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侯吴良——历史上的名人与江阴(58)
发布时间:2025-09-30 11:56 浏览量:11
明朝江阴侯吴良
元朝末年,烽火四起,元朝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和沉重的剥削和民族压迫,引得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元起义。当时,苏北的张士诚在驻守石牌海匪朱定的帮助下,一举从江阴东北的沙上突破长江防线,摧枯拉朽,竟然攻下了苏州,自封吴王。而安徽的朱元璋借助红巾军的声威也成为重要的军事割据领袖,吴良就是这一时期投奔朱元璋的武将。
智勇双全的吴良吴祯将军
他和弟弟吴祯都是安徽人,因为作战勇猛而且智勇双全,深得朱元璋信任,成为朱元璋的帐前先锋,在攻打集庆(南京)的战斗中立下战功。朱元璋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审时度势,决定守住集庆的后方,预防苏州张士诚抄后路,而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江西陈友谅,所以,先派大军徐达率二十万攻打张士诚的常州,并一举攻入了重要军事要地江阴州,然后命令当时先锋吴良兄弟俩镇守江阴州,自己亲率大军西去攻打陈友谅。
朱元璋先锋吴良
吴良被任命为江阴州的指挥使,弟弟吴祯为副元帅协助哥哥镇守江阴。他们俩牢记朱元璋死守江阴,绝不扰事的原则,不仅在战术上多次挫败了张士诚攻打江阴的阴谋,而且把一个破败不堪的江阴建设成固若金汤的坚强堡垒,对内他休养生息,免除各种苛捐杂税,让江阴人民在平和的环境下得以恢复元气、安居乐业,得到了江阴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在他们兄弟的努力下,江阴安定地成为朱元璋东南屏障,成功地镇守住了集庆的东大门。朱元璋没有了后顾之忧,一举击败了陈友谅,完成了建国大业,在集庆正式称王。吴良吴祯兄弟因为守江阴有功,分别升为枢密院副官和指挥使。朱元璋完成了西面的战事,开始腾出手来消灭东面的张士诚。
吴良镇守江阴
张士诚恼羞成怒,率大军围攻江阴,吴良率兵从北门黄田港御敌水军,另派一路从南门出发包抄张士诚的后路,敌军两面受敌,仓皇撤退。接着,张士诚派大兵集结在南沙凤凰山一带,誓死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朱元璋亲临江阴督战,吴良吴祯作为先锋,率兵兵分两路围攻,并在巫子门打败张士诚的部队,那个恶贯满盈的海匪,张士诚的左丞相朱定也在这一次战役中被俘,这一场战役的胜利,张士诚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苏州。朱元璋大喜过望,亲自莅临江阴,并登上君山俯瞰江阴城,并慰劳军民,巡视地方。江阴人用最好的江阴土产招待朱元璋。
吴良十年守江阴
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钱财、权利都不看重。他镇守江阴十年,经常睡在城楼之上,枕着刀戈过夜,以战时状态训练部队。而在空闲时,吴良则经常宴请江阴的儒生,请他们讲授经史,兴建学校,又派兵屯田,减少赋税,使得百姓得以安宁。朱元璋称赞道:“吴良保障一方,使我没有东顾之忧,功劳很大,车马珠玉都不足以奖赏他的勋劳。”便命学士宋濂写诗褒扬。
吴良枕戈待旦守卫江阴城
此后,在消灭张士诚的战斗中,吴良再立战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官许爵,吴良因为护卫江阴有功,晋升为江阴侯,后来又封为江国公。他在江阴期间,做了许多好事,比如重新修建了毁坏的文庙,恢复了社学,率领军队在江阴荒芜的地方屯田,江阴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在元末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江阴获得了将近十年的好日子。
吴良虚心请教江阴儒生
所以江阴人非常怀念江阴侯吴良兄弟在江阴的贡献,为他们兄弟俩专门在城中心建立了二侯祠,纪念和祭奠两位江阴的功臣,感恩他们兄弟俩。
如今这个二侯祠在学政衙署的中山公园东侧恢复建立,那幢全木结构的木房子就耸立在池塘边,成为老年朋友听书座谈的娱乐场所。
明朝百姓建二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