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诗丽吉太后仙逝!泰国一个时代的传奇与争议落幕!

发布时间:2025-10-29 16:51  浏览量:9

10月25日,泰国传来让全国陷入悲伤的消息——诗丽吉王太后在曼谷朱拉隆功医院离世,享年93岁。

她是现任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的母亲,也是泰国前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的妻子。

在泰国人心里,她不仅是王室的一员,更像是整个国家的“母亲”。

消息传出后,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陷入深深的哀悼中。

王太后离开的这一刻,仿佛整个国家都静了下来。

诗丽吉王太后的身体其实早就不好。

自2019年起,她就一直住在朱拉隆功医院。

这家医院是泰国顶尖的公立医院,也是先王普密蓬当年治疗时住过的地方。

住院这些年,她的病情反复起伏。

医生尽全力抢救,家人也常年守在病房,房间里摆满了鲜花,象征子孙们的祝福。

但今年秋天,她的身体还是扛不住了,安静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泰国国王玛哈第一时间下令全国哀悼一年。

总理阿努廷紧急取消外访行程,内阁连夜开会安排治丧事宜。

这场全国性的悲痛,说明诗丽吉太后在泰国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曼谷街头,那天很多人自发前往大皇宫外悼念。

53岁的曼谷居民萨西接受采访时哽咽着说:“她就像我们的母亲,现在她走了,心里空落落的。”

在泰国,几乎家家户户、学校、商铺都挂着她的照片。

过去看只是尊敬,如今再看,像是看着自家老人的遗照。

她的离开,不只是一个王室成员的谢幕,更像是一位全民族的长辈走了。

这份爱戴不是凭空来的。

诗丽吉太后在泰国民间的地位,是用几十年真心换来的。

她1932年出生在曼谷的贵族家庭,从小受过良好教育。

父亲是外交官,她随父亲在欧洲生活多年,还在巴黎学过音乐和语言。

那时的泰国女孩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

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也让她更懂得怎么把泰国文化带向世界。

年轻时,她在欧洲认识了普密蓬国王。

当时国王还只是年轻的留学生,因车祸住院时,她常去探望。

两人因共同的兴趣走近,国王还为她写了一首情诗《我梦见你》。

1950年,他们在瑞士结婚。

加冕仪式上,他们并肩宣誓:“为暹罗子民的幸福而努力。”

这句话后来成了他们一生的信条。

婚后,他们育有四个孩子,感情几十年如一。

在王室复杂的人际中,这样长久的婚姻本身就是传奇。

泰国人至今还爱讲他们年轻时的爱情,觉得那是真正的“神仙眷侣”。

王太后不是那种只待在皇宫里的人。

她和普密蓬国王都特别喜欢往民间跑。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他们走遍泰国77个府,最爱去偏远乡村。

他们帮农民找生计,教山地部落种咖啡、水果,劝大家别再种鸦片。

那时候泰国刚工业化,政府顾不过来,他们就成了老百姓最信任的依靠。

尤其是诗丽吉太后,她常和村民聊天、帮人分发物资。

有一次在北部山区,一个老妇人握着她的手说:“您就像我们的女儿。”

这句话,成了泰国人对她最真实的印象。

1976年,她创办了SUPPORT基金会,帮助农村妇女学习传统手工艺。

像泰丝编织、银器制作这些技艺,通过她的推动重新活了过来。

基金会还帮妇女卖产品,让她们有了收入。

到今天,这个基金会已经帮助了超过十万名妇女。

诗丽吉太后用几十年,把“帮助别人”变成了国家的风气。

她救活了泰丝,也拯救了无数家庭。

这些年,泰丝成了泰国最有代表性的符号。

每次国际活动上,泰国代表都会穿着泰丝礼服出场。

这背后,都有她默默的努力。

除了扶贫,她还热心环保。

清迈的素贴山、普吉岛的卡伦海滩,都有她亲自组织的植树活动。

几十年间,她带领民众种下超过五十万棵树。

她还推动保护大象,反对象牙买卖。

在她的呼吁下,泰国政府2019年正式收紧象牙贸易法规。

这些事看似细小,却让老百姓感受到王室的善意。

1979年接受采访时,诗丽吉太后说过一句话:“国王和太后若不能让人民感受到共鸣,那王室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句话后来被无数泰国媒体引用。

她不是靠身份维持威望,而是靠心。

她一生信奉“王室要与人民心连心”。

这种理念也影响了儿子玛哈国王。

如今国王常下乡视察,其实延续的正是母亲留下的传统。

诗丽吉太后一生见证了泰国的变迁,从1950年成为王后,到2023年离世,跨越了七十多年。

她守着丈夫,也守着整个国家。

她走的那天,曼谷上空的国旗降半旗,人群自发点燃白蜡烛。

她的离开,是泰国的巨大损失,但她留下的影响,早已刻进这个国家的血脉里。

诗丽吉太后的一生,从贵族少女到“国民母亲”,走得不容易。

她有过被宠爱的荣耀,也有过婚姻风波。

年轻时被国王宠上天,中年时期曾陷入“婚内危机”,外界传言她动了情,先王选择原谅,把尊重和信任留到最后。

他们的婚姻,经历了考验,却始终没有崩塌。

也许正因为如此,泰国人更敬重她。

因为她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女人。

她离开了皇宫,也离开了人世,可她留下的温情、基金会的善意、山林间的绿意,

都还在静静延续,成为泰国人民心底永远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