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耳中魅影
发布时间:2025-10-29 08:00 浏览量:9
清咸丰年间,浙江衢州府有个秀才,名叫方儒,字子谦。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本是乡邻眼中的神童,谁知成年后却性情大变,痴迷于黄老之术,整日闭门不出,钻研炼丹、服气之法,把功名学业抛到了九霄云外。
方儒的妻子赵氏,是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屡次劝他以学业为重,莫要沉迷虚无缥缈的道家法术,方儒却充耳不闻,反倒责怪妻子不懂修仙之道。久而久之,赵氏也只能作罢,每日操持家务,任由他折腾。
这年春日,方儒偶然得到一本残破的古籍,名为《服气秘要》,书中记载了一种奇特的修炼方法,说是只要凝神静气,专注于耳窍,日久便能练就“耳通”之术,不仅能听闻千里之外的声音,还能引来山中精怪为己所用。方儒如获至宝,当即按照书中记载的方法修炼起来。
他每日清晨便盘膝坐于窗前,紧闭双眼,摒除杂念,将全部心神都集中在双耳之上。起初并无异样,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像是有无数蚊虫在飞舞。可方儒毫不气馁,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能有所成。
如此过了三月有余,一日深夜,方儒正在修炼,忽然觉得左耳中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耳边低语。他心中一动,知道修炼初见成效,连忙凝神细听。那声音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像是女子的呢喃,却听不清具体内容。
方儒又惊又喜,修炼更加刻苦。又过了月余,耳中的声音越来越清晰,竟是一位女子的声音,温柔婉转,娇媚动人。“公子,奴家在此等候多时了。”女子的声音直接在他耳中响起,清晰得仿佛就在身边。
方儒又惊又疑,连忙问道:“你是谁?为何会在我的耳中?”
女子轻笑一声,声音带着几分俏皮:“奴家名唤瑶姬,乃是修炼千年的耳中精,感公子修炼之心虔诚,特来相伴。”
方儒闻言,欣喜若狂,只当是自己修炼有成,引来的仙姬,连忙道:“原来是瑶姬仙子,失敬失敬!不知仙子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瑶姬笑道:“公子无需多礼。奴家虽非仙姬,却也有些微薄法力,能为公子排忧解难。公子若有什么心愿,尽管告知奴家,奴家定当尽力相助。”
自那以后,瑶姬便常驻在方儒的左耳中,日夜与他相伴。方儒读书时,瑶姬便为他讲解书中的疑难之处,其见解独到,远超方儒平日所学;方儒炼丹时,瑶姬便指点他如何配比药材,火候如何掌控,练出的丹药也愈发精纯;闲暇时,瑶姬便为他弹奏虚幻的乐曲,或是讲些仙界的奇闻异事,听得方儒心神荡漾,愈发痴迷。
方儒对瑶姬愈发依赖,整日足不出户,与耳中的瑶姬形影不离。他常常对着空气说话,时而欢笑,时而沉思,模样怪异至极。赵氏见他如此,心中焦急万分,劝他道:“夫君,你近日行为古怪,莫不是中了邪?那耳中的声音,恐怕并非善类,你还是早日停止修炼,回归正途吧。”
方儒却勃然大怒,斥责赵氏道:“妇人之见!瑶姬仙子乃是天赐的仙缘,助我修炼成仙,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玷污仙子的清誉!”
赵氏见他执迷不悟,只能暗自垂泪。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儒的身体渐渐出现了异样。他原本还算康健的身子,渐渐变得消瘦苍白,眼窝深陷,精神也愈发萎靡,整日昏昏沉沉,却依旧强撑着修炼。更奇怪的是,他的左耳越来越大,颜色也变得暗红,隐隐有搏动之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生长。
图片为AI生成
一日,方儒正在家中修炼,忽然觉得左耳一阵剧痛,像是有无数钢针在穿刺。他惨叫一声,捂住耳朵滚倒在地,额头上冷汗直流。瑶姬的声音在他耳中变得尖利刺耳:“公子,奴家修炼需借公子精气相助,如今精气不足,还望公子速速寻些童男童女的精血,助奴家突破瓶颈,到时定能带公子一同成仙!”
方儒闻言,浑身一震,心中升起一丝恐惧。他这才意识到,瑶姬并非什么仙姬,而是吸食人精气的妖物!可他早已被瑶姬迷惑,加上对成仙的执念太深,竟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下来:“仙子放心,我这就去寻!”
赵氏见他神色狰狞,口中念念有词,心中愈发害怕,连忙跑去告知方儒的叔父方明远。方明远是衢州府有名的乡绅,为人正直,颇有见识。他听闻此事,心中大惊,当即随赵氏来到方儒家中。
此时方儒正翻箱倒柜,想要筹措银两,去黑市购买童男童女的精血。方明远见状,大喝一声:“子谦!你疯了不成!”
方儒回过头,眼中布满血丝,神情癫狂:“叔父,我没疯!只要得到童男童女的精血,瑶姬仙子就能带我成仙了!”
