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铸丰碑——温必权同志的光辉一生

发布时间:2025-08-24 15:28  浏览量:1

在闽西长汀的青山绿水间,走出了这样一位革命者——温必权。他的一生跨越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从农民武装暴动的组织者成长为新中国基层政权的建设者。1993年,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老战士在长汀逝世,享年88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在闽西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温必权

1905年,温必权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琉璃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他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1927年,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他参与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开始用实际行动反抗封建压迫。

长汀四都琉璃村群众种植的黄瓜

1929年,温必权担任四都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升任长汀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任期间,他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巩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特别重视发动群众,经常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深受群众爱戴。

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红军长征后,温必权奉命留在闽西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游击队员转战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他们缺衣少食,经常以野菜充饥,但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温必权常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斗争到底。"

红军游击战接头户旧址

在游击战争中,温必权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他注重团结群众,建立秘密联络点,为游击队提供物资和情报支持。这些游击战术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红军游击战

1941年,温必权与长汀县工委负责人取得联系,担任四都地区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为了掩护革命活动,他以做纸为业,暗中开展党的工作。在敌人眼皮底下,他建立了秘密联络网,传递重要情报,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

地下工作

从事地下工作期间,温必权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他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多次化险为夷。他常说:"地下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既要勇敢,更要谨慎。"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生动体现。

地下工作

1949年后,温必权先后担任长汀县四都工作团主任、四都区区长等职务。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带领群众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汀县四都镇汤屋村革命旧址

在担任区长的八年时间里,温必权走遍了四都区的每一个村庄,深入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他常说:"当干部就要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这种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长汀县四都镇田野

离休后,温必权依然保持着革命者的本色。他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为传承革命精神贡献力量。1993年,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老战士在长汀逝世,享年88岁。

温必权

温必权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从农民武装暴动的组织者成长为新中国基层政权的建设者;从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到地下工作的隐蔽战士,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那种"对党忠诚、坚守信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今天,在闽西革命老区,温必权的故事仍在传颂。他参与创建的苏维埃政权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他领导的游击战争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他从事的地下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都在见证着温必权同志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不朽。

长汀四都红军桥

温必权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温必权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长汀四都革命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