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 良和离那日,我只挑着一根扁担 两筐黄豆子 一点盐卤水离了家门

发布时间:2025-09-30 09:04  浏览量:10

继而想让我再像从前一样,对他们言听计从,万事以他们为先,更何况我现在有这般家业,他们更加会像猎狗咬住猎物一样,死也不会松口。

可惜他们的算盘打错了,我又不是脑子有病的人,在同一个男人身上跌倒两次。

他们父子俩在后院儿劈了一夜的柴,实在困得受不了睡在了柴房。

第二天,掌柜的叫醒他们:“老板娘交代了,说如果你们今天能磨好一百桶豆子就答应见你们,不然就请离开。”

这俩磨了一天一夜,因为我不准他们用驴拉,我在二楼看着他们俩一圈又一圈的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我从前那十多年都是怎么过的。

没两下他们就累得汗流浃背,嘴里嘟嘟囔囔的听不清是在说什么。

晚上他们还是睡柴房,今晚下雪了,我想着别把人冻死了,大过年的太晦气。

我抱着床被子走近柴房,就听见里面传来孙明礼高兴的语调。

“太好了!那个蠢女人肯定会心软的,她最见不得我们俩受苦了。”

“以前我说夏天太热了睡不着,她就整夜整夜给我扇扇子,第二天还要爬起来磨豆子,她都没说什么的。”

原来你也知道我一直对你倾注了全部心力。只是你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现在也不曾悔改。

接着,传来孙云良自信的嗓音:“她现在只是要出气,咱们忍一忍,等她跟我和好了,她这铺子不还是咱爷俩的吗!”

“就是就是,到时候咱俩吃香喝辣的,哈哈哈......”

果然,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就该冻死他们!

我抱着被子转身就走。

12

第三日一大早,我就和店里伙计带着车队出了城。我拉着两车豆花,还有许多过冬物资,去了城外驻军的营地。

他们都是保卫我们林县的英雄,应该得到百姓的爱戴。

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俩坐在大堂里嚷嚷,我问掌柜的怎么回事。

“他俩非要吃豆花。”掌柜的面露难色。

我吩咐过可以给他们吃的,但是不能让他们吃一口豆花,谁给了就辞退谁。

孙明礼一见到我就大喊:“娘!我想念你做的豆花啦!我要吃豆花,但是他们不给我,你快教训他们!”

我笑着回他:“在京都时,你不是说每日吃豆花你都要吃得作呕了吗?还趁我不注意偷偷倒给猪吃。”

他面色尴尬,沉默不语,他无从狡辩,因我说的都是事实。

姜还是老的辣,孙云良掏出十个铜板说:“那我卖一碗可以吗,娘子?”

“不可以!天底下谁都可以吃到我的豆花,唯独你二人不可以!”

“为什么?”孙明礼破防。

“因为你们不配!”

他立马反驳我:“我怎么不配了?我是你的儿子啊!娘!”

“别叫我娘,我早就说过,从我和孙云良和离那一刻起你们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芍药,我们是真心悔过了,你让我们睡柴房,劈柴,磨豆子,我们都照办了,你还要做什么,只要你说出来,我们都去办。”孙云良说的情真意切。

我接着将话挑开:“你们根本不是真心悔过,你们只是在京都过不下去了,才想起来了我,见我如今过得好,你们又想着来吸我的血罢了。”

“你当我不知道,你在我走后不久就向王婉清提亲,结果被人家连着媒人给扔出来了吧?”

孙云良被说中了,但他还是嘴犟:“那......那是因为她在骗我啊,我从那以后就再没有搭理过她。”

“呵,是人家再没搭理你吧,她一个京都的贵女凭什么嫁给你一个白身的二婚男子,还带着个半大小子,她又不是眼睛瞎了。”

“李芍药!你说话别太过分!”

“我不过说了事实而已,你失了员外郎支持的名头,你再也借不到银子花,你只好去街上给人画像,抄书,但是这些收入微薄,不足以支撑你从诗酒年华的潇洒日子。而孙明礼的束脩要缴,租的院子要续租,你都拿不出钱。”

“那还不是你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的钱,说起来我还没跟你算呢!”他还在倒打一耙。

“你们之前花的哪一分钱不是我挣来的?我带走我自己挣的钱有什么错?”

“我看就是存心想饿死我们!”他不装了。

“你们偶然得知我如今在林县过得风生水起,你们一合计决定回来哄哄我,再接着傍我,是吧!”

我打开店面,瞬间涌进来簌簌的风雪:“我告诉你们,我不再是从前的李芍药了,你们如今休想从我这里捞到一分好处!”

