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曼联开玩笑:英超20支球队的深度评析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3  浏览量:9

为避免英超话题被利物浦和阿森纳完全主导,以下是对20支球队的深度评析。

英超各队深度评析

目前英超赛季已进行约四分之一,有人期待看到深度评析,以下内容供参考:

- 阿森纳:不能一边指责他们没夺冠(注意,不是“掉链子”),一边又指责他们用尽一切办法争冠。他们难道还会丢球吗?我认为他们最终会夺冠,但即便如此,仍会有人抱怨。

- 伯恩茅斯:卖掉大部分后防球员看似大胆,却收到了成效。他们选人眼光确实不错!虽然后续状态可能略有下滑,但有望冲击欧战席位。

- 托特纳姆热刺:等等!他们怎么排到第三了?确实值得肯定。不过是客场状态先崩盘,还是主场状态先提升?我预测他们最终排名第七。索兰克有以警察乐队《So Lonely》为旋律的专属助威歌吗?

- 桑德兰:难道你们没收到“请自行降级”的“冒牌货通知”吗?扎卡是目前为止影响力最大的新援。他们保级问题不大,或许已拿到保级所需积分的一半。每次听到“伊西多尔”这个名字,我总想看《指环王》——我知道,其实是“伊熙尔杜”。

- 曼城:他们状态确实不如以往。本赛季争冠之路中,他们可能会一直落后4到5分。

- 曼联:这里不拿他们开玩笑。球队确实在稳步进步,但目前仍能感觉到,那种不稳定性(以及阿莫林可能出现的情绪失控)随时可能重现。

- 利物浦:今夏引援有些奇怪,部分签约似乎并无必要。接下来球队可能还会遇到波折(比如欧冠小组赛早早出局),但明年1月后状态有望逐步回升。去年他们拿了冠军,今年或许维尔茨能成为关键人物。

- 阿斯顿维拉:“油腻早餐”终于帮他们摆脱了低迷状态。蒂勒曼斯越早回归越好。若能赢得欧联杯,其他成绩都无关紧要。不过即便夺冠,他们也不会像热刺那样“戏剧性”。

- 切尔西:欧冠赛事(他们必须派出较强阵容)是否让球队不堪重负?本赛季他们可能会起伏不定。说实话,我对他们的表现好坏都不太在意,这种感觉很奇怪。马雷斯卡是不是水平很一般的那个教练?

- 水晶宫:球队表现理应受到好评,却仍排在第十位,这简直是种“本事”。他们有望再夺一座杯赛冠军,球迷也十分出色。

- 布伦特福德:基思啊基思,别再这么折腾了!接手一支执教多年、深受球迷爱戴的教练留下的球队,失去最好的前锋,却毫不在意——你这家伙还真有意思,干得“漂亮”。

- 纽卡斯尔联:感觉球队状况尚可,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真的没问题吗?之后再给大家更新情况。

- 布莱顿:还是老样子,这未必是坏事。能给强队制造麻烦,但面对其他球队时表现平平。

- 埃弗顿:有座漂亮的球场,还有“欢乐版”格拉利什,好好享受当下就好,完全没有降级风险。

- 利兹联:主场战绩将决定一切,他们需要在主场拿到至少25分。

- 伯恩利:同上。在狼队主场赢球不算数。

- 富勒姆:或许该回到“中游默默无闻”的状态,现在这样可不太好。他们说不定会在酋长球场击败阿森纳,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 诺丁汉森林:短短几个月就耗尽了其他球队球迷对他们的好感与善意,简直“令人佩服”。虽然不愿承认,但即便看到他们降级,我也不会难过。(注:作者补充:我确实不喜欢戴奇。)

- 西汉姆联:用“我对你上瘾了,你难道不知道我已‘中毒’”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球队前景黯淡,非常黯淡。贾罗德,赶紧离开吧!维拉公园球场多好啊。

