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寻夫,路上被人拐骗诱惑,大鹅:留我三日性命即可
发布时间:2025-10-16 10:01 浏览量:8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水乡吴县有个杏花村,村中住着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赵文远是个秀才,温文尔雅;妻子林秀娥贤惠淑德,容貌清秀。二人成婚三载,举案齐眉,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温馨和睦。
这年秋闱,赵文远辞别妻子,赴省城参加乡试。临行前,他握着秀娥的手道:“娘子且在家中耐心等候,为夫此去必当竭尽全力,若能中举,定不负你多年辛劳。”
秀娥含泪为丈夫整理行装,将家中仅有的几钱碎银悉数塞进他的包袱:“夫君安心应试,家中一切有我。此去路途遥远,务必保重身体。”
赵文远走后,秀娥日日倚门而望,盼着丈夫的佳音。谁知一月过去,两月过去,转眼秋去冬来,仍不见文远归来,连一封家书也无。
秀娥心中焦虑,夜夜难眠。这日清晨,她终于按捺不住,收拾了简单行装,锁好家门,决定亲自去省城寻夫。
临行前,她将家中喂养的一只大白鹅抱在怀中,轻抚其羽:“白翎啊白翎,我要去寻夫君了,你且去邻家暂住几日,待我回来接你。”
这白鹅极通人性,是秀娥从小养大的,平日里与她形影不离。此刻听她这么说,白鹅竟不住地用长颈蹭她的手臂,发出哀哀鸣叫,似是不愿与她分离。
秀娥心中不忍,但想到前路未知,带着白鹅实在不便,还是狠心将它送到了邻居张婶家中。
秀娥一路风餐露宿,走了三日,来到一个叫清水镇的地方。天色已晚,她寻了一家名为“悦来”的客栈投宿。
客栈老板娘姓王,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面容和善,见秀娥独身一人,便热情地迎上来:“小娘子打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秀娥如实相告:“小妇人从吴县来,要去省城寻我夫君。”
王老板娘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笑道:“这可巧了,我有个亲戚明日正要驾车去省城,小娘子若不嫌弃,可与他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秀娥闻言大喜,连声道谢。王老板娘更是热情,亲自为她安排了房间,还送来热腾腾的饭菜。
次日清晨,秀娥刚起身,王老板娘便领着一个黑脸大汉进来:“这是我表弟刘三,他正好要去省城送货,小娘子可与他同行。”
刘三上下打量着秀娥,咧嘴笑道:“小娘子放心,这条路我熟得很,保准平安送你到省城。”
秀娥见这刘三眼神闪烁,心中有些不安,但想到能早日到达省城,还是点头答应了。
二人上了刘三的马车,一路向北而行。走了半日,秀娥发觉路线不对,疑惑道:“刘大哥,去省城不是该往东走吗?怎么一直向北?”
刘三嘿嘿一笑:“小娘子有所不知,东路近日发大水,过不去,咱们绕道北边走,虽远些,却安全。”
秀娥将信将疑,暗暗留心观察。又行了一个时辰,马车驶入一条偏僻小路,两旁林木渐密,人烟稀少。她心中警铃大作,正要询问,马车却突然停下。
刘三跳下车,脸色陡然变得狰狞:“小娘子,实话告诉你,省城你是去不成了。乖乖跟我去个好地方,保你日后吃香喝辣!”
秀娥大惊失色:“你、你这是何意?”
“什么意思?”刘三冷笑道,“王老板娘早将你卖给了怡红院的李妈妈,我这就送你去享福!”
秀娥如遭雷击,这才明白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她慌忙跳下车想要逃跑,却被刘三一把抓住。二人正在纠缠,忽听一阵急促的鹅叫声传来,一只大白鹅不知从何处冲出,对着刘三又啄又扑。
“哪来的畜生!”刘三吃痛,松开了秀娥。秀娥定睛一看,这白鹅竟是自家养的白翎!