我站在门口大声说:“你们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

13

我过了最热闹最清闲的一个除夕,往年我都和孙云良父子一起过,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忙里忙外。

今年是和店里伙计们一起过的,大家一起忙活,他们大都是没有家的。

有死了妻子独自抚养幼子的掌柜,有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人,在战场断了右臂的退伍兵老宋,有被丈夫家暴,和我一样绝了婚无处可去的赵大姐。

还有吴婶子夫妻俩,他们家两个儿子都在前线战场上,大家都是第一次一起过年。

我举杯:“去岁迎新,你我满饮此杯,贺来年吉祥如意。”

掌柜的带头说:“祝来年生意兴隆,老板娘财源广进。”

“哈哈好啊,来年给大家涨工钱。”

“老板娘说话算话啊!”

“我何时诓过人!”

“哈哈哈......”

开春后,柳树芽冒头,还有满山的杜鹃花掩在簇簇新绿之间。

吴婶子摘了许多,说回家给我们用面糊一裹炸了吃,下山时路过县衙告示栏,很多人围在一起,讨论着。

“今年不太平咯,大周又要征兵同北戎开战了。”

“此一去,也不知道你我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吴婶子听了这话,仿佛丢了魂儿一样,我知道她在担心自己两个儿子。

大吴和小吴都在安东前线驻守边防,前年朝廷和北戎和谈后就没再打仗,今年战事再起,大吴小吴肯定得上战场参与战斗。

我握住吴婶子的手安慰:“大吴小吴吉人自有天相,您这些年一直积德行善菩萨会保佑他俩的。”

吴婶子抹了把泪说:“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他们俩平安无事,我每日给菩萨烧高香。”

14

五月仲夏,朝廷传来第一波喜讯,大周胜了,夺回了三座城池。

但北戎贼心不死,还想再战,一直死咬安东郡。

我想起了昭华长公主对我说的话,她说女子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虽然无法上战场,但我可以为我的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同大伙商量以后每月往安东都护府送一批军需药材。

“我也不知道能撑多久,但只要我在一日,店就开一日,工钱每月不减。”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老宋他说自己就是从安东战场退下来的,他愿意担任押送的任务。

吴婶子也点头同意:“我不要工钱,把我的工钱都给前线的孩子们,让他们多吃口饭。”

赵大姐说:“是老板娘给了我一口饭吃,还给我住的地方,我都听老板娘的。”

掌柜的说:“国难当头,老板娘虽是女子但有巾帼之心,我敬佩的很。”

我很高兴,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日子一天天过,我已经收购了六批药材,送往安东了。

林县众人知道我有此义举,纷纷劝我涨价,我不肯,就有人每次多给钱压在碗底。

渐渐的也有林县的富户加入我的队伍,也捐出了钱财,为守卫国土尽一份心意。

县令为我的义举感动,派了衙役护送我的队伍,让我省了一笔请镖师的钱,又可以多买一批药材。

马上要送第七批次了,老宋病了,只有我亲自去。

在安东都护府我见到了孙云良,若不是他盯着我的目光太灼热,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还真没认出来。

他居然在做伙头兵,他卸药材的时候看到了我。

我与他对视看着他一趟趟搬运,如今的他黑了很多,比从前壮了些,力气也大了很多,看样子不再是那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秀才了。

校尉与老宋是袍泽,他与我自来熟:“李老板,你认识那个伙头兵啊?”

恰好对上孙云良的眼神,我语气冷漠:“不认识。”

我移开了目光,他也垂下了头,不再看我。

临走前,我给了校尉一笔钱:“那个伙头兵您帮着照顾一二,别叫他死太早,他还有个儿子要养。”

校尉掂了掂钱袋子:“不是说不认识吗?”

我变了脸色,他立马笑着改口:“李老板放心,我绝不是个多事的人。”

孙云良确实是改变了,但一码归一码,这不能弥补他带给我的伤害,不代表我就要原谅他。

国事是国事,私事是私事,不可混为一谈。

15

第二年中秋,阖家团圆之时,朝廷也传来好消息。

北戎战败,送来公主和亲,两国结秦晋之好,停战六十年。

就在我们庆祝的时候,忽然自京都一道圣旨传来林县,陛下召见我入宫。

我进了宫城,一路腿肚子都打颤,长长的宫道,朱红的宫墙,我见到了传说中的皇帝陛下,前头明晃晃的,我哆哆嗦嗦的下跪磕头。

“抬起头来,朕想看看这被安东军大帅写折子赞扬的女老板长什么样啊!”

我缓缓抬起脑袋,不敢抬头直视。

“李芍药,你别怕,皇兄不吃人。”是昭华长公主的声音。

我开心的抬起头看她。

“哈哈哈,昭华比朕的话管用!”

“皇兄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我在林县亲自题字的一品豆花的老板娘。”

“一个豆花店的老板娘却有巾帼之义,是我大周的福气。”

“皇兄不给赏吗?”

“说的是,那就赏她良田百亩,黄金千两吧!”

不愧是天子陛下,全国首富啊,手指头漏一漏就够我富贵余生。

我磕头谢恩:“民女叩谢陛下赏赐。”

昭华公主亲自送我出宫,她说:“李芍药,你果然没叫本宫失望。”

女子独立,则天地皆宽,选错人不可怕,只要及时回头,亦可活出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