- 狼队:本赛季“开局低迷、解雇教练、大幅反弹”这套模式可能行不通了。即便有球队从上方施压,他们最终还是会排在第二十位。

阿森纳球迷应有危机感

目前阿森纳势头正盛,但利物浦的例子证明,英超局势变化很快。给大家看一组来自Football365互动积分榜的数据:上赛季前9轮,曼城未尝败绩排名榜首,但其随后9轮比赛输了6场。

当日积分榜(前10名)

排名 球队 场次 胜场 积分

1 曼城 9 11 23

2 利物浦 9 12 22

3 阿森纳 9 7 18

4 阿斯顿维拉 9 5 18

5 切尔西 9 8 17

6 布莱顿 9 4 16

7 诺丁汉森林 9 4 16

8 托特纳姆热刺 9 8 13

9 布伦特福德 9 0 13

10 富勒姆 9 0 12

从接下来的赛程看,阿森纳本周末有机会扩大领先优势——对手实力相对较弱,而多名竞争对手将直接交锋。但之后他们要面对桑德兰、布伦特福德等难啃的对手,还要对阵切尔西和热刺。或许我有些多疑,但建议大家先冷静下来,等圣诞节前后再判断形势,别太早兴奋。(投稿人:42岁阿森纳球迷,补充:我们迟早会被伯恩利击败,对吧!)

为何要让阿森纳承担“娱乐观众”的责任?

比赛双方都有责任争取胜利。如果一支球队客场作战时全员退守,毫无进攻欲望,只想着防守并寄希望于反击,那么比赛质量不佳、观赏性差,责任不在想赢球的球队,而在拼命避免输球的球队。

用这个略显纠结的比喻来说:阿森纳是真心想赢球的球队,而他们的对手只想拼命不输球。

所以,你可以不满阿森纳靠定位球得分,认为这“拉低了联赛水平”,但至少我们有赢球的欲望。看看数据:对手对阵阿森纳时,预期进球值(xG)平均仅为0.8,说明他们甚至没想过进球;而阿森纳的预期进球值高达1.6。

那些投入数亿资金的“懦弱球队”,连赢球的勇气和野心都没有。所以,该抱怨的是你们自己支持的球队,是他们毁了联赛。作为阿森纳球迷,我就喜欢1-0的比分——我就是看着这样的比赛长大的:鲍尔德在近门柱将球摆渡到中路,多美妙。乔治·格雷厄姆能到场见证我们1-0击败水晶宫(水晶宫确实是支好球队),太让人开心了。

温格时代,人们总说阿森纳踢得“漂亮”,却又说“结果才最重要”。现在,我们也这么认为。(投稿人:约翰·马特里克斯,阿森纳球迷)

一位阿森纳球迷莫名不满另一位阿森纳球迷

人们“自认为看到的东西”往往很可笑。之前读者来信中,“那些吹嘘的阿森纳球迷到底是谁(在哪)?”这个标题,说明来自内罗毕的贾莫写信时根本没有事实依据。

因为现在社交媒体上,阿森纳球迷都没心思吹嘘——我们忙着告诉所有人:角球早在1872年就存在了,比阿森纳建队还早14年,距今已有153年。

突然间,角球和定位球成了“普遍问题”,真不知道为什么。好在推特上的阿森纳球迷在“做善事”:他们翻出曼联、利物浦等球队官方账号过去的推文,那些推文里明明在“吹嘘”自家的定位球专家;而像乔恩·麦肯齐这样的“聪明人”,居然还在讨论“是否该修改规则”!说真的,我们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还有人找出了六年前杰米·卡拉格称赞切尔西定位球得分能力的视频——当时他和弗雷迪·永贝里还在调侃阿尔塞纳·温格没在训练中重视定位球战术,认为这是个“失误”。现在回看,真够讽刺的。

说实话,推特这“粪坑平台”上的闹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总结一下:贾莫,我们没什么可吹嘘的。现在还没到11月,过去三年我们一次次失望(不管是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因素),所以你要么是找错了地方,要么就是在瞎编。

现在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我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投稿人:乔,阿森纳球迷,来自东萨塞克斯)

