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铁道部长,还是院士,清正廉洁,给职工增加福利,深受爱戴

发布时间:2025-05-22 02:45  浏览量:2

说到中国铁路的发展,傅志寰这个名字绝对绕不开。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干实事的人。从技术员到铁道部长,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职业生涯跟中国铁路的现代化进程绑在一起。不仅技术上牛,还特别清廉,最重要的是,他真心为铁路职工着想,增加他们的福利,难怪大家都爱戴他。

从铁路边走出来的技术专家

傅志寰1938年4月11日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家里条件一般,父亲是火车司机,母亲操持家务。他从小就跟铁路有缘,家就住在铁路边上。那时候哈尔滨是铁路重镇,火车来来往往,傅志寰对这些铁家伙产生了兴趣。1955年,他考上大学的机会来了,国家选他公派去苏联学习。他先在北京学了一年后,1956年到了莫斯科铁道学院,专攻铁路电气化。那会儿中国铁路还靠蒸汽机车,电气化是未来的方向,傅志寰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在苏联学了五年,1961年他回国,直接被分到湖南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当技术员。那时候株洲是铁路技术的前沿阵地,他一头扎进车间,参与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研发。这款机车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生产的电力机车,虽然最早是1958年试制的,但问题不少。傅志寰和团队接手后,1966年搞定了硅整流器的技术难题,1968年正式定型,总共生产了826台,用在宝成、陇海这些大线路上。后来他还参与了韶山2型、3型、4型的研发,韶山2型还拿了1978年的国家科学大会奖。这段时间,他从基层干起,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1975年,他升任株洲所的代副所长,1978年正式当副所长。1981年,国家又派他去西德进修,在克劳斯-玛菲和AEG公司学电力机车设计。他看到德国的城际列车跑200公里/小时,心里就琢磨,中国铁路也得提速。1984年,他调到铁道部科技局当总工程师,后来升局长。1989年,他调研广深铁路,提出把它改成准高速铁路,这成了中国铁路提速的起点。1990年,他当上铁道部副部长,1998年3月17日,正式接任铁道部长。

当部长:技术升级,铁路提速

傅志寰当铁道部长那五年(1998-2003),是中国铁路的关键时期。那时候,公路和民航发展很快,铁路压力不小。他上任后,带着技术专家的眼光,干了几件大事,最出名的就是铁路大提速。从1998年到2001年,他主导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提速,硬是把铁路的速度和服务拽上一个新台阶。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开始,快速列车跑到了160公里/小时,全国铁路平均旅行速度从原来的低水平提到55.2公里/小时。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平均速度到60.3公里/小时,还推出了夕发朝至的列车,方便了不少旅客。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提速,平均速度又涨到61.3公里/小时,特快列车能跑82.3公里/小时。这几次提速不光是速度快了,服务也跟上了,铁路的竞争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除了提速,他还盯上了高速铁路。1999年,他推动了秦沈客运专线的建设。这条线是国内第一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客运专线,2001年试验列车跑出了321.5公里/小时的速度。这在当时可是个大突破,证明了中国铁路技术能跟世界先进水平掰掰腕子。秦沈线的技术经验,后来都用到了京沪高铁这些大项目上。傅志寰当部长时,高铁还没全面铺开,但他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

他还推动了新型机车的研发和推广,比如韶山8型,用在提速线路上。这些技术升级让铁路从烧煤的蒸汽时代,彻底迈进了电气化和高速化的新阶段。他在技术上的眼光和执行力,真不是盖的。

为职工谋福利:心里装着大家

傅志寰不光是技术牛,他对铁路职工的关心也特别实在。铁路职工那时候条件苦,长途跑车累不说,工资低,住房也差。傅志寰自己出身铁路家庭,太知道这些人的难处。他当部长后,没光顾着技术升级,还想着怎么让职工日子好过点。

1999年,他去武汉铁路局调研,看到职工宿舍破旧,心里不是滋味。回来后,他推动调整工资,2000年铁路职工平均工资涨了10%左右,有些地方还发了生活补贴。他还搞了住房改善项目,让不少职工搬进了新房子。当时铁路系统刚扭亏为盈,他就想着把钱花在职工身上,而不是铺张浪费。这点让很多人感动,职工们私下都说,傅部长心里有咱们。

他还弄了个资产经营责任制,把铁路系统的“大锅饭”打破,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这不光让铁路效率高了,职工的收入和福利也跟着水涨船高。他在任上,铁路职工的生活水平实实在在提高了,大家伙儿打心眼里感激他。

清正廉洁:干干净净做人

傅志寰还有个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清廉。那时候铁路系统管着大笔资金,项目多,诱惑也不少。但他从不搞歪门邪道,作风硬朗。他办公室简单得很,穿的衣服也朴素,经常是件灰夹克。他常跟下属说,铁路的钱得用在正地方,职工福利比面子工程重要。

有一次,有人提议用公款请外宾吃饭,他直接拍桌子否了,说这些钱得留着干正事。他还加强了资金监管,项目得按时按预算完成,不许乱花一分钱。这种作风在当时真挺少见,也给他赢得了不少尊重。职工们都觉得,傅部长是个干净人,跟着他干踏实。

2001年12月,傅志寰因为在铁路技术和管理上的贡献,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不光是对他技术的认可,也是对他职业生涯的肯定。他还当了俄罗斯运输科学院院士,说明他在国际上也有影响力。2003年3月17日,他卸任铁道部长,转到全国人大当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继续为国家经济出谋划策。

退休后,他没闲着,依然关心铁路和交通发展。他研究铁路技术、节能和综合交通,经常参加学术会议。2019年,他还在研讨会上讲《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分析高铁网络的战略意义。现在他86岁了,身体硬朗,偶尔看看老照片,回想当年在株洲调试机车的日子。他说,自己这辈子给了铁路,值了。

傅志寰这辈子,跟中国铁路的成长分不开。他从技术员干到部长,用专业知识把铁路带进了新时代。他关心职工,清正廉洁,硬是凭着实干赢得了大家的爱戴。他在的时候,中国高铁刚起步,现在我们坐着350公里/小时的动车,多少得感谢他当年的努力。

他不是那种光说不练的人,而是真干实事,干得还漂亮。铁路职工敬他,技术圈服他,连普通老百姓提起他,也觉得这是个靠谱的领导。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干啥,清廉和实干是最硬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