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将筑城 英雄的坚守与抗争

发布时间:2025-10-22 05:14  浏览量:10

很多演义评书中大都会出现一员福将,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一金二皋三姚期,四良五海六铁牛”,即:《隋唐演义》程咬金、《说岳全传》牛皋、《东汉演义》姚期、《杨家将》孟良、《大明英烈》胡大海和《说唐后传》程铁牛。这里要说说牛皋。演义中的牛皋是岳飞的结义兄弟,鲍方老祖的徒弟。他擅使一对铁锏,武艺一般般,运气却“爆满”。民间流传最广应该是“气死兀术,笑死牛皋”这个桥段。

话说宋军破了乌灵圣母所摆的乌龙阵,金朝主帅兀术(完颜宗弼)败逃,却意外被牛皋飞扑落马,两人扭打了起来。正常状态的话,金兀术绝对能暴打牛皋。但在刚才的乱战中,金兀术左臂已经受伤,在意外扑倒扭打的情况下难敌牛皋。二人打了不一会,金兀术就落了下风。后来,牛皋索性像骑马一样,骑在了金兀术的身上,还大声嘲笑金兀术。金兀术羞愤交加,两脚一蹬,吐血而死。牛皋见到宿敌败亡,竟兴奋过度,笑死了。

正史中的牛皋同样战绩卓著、青史垂名。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是南宋抗金名将之一。擅长骑射,身经百战,勇冠三军。绍兴三年(1133年),牛皋加入岳家军,得岳飞器重。因抗击金军有功,屡次升迁,先后官至蔡州、唐州、信阳军镇抚使,授亲卫大夫爵;至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宋景定年间被追封为辅文侯。

这位福将与潢川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筑城”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顺治十七年《光州志》卷二《建置考·城池》记载:“宋高宗绍兴十年,命岳飞相度修城。”卷七《武宦》中亦记载:“岳飞,汤阴人,招讨使,节制光州。”元代脱脱等编修的《宋史·卷三百六十八·牛皋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潢川南城,俗称弋阳古城、光州古城,是古弋阳、光州之治所,本文中光州城所在地。光州,宋时领定城、固始、光山、仙居等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是北方通往江南地区的重要门户,扼守鄂豫皖苏四省的军事、交通要道。它地势并非绝险,战略地位却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所争。

宋高宗绍兴元年,宋、金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沿大散关淮河一带对峙,光州成为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前沿阵地,控制光州,就等于扼守了一条金兵南下的通道。当时,宋、金在光州城展开拉锯战,州城数易其手,城池屡遭焚毁。昔日的军事要塞和堡垒,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瓦砾堆。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奉命节制光州。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为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深知此地的重要性,遂命大将牛皋帅兵驻防光州、修复光州城。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自幼习武,擅长骑射和兵法,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被称为“岳家军”,深受百姓爱戴。1142年1月,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年仅39岁。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牛皋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率领着军队马不停蹄地奔赴光州。彼时正值秋深,潢水清浅,两岸芦花飞白,远山如黛。如此大好河山,却因连年战火城墙坍塌,城楼倾颓,破败不堪。牛皋一边要时刻警惕金兵的侵扰,在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一边利用战争的短暂空隙,争分夺秒地开展修城工作。

筑城之事,并非易事。石材须自山中开采,木材要从远处运来。牛皋亲自督工,与士卒同劳。白日里,夯土之声不绝于耳;夜幕下,灯火通明,工程不息。他仔细检查每一处城墙的修筑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亲自督促挖掘拓宽护城河,确保其深度和宽度足以阻挡金兵的进攻;带领士兵们恢复建造瞭望塔楼和城楼,以便及时观察敌情。当地百姓闻岳家军筑城御敌,纷纷携食犒军,更有壮年自愿投工。

在修城的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有一次,突然遭遇连日暴雨,刚刚修好的部分城墙被雨水冲垮,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众人都有些灰心丧气,但牛皋却鼓舞着大家的士气:“这点挫折算什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修好城墙,将金兵拒之门外!”在他的激励下,军民们重振旗鼓,迅速投入到修复城墙的工作中。

一日,牛皋巡视工地,见一老丈携孙前来送水。老丈言:“将军筑此城,可是为保我等平安?”牛皋颔首:“岳元帅有令,城成之日,便是金兵难犯之时。”老丈泪下:“自金兵南来,百姓流离,今得岳家军在此,吾等心安矣。”

工程虽紧,牛皋却不曾懈怠防务。他遣斥候四出,侦察敌情;设烽火台,互通消息。某夜,探马来报,有小股金兵窥视。牛皋即命部属埋伏,自率精兵迎击。金兵见有备,不敢深入,仓皇退去。

历时三月,光州城终于焕然一新。城墙高厚,垛口严整,瞭望塔楼和城楼气势恢宏,护城河更加深阔,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看着眼前这座重新屹立起来的光州城,牛皋和军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岳飞得报,亲至潢川视察。见城防坚固,布置得宜,军民精神抖擞,大喜曰:“牛将军真乃智勇双全之将也!”遂增兵驻守,以固边防。

潢川之城,虽为军事而筑,却成百姓之屏障。它成功地保护了大量的军民,囤积了充足的粮草兵马,成为了抗金的坚实后盾。自此,金兵南犯,多绕道而行。城中军民同心,耕战结合,竟成一派兴旺气象。

今人过潢川,城虽不复旧观,犹可想见当年牛皋和岳家军筑城之景。夯土声中,不仅有军事谋略,更有一代名将保家卫国之志。其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