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这一年:勇立潮头的福州

发布时间:2025-10-10 17:39  浏览量:1

丹桂飘香,橙黄橘绿

榕城大地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一年前的金秋

习近平总书记

在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鼓舞人心 催人奋进

激励福州全市上下

奋勇争先 多作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福建。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重大历史使命,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谆谆嘱托,萦绕于耳

灼灼壮志,激荡于心

前行之路,明朗如镜

这一年

福州始终带着

特殊感情、特殊责任

特殊使命、特殊担当

持续传承弘扬、深入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

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

重要理念、重大实践

闽江两岸。林双伟 摄

持续深化拓展“三争”

开展“奋勇争先”行动

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

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

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去年是“海上福州”战略实施30周年,今年是福州市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一年来,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化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42万亿元、增长6.1%,经济总量全省第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在万亿城市中上升1位、排名第17。今年1—6月,地区生产总值达6556亿元、增长5.8%;1—8月一产增加值、工业固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全省第1。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

闯出新路

新质生产力

以创促“新”

福州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向创新要动力、以创新强动力,整合设立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16条政策措施,高标准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福兴创新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校地合作共建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福州分中心,大力发展科创金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为福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根基、筑强了平台、汇聚了动能。

福兴经济开发区

设立省内首个光电信息材料中试平台

科研人员聚焦关键技术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这是福州创新的代表

全市培育出2个光电领域

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福兴经济开发区。石美祥 摄

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协会

集聚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超400家

……

市属国企基金矩阵规模

近1000亿元

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近800家

……

从“制造”到“智造”

福州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福建省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航线在福州高新区开通。林双伟 摄

福州入选

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26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落地实施

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如火如荼

飞毛腿储能生产线。欧阳进权 摄

东南汽车二期

福建奔驰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项目

加快推进

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东南汽车城。林双伟 摄

创新

正成为福州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着力在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

奋勇争先

福州,作为沿海省会城市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岁月为基,铸就深厚底蕴

时代在望,发展动能澎湃

改革,向着更深层次推进。滚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2批21个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推动形成一批“方案+举措+政策”,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做法获评中国改革年度市域改革案例。优化调整福州新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新区与长乐区“区政融合”步伐加快。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强市战略,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营商环境创新10条等政策措施,11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6家企业入围全省民营企业100强、蝉联全省第1;全省营收超千亿6家民营企业中,福州占了4家……这一年,福州大力弘扬改革“四种精神”,扎实推进35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正以改革的力量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池远 摄

开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福州发挥“海丝”“海峡”“海洋”等优势,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通往世界之路越走越宽。这一年,中印尼“两国双园”合作项目加速推进,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落地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东方航空福州基地揭牌成立;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盛会接连举办……从举办“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到荣获“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从榕商回归投资16个项目合计资金超百亿元到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签约高层次人才超300名,福州正成为全球资本、人才、技术汇聚的热土。

位于连江县定海湾的“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林双伟 摄

向海进军,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20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极具前瞻性地提出向海发展的战略构想。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向海进军,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一年,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深化,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落地全省首宗海域使用权出让“交海即发证”项目;涉海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设立总规模7.5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约3400亿元、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2位,渔业产值居全国第1位;2025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规模首次跃居全球渔业展第2位。

两岸青年合影,留下珍贵友谊。原浩 摄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

我们坚持两岸融合、福州先行

福马“同城生活圈”

落地政策两批共20条

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

落地政策两批共17条

……

海峡青年荟吸引超2400名台青参与

“小三通”客运量持续增长

……

深化榕台海洋融合发展

福马产业合作园区

签约海工装备等7项马祖企业项目

总投资12.1亿元

……

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行。原浩 摄

未来

福州将持续

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

打造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

助力福建

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

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多成果

聚焦促进共同富裕

着力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

作出示范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有福之州”正以

实实在在的成效

书写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

生动答卷

民生福祉,点滴浸润百姓生活。2025年实施20项6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八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持续擦亮“好年华聚福州”、“福你就业”、“有福之州幸福老人”、“春天计划”扶残助残等品牌,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从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制定出台“福你就业”促进稳工稳产10条政策措施到获评2025就业友好城市,从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到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这些可感可及的成果,共同绘就了一幅幸福民生的生动图景,正在把“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变成群众日子里看得见的幸福。

滨海快线列车。陈暖 摄

城乡融合,宜居宜业谱新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城市更新、品质提升,推动“高水高排”工程全线贯通与象山隧道通车,滨海快线投入运营,“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发展脉络愈发清晰。乡村振兴同样硕果累累:“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2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500强,3个乡镇、39个村获评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降至1.99,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福州大学城。林双伟 摄

山海携手,共绘发展新图景。这一年,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建设稳步推进,福州、莆田、南平、宁德、平潭等“四市一区”1—8月重点协作项目完成投资超1100亿元,超序时进度6.5个百分点;加大新疆奇台县、西藏八宿县对口支援力度,2025年安排1.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截至9月已完成年计划投资额的90%。区域协调发展的画卷正挥毫泼墨、渐次成景。

闽宁协作产业园。隆德县供图

从福祉深情浸润、答卷书写幸福

到城市更新提速、城乡融合硕果盈

再到都市圈协同并进、东西部携手共兴

福州心系万家灯火

正以更大担当与魄力

描绘一幅协调发展、民生幸福的

壮丽画卷

聚焦弘扬闽都文化

着力在

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福州新形象上

久久为功

福州,一座有着

2200多年历史的闽都古城

正以文化为笔

绘就现代都市的崭新画卷

文明新风暖榕城。福州已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早已融入城市肌理——它是市民内化于心的修养,更是外化于行的自觉。有福之州,温暖榕城。1300余个“爱心茶摊”如星子缀满街巷,这份温暖源自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福州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模式,织就一张覆盖全城的文明服务网络,让传统善举焕发现代生机。特别是今年以来,福州持续深耕精神文明建设,以“温暖榕城”十大文明行动为抓手——从“爱心相伴”到“书香充盈”,从“护航成长”到更多民生关切,将崇德向善的种子播撒进城市每一个角落。如今,文明建设成果正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让“有福之州”不仅有颜值,更有温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深厚的竞争力。福州创新机制,严格实行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和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的保护模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1197处,福州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稳居全省首位。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扎实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作,打造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三坊七巷、福州海丝史迹、船政文化史迹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闽都文化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

三坊七巷游人如织。林双伟 摄

这个夏天,三条文旅主线——“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串联起福州最美的风景。《老单走福州》系列节目带着观众深入街巷,探寻城市记忆;非遗“三条簪”等文旅IP频频出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符号。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24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国际性活动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见福州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州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花费增速双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文旅产业正加速成长为支柱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势头正劲。

9月26日晚,随着会旗交接,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州落下帷幕。陈暖 摄

扭住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福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转化为争优争先争效的强大动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奋勇争先、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