章铺社、景行书画社、摄影社、辩论社等。

街舞社

音乐社

足球社

模拟政协社团

植物社

风帆文学社

“以前我参加机器人社团,现在变成了一个课程。”在毕业生胡同学看来,参加社团是紧张学业之余的放松,也是思维的拓展,“到了大学也感受到,学习之外这些活动的重要性。”

除了丰富的活动,还有美景和美食。

在国防科大就读的周同学说,学习生活,首先是视觉美。“二教的天台目极天边,视野极佳;三教高楼夕阳,与宝石山、保俶塔交相辉映;窗外满天宝石流霞,或紫或粉,时耀时暗。”毕业多年,他还记得晚自习时美好的一幕幕,称之为“十四震撼”。

2024届毕业生陈悦安,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高中三年假期,她最喜欢回学校自习,在教学楼看到蓝的天、植物的四季变化。

第三教学大楼

樱花大道

三气广场

校史沿革墙

这确实是杭十四凤起校区得天独厚的优势:紧邻西湖边,风光无限

而且因为位于市中心,还有很方便的一点——住宿、走读可无缝对接。想要住宿,学校为每个年级学生提供200余个床位,24小时供应热水,书桌、衣柜、空调、饮水机、电话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想要走读,校门口左转200米就是地铁凤起路站。

“杭十四中还是吃货的天堂,凤起校区给同学们提供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吧等风味多样的用餐选择。厨神级别的食堂师傅,经常推陈出新,食堂菜谱变化多端,价格亲民实惠。”有被同学取名为“展翅高飞”的五香烤鸡,一度成为了学校的“网红菜品”;隔着老远就能闻到米香的煲仔饭,浇上一大勺食堂师傅秘制酱油汁,让人欲罢不能……

还有同学提到,每年高考前一两个月,学校会很贴心地推出“高三特供套餐”,大鹏展翅、金榜题名……一个个好彩头的菜名,都是学校对学生的祝福。

美景美食,有爱有光,学霸大约就是这样养成的。

编辑:朱张津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