趁刘三与白鹅纠缠之际,秀娥拔腿就跑。刘三气得暴跳如雷,抽出腰间短刀就要杀鹅。白翎敏捷地闪开,振翅飞入林中不见了。
秀娥慌不择路,在林中狂奔,直到力竭才敢停下。她靠在一棵大树下喘息,想起方才惊险,不禁泪如雨下。
“夫君,你在哪里?秀娥怕是见不到你了...”她低声啜泣,又累又饿,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朦胧中,她感觉有东西在轻轻蹭她的手,睁眼一看,竟是白翎不知何时寻了过来,正关切地望着她。
“白翎,是你救了我...”秀娥抱住白翎,泪水涟涟。
此时天色已晚,山林中寒风刺骨。秀娥又冷又饿,正不知如何是好,白翎却忽然扯了扯她的衣角,向前走去,又回头看她,似是要她跟上。
秀娥犹豫片刻,跟着白翎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破旧的山神庙出现在眼前。
庙内蛛网密布,神像蒙尘,但总算能遮风挡雨。秀娥找了一处干净的角落坐下,白翎则安静地卧在她身旁,为她取暖。
深夜,秀娥睡得正熟,忽被一阵异响惊醒。她睁眼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庙门口竟站着两个彪形大汉,正是刘三和他的同伙!
“好你个贱人,让老子好找!”刘三狞笑着逼近,“这次看你往哪跑!”
秀娥惊慌失措,连连后退。危急关头,白翎突然振翅飞起,直扑刘三面门。刘三举刀便砍,白翎灵巧躲过,却仍被刀锋划伤翅膀,落下几片带血的羽毛。
“白翎!”秀娥惊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庙外忽然传来一声厉喝:“何方歹徒,胆敢在此行凶!”
话音未落,一个青衣道人已闪身入庙,手中拂尘一挥,刘三二人竟如遭重击,踉跄后退。
道人剑眉星目,气度不凡,他冷冷地看着刘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掳民女,还不快滚!”
刘三见这道人身手不凡,心知不是对手,恶狠狠地瞪了秀娥一眼,带着同伙狼狈逃窜。
秀娥惊魂未定,连忙向道人行礼:“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道人扶起她,目光落在受伤的白翎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白鹅是姑娘所养?”
秀娥将白翎抱在怀中,心疼地查看它的伤口:“正是,它叫白翎,从小与我相依为命。这次多亏它屡次相救...”
道人仔细观察白翎,忽然道:“姑娘,贫道观这白鹅非同寻常,它与你有一段极深的缘分。”
秀娥不解:“道长何出此言?”
道人沉吟片刻:“天机不可尽泄。姑娘可是要去省城寻夫?”
秀娥惊讶道:“道长如何得知?”
道人微微一笑:“贫道不仅知道你要寻夫,还知道你夫君如今身在何处。”
秀娥大喜过望:“求道长指点!”
“你夫君赵文远如今在省城南门的青云书院暂住。”道人说道,“不过,你此去省城路途尚远,危机四伏。让贫道送你一程吧。”
秀娥感激不尽,连连称谢。道人为白翎简单包扎了伤口,便带着秀娥启程。
有了道人护送,一路平安。三日后,他们抵达省城。按照道人指点,秀娥果然在青云书院找到了赵文远。
夫妻重逢,抱头痛哭。原来赵文远乡试落第,自觉无颜面对妻子,便想在省城找个营生,攒些银两再回家,不料染上风寒,一病不起,这才耽搁了归期。
秀娥见丈夫消瘦许多,心疼不已,忙将一路经历细细道来。赵文远听得心惊胆战,对妻子又愧又怜。
“那位道人和白翎何在?我定要好好拜谢!”赵文远问道。
秀娥这才想起,道人在书院门口便告辞离去,而白翎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赵文远病愈后,在书院谋了个抄写的差事,秀娥则做些绣活补贴家用。夫妻二人在省城租了间小屋,日子渐渐安定下来。
然而好景不长,一月后的深夜,秀娥突然发起高烧,昏迷不醒。赵文远请遍城中名医,都束手无策。
“尊夫人此病古怪,脉象紊乱,气血两亏,非药石所能医啊。”老大夫摇头叹息。
赵文远心如刀绞,守在妻子床前寸步不离。第三日深夜,秀娥气息微弱,已近弥留。赵文远痛哭失声,几近绝望。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熟悉的鹅叫声。赵文远开窗一看,竟是白翎站在院中,它身后还跟着那位青衣道人。
“道长!白翎!”赵文远又惊又喜,“秀娥她...”
道人快步进屋,查看秀娥状况后,面色凝重:“尊夫人这是中了‘离魂咒’,若非她意志坚定,早已魂飞魄散。”
“离魂咒?”赵文远大惊,“何人如此狠毒?”
