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配茶指南,3类茶和月饼都是绝配,有你正在喝的吗?
发布时间:2025-10-03 16:42 浏览量: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八月十五前日,搬一把藤椅坐在阳台赏月,圆月已似白玉盘。
月亮攀上枝头的时候,就该迎接欢聚与团圆了。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中,最广为流传的,定然是嫦娥仙子的故事了。
她的丈夫后羿,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深受世人爱戴,并求得一包不死药。
嫦娥为保护不死药,情急之下将其吞下,飞升上了月宫。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摆上甜食鲜果。
再后来,就渐渐演变出了中秋吃月饼的传统。
每逢中秋,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几盒月饼。
小小的圆饼,托举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期望。
然而,月饼寓意虽好,但也含有较高的糖分、油脂,吃多了难免觉得甜腻厚重。
有时,也会给肠胃带来一定负担。
因此,若吃月饼时,能配上一杯清茶,那才叫相得益彰。
茶汤不仅能化解甜腻,更能清新口腔,让月饼的本味更深入人心。
《2》
说起配月饼的茶,首先想到的是白茶。
白茶,就像秋夜里那抹淡淡的月光,不张扬,却有自己的韵味。
白茶的制作工艺称得上质朴,不炒不揉不杀青,只让茶叶进行温和的日光萎凋和干燥。
简单的工艺,正好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茶叶最本真的滋味。
泡一杯新白茶,轻轻一嗅,一股清香,像是雨后的青草香,又带着些野花的淡雅。
茶汤入口,最先感受到的是清鲜,鲜中带甜。
不是糖水那种直白的甜,而是如清泉、如嫩芽般的清甜,甜得自然。
清甜过后,喉间会泛起丝丝凉意,整个口腔都清爽起来。
正是这份清爽,让白茶成了月饼的绝佳伴侣。
吃过莲蓉、豆沙这类甜度较高的月饼时,嘴巴里总是黏腻腻的。
此时抿一口白茶,甜腻感会被清鲜的茶汤瞬间带走。
它不会野蛮地掩盖月饼的香味,只是为你扫去甜腻,让味蕾重回平静。
这样的搭配,既解了腻,又不会影响我们品尝月饼,恰到好处。
《3》
白茶清雅,红茶则更包容。
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发酵,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都减少了,刺激性较弱,茶性温和。
红茶的香,涵盖花香、蜜香、果香等各种清丽温暖的香型。
汤色也是明亮的暖色调,好似天空中那轮明月的光辉。
茶汤入口顺滑,滋味醇厚,没有任何突兀刺激的味道。
温和包容的特点,让红茶成为了一款百搭的茶。
无论是传统的莲蓉、五仁,还是新式的奶黄、冰皮,都能搭配红茶。
招待亲朋时,众口难调,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
此时,索性泡一杯红茶。
就着各色月饼,人人都能享受茶香。
如此说来,红茶像是中秋的月光,平等地洒在这片土地,包容万物。
中秋节要喝红茶,推荐茶友们喝2025桐木老丛红茶。
炒坚果香、焦糖香、木质香依次展现,将人轻柔地拉进温暖的氛围。
老丛稠滑无比的汤水,包裹着木质香荡漾在舌尖,回味悠长。
阖家团圆的时候,泡上一杯香滑甜润的红茶,谁来都要赞一句好喝。
《4》
岩茶,是中秋茶桌上一个特别的存在。
它带着武夷山三坑两涧的独特气息,像一位从山中走来的侠客,举手投足间尽是英气。
来自三坑两涧的特殊风味物质,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岩骨花香。
既有刚劲的岩韵骨架,又有雅致的花香之韵。
经过焙火的岩茶,香气馥郁,层次多变,焦糖香、花香、果香都能从中捕捉。
霸道的岩茶,是赏月宴上的解腻良方。
特别是五仁月饼、火腿月饼这类馅料扎实、油脂丰富的月饼,就需要岩茶这样“有劲”的茶来化解。
当月饼的油腻感开始在口中堆积,喝一口岩茶,那浓烈强劲的滋味,就像一场及时雨,瞬间冲走所有黏腻。
茶汤下肚,一股暖流自上而下,口腔里不再油腻,只余下悠长的茶香与回甘。
岩茶虽然霸道,却不会完全掩盖月饼的风味。
火腿的咸鲜,坚果的香脆,咸蛋黄的鲜香,都能与岩茶发生碰撞,产生奇妙的味觉体验。
两种强烈的风味,非但没有互相压制,反而在口中达成了一种平衡。
这种搭配,特别适合吃多了月饼、味觉疲乏的时候。
当甜腻开始让人生厌,一杯岩茶就能唤醒新的感官体验,让中秋的盛宴在清爽中收尾。
《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千年以前,张九龄在月下写下的诗句,至今仍能代表我们的心声。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大抵是心理作用,又有节日氛围烘托,总觉得中秋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明镜高悬,照亮人间。
明镜之下,有茶相伴。
茶的清香,与月饼的香甜在口中交织,心中才更圆满、踏实。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