方明远叹了口气,知道方儒已被妖物迷惑,连忙道:“子谦,那耳中的并非什么仙子,而是吸食人精气的妖物!你看看你如今的模样,若再执迷不悟,不仅成不了仙,还会丢了性命,甚至连累家人!”
方儒却不听劝告,依旧执意要去:“叔父,你不懂!这是我成仙的唯一机会,我不能错过!”
就在这时,方儒的左耳再次传来一阵剧痛,他捂着耳朵惨叫起来,鲜血从指缝中渗出。瑶姬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耐烦:“公子,莫要再耽搁!若今日寻不到精血,奴家便只能强行吸食公子的精气了!”
方明远见状,知道不能再等,连忙道:“子谦,事到如今,你还不醒悟!我这就带你去城外的清虚观,求观主玄真道长前来相助!”
说罢,方明远不顾方儒的反抗,命人将他捆绑起来,连夜赶往清虚观。
玄真道长听闻此事,掐指一算,面色凝重地说:“此妖乃是耳中魅,专靠吸食人精气修炼,善于迷惑人心,若不及时除去,不出三日,方公子便会精气耗尽而亡!”
方明远连忙跪地叩首:“道长救命!求道长救救子谦!”
玄真道长扶起他,沉声道:“施主莫慌,此妖虽修炼多年,但根基未稳,我有办法将其除去。”
当日午后,玄真道长随方明远来到方儒家中。此时方儒已挣脱束缚,瘫倒在地,气息微弱,左耳肿大如斗,隐隐有黑气缭绕。
玄真道长取出一面铜镜,对着方儒的左耳照去,口中念念有词。铜镜顿时发出一道金光,照亮了方儒的左耳内部。只见耳中竟藏着一个三寸来高的女子,身着红衣,面容娇媚,却眼神阴冷,正趴在方儒的耳窍深处,吸食着他的精气。
“妖孽!竟敢残害凡人,还不快快现出原形!”玄真道长大喝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符咒,掷向方儒的左耳。
符咒化作一道红光,射入方儒的左耳中。瑶姬惨叫一声,从方儒的耳中飞出,化作一道黑影,悬浮在空中。她面色狰狞,厉声喝道:“臭道士,多管闲事!此乃我与方公子的仙缘,与你何干?”
玄真道长冷笑道:“你这妖物,吸食人精气,迷惑人心,还敢妄称仙缘!今日我便收了你,为民除害!”
说罢,玄真道长取出一把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桃木剑发出一道金光,朝着黑影斩去。瑶姬不敢硬接,化作一道青烟,想要逃跑。玄真道长早有防备,抬手一挥,一张法网从天而降,将瑶姬死死困住。
瑶姬在法网中挣扎不休,厉声尖叫:“方公子,你我相伴多日,情谊深厚,你快求道长放了我!”
方儒此时已恢复了些许神智,看着瑶姬狰狞的模样,想起自己往日的所作所为,悔恨不已,摇着头道:“妖物,我再也不会信你了!”
玄真道长见状,道:“此妖作恶多端,留之必为后患。”说罢,他手持桃木剑,朝着法网中的瑶姬刺去。瑶姬惨叫一声,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枚黑色的耳坠,掉落在地。
除掉了瑶姬,玄真道长取出一粒丹药,喂方儒服下,又用符水为他清洗左耳。方儒的左耳渐渐恢复了原状,疼痛也随之消失,神智也彻底清醒过来。
“多谢道长救命之恩。”方儒跪在地上,羞愧难当,“晚辈一时糊涂,痴迷修仙,被妖物迷惑,险些酿成大错,还望道长责罚。”
玄真道长扶起他,叹道:“公子天资聪颖,本可大有作为,却因执念太深,误入歧途。世间哪有什么捷径成仙之道?所谓修仙,修的是本心,是德行,而非旁门左道。你若能痛改前非,潜心向学,造福百姓,便是最大的‘修仙’。”
方儒连连点头:“道长所言极是,晚辈定当铭记在心,再也不痴迷于虚无缥缈的法术了。”
玄真道长点了点头,又留下几副调理身体的药方,便飘然离去了。
此后,方儒果然洗心革面,烧毁了所有道家书籍,潜心攻读圣贤之书。他每日早睡早起,刻苦钻研,闲暇时便帮着妻子操持家务,或是与叔父商议家中事务,再也不提修仙之事。
赵氏见他回归正途,心中大喜,对他愈发体贴。方儒也十分感激妻子的不离不弃,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感情愈发深厚。
三年后,方儒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举人。又过了两年,他赴京赶考,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南某县的县令。
赴任之后,方儒始终牢记玄真道长的教诲,以民为本,公正执法,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他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创办学堂,惩治恶霸,深受百姓爱戴,被人们称为“方青天”。
闲暇时,方儒常常会想起当年被耳中魅迷惑的经历,心中仍有余悸。他也时常告诫身边的人:“世间最可怕的并非妖魔鬼怪,而是内心的执念。一旦被执念所困,便会迷失心智,做出蠢事。唯有坚守本心,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而那段被耳中魅迷惑的奇遇,也成为了衢州府流传甚广的聊斋异闻,警示着后人莫要痴迷于虚无缥缈的幻想,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坚守本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