道人叹道:“便是那日庙中歹徒背后的主使。他们记恨秀娥逃脱,暗中下此毒手。”
赵文远跪地恳求:“求道长救救秀娥!”
道人扶起他,目光转向白翎:“要救秀娥,唯有靠它了。”
白翎走到床前,深情地望着秀娥,忽然开口说话:“主人,留我三日性命即可。”
赵文远惊得目瞪口呆:“白翎,你...你会说话?”
道人解释道:“白翎本是修炼百年的鹅仙,前世受秀娥救命之恩,今生特来报恩。如今要救秀娥,需它舍去百年修为,以魂换魂,为秀娥续命。”
白翎点头:“我意已决,只求三日时间,陪伴主人最后一程。”
白翎舍去修为,秀娥果然转醒。但她身体虚弱,尚不能下床。白翎便日夜守在她床边,细心照料。
这三日里,白翎对秀娥极尽温柔,时而为她梳理青丝,时而为她轻唱鹅歌。秀娥虽不知白翎为她所做的一切,却也能感觉到白翎异乎寻常的眷恋。
“白翎,你为何总是这般看着我?”秀娥轻抚白翎的羽毛,笑问。
白翎只是轻轻蹭着她的手,眼中满是不舍。
赵文远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知三日期限将至,白翎即将魂飞魄散,却无法将真相告知秀娥。
第三日黄昏,白翎的精神明显萎靡下来。它最后一次为秀娥理了理被角,深深望了她一眼,振翅飞出屋外。
秀娥忽觉心口一痛,似有所感:“白翎要去何处?”
赵文强忍悲痛,柔声道:“它出去走走,很快就回。”
然而白翎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当夜,秀娥做了个梦,梦见白翎化作一个白衣少女,向她盈盈下拜:“主人恩情,白翎今生已报。愿主人与相公白头偕老,永享安康。”
秀娥从梦中惊醒,泪流满面,心中已知白翎为她付出了何等代价。
白翎走后第七日,青衣道人再次来访。他带来一个木盒,盒中盛着一枚晶莹剔透的鹅卵石。
“这是白翎留下的内丹,它虽魂飞魄散,但一点灵性不灭,寄于此石之中。”道人将鹅卵石交给秀娥,“好生保管,或有再见之日。”
秀娥捧着鹅卵石,泣不成声。
道人又道:“那伙害你的歹徒,已被官府擒获。为首的正是悦来客栈的王老板娘,她专骗独身旅客,已作案多起。”
赵文远怒道:“这等恶人,定要严惩!”
道人点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你夫妻二人历经磨难,日后必享后福。”
果然,次年春闱,赵文远高中举人,被任命为当地知县。他为官清正,惩恶扬善,尤其严厉打击拐卖人口之徒,深受百姓爱戴。
秀娥随夫赴任,将白翎所化的鹅卵石随身携带,珍若性命。夫妻二人一生行善,广积阴德,盼着有朝一日能再见到白翎。
十年后的一个清晨,秀娥在院中赏花,忽见一只白鹅雏鸟蹒跚走来,亲昵地蹭着她的裙角。
秀娥心生怜爱,正要俯身抚摸,怀中鹅卵石突然发出温润白光。雏鸟沐浴在光中,身形渐长,转眼化作一只神骏的大白鹅,与当年的白翎一模一样。
“白翎,是你吗?”秀娥颤声问道。
白鹅引颈长鸣,声音清越,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此时,已辞官归隐的赵文远闻声赶来,见到这一幕,也不禁热泪盈眶。
原来,秀娥十年如一日地以诚心滋养内丹,加上夫妻二人广积善缘,终使白翎重聚魂魄,再化鹅身。
自此,白翎常伴秀娥左右,再不分离。这段鹅仙报恩的奇缘,也在当地传为美谈。后人诗云:
“鹅仙报恩舍百年,情深义重动九天。
诚心不改金石开,善缘终得再续缘。”
而那只通灵的白鹅,据说后来一直陪伴秀娥直到她八十寿终。在秀娥离世的那天夜里,有人看见一道白光从赵家冲天而起,白光中似有一白衣少女驾鹤西去,留下阵阵鹅鸣,回荡在夜空中,久久不散。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