(编者注:人们“自认为看到的东西”确实可笑,贾莫本身就是阿森纳球迷,他并没有嘲讽球队。)

一些初步想法

看到奥利弗·格拉斯纳穿着印有“OG”缩写的训练服接受采访时,我突然想到:其他教练的名字缩写有没有足球相关的含义?肯定有缩写是“HT”(半场)或“FT”(全场)的教练吧?我本来没什么灵感,直到想到一个——太合适了。

谢谢你,哈维·阿隆索(缩写“XA”,与“eXtra Attacking”进攻增强含义相关)。你这个“老潮人”。(投稿人:加里,阿斯顿维拉球迷,来自牛津,补充:这个话题也可以延伸到球员,比如格拉尼特·扎卡的缩写“GX”,差一点就能和足球术语关联上,真让人着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个话题,但这件事让我莫名纠结了很久:为什么有些教练或后勤人员的俱乐部外套、训练服上会印名字缩写,有些却没有?通常印缩写的有主教练(如果他们愿意穿)、助理教练,可能还有几个人。

这肯定不是因为球员或其他教练不认识他们——媒体和球迷大多也认识他们。

所以我只能猜测:这是过去的遗留习惯——以前这些职位的薪资没现在这么高,衣服上的缩写是“资历象征”之类的东西。有人知道原因吗?(投稿人:A,利物浦球迷,来自蒙特利尔)

利物浦球迷,请多些耐心

当年阿森纳“不败之师”的49场不败纪录在老特拉福德终结后,我们接下来5场比赛只赢了1场——还是在白鹿巷球场进行的、充满变数的北伦敦德比。

现在利物浦确实处于低谷,但现在不是5月,你们也没排在积分榜倒数三位。

或许该冷静下来,清醒一点,给斯洛特多些耐心,好吗?(投稿人:格雷厄姆·西蒙斯,阿森纳球迷,来自北伦敦,补充:嗨,斯图尔特!)

……就像比尔·香克利曾经说的:“如果球队输球或平局时你不支持,那赢球时也别来支持。去找另一支球队吧。”(投稿人:CK,利物浦球迷,注:YNWA为利物浦队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缩写)

利物浦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为了跳出“夸张标题”的误区,我来分析一下利物浦近期状态低迷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问题

1. 从433阵型转型:显然,今年的引援标志着利物浦要从长期使用的433阵型转型。斯洛特承认,引援是为了让球队在对阵不同对手时更灵活。维尔茨是典型的10号位球员,这意味着球队有时会偏离克洛普时代的“1个6号位+2个8号位”,或斯洛特此前的“2个6号位+1个8号位”阵型。同时,这也与“靠三名中场提供跑动和身体对抗,边后卫和前锋负责进攻”的传统打法脱节——麦克阿利斯特和维尔茨与亨德森、吉尼(维纳尔杜姆)相差甚远。维尔茨最像库蒂尼奥,而库蒂尼奥当初就不适应433阵型,最终只能离队。花上亿英镑签下维尔茨,说明球队要彻底告别433,这自然会让踢惯了该阵型的球员感到不安。但我理解这种转型:面对对手频繁使用的密集防守,需要维尔茨这样的球员来打破僵局。

2. 同时签下伊萨克和维尔茨:这似乎暗示球队可能不再使用“三前锋”,或至少调整三前锋的配置。斯洛特的长期设想会不会是“双前锋+菱形中场顶端的维尔茨+边后卫弗林蓬和克尔凯兹提供宽度和冲击力”?

3. 防守漏洞:不管是阵型变化、球员更替,还是单纯状态不佳,利物浦近期丢球越来越多。

4. 缺少阿诺德:希望那些长期批评阿诺德的人现在能意识到自己错了。防守端,阿诺德从未像人们说的那么差;他缺席后,利物浦右路防守一直无法稳固。右路问题从来不是阿诺德“防守最差”,主要是萨拉赫不回防,且米尔纳、亨德森的替代者没能填补空缺。

进攻端,球队也明显“缺了个阿诺德”:缺少从后场发起的创造力,没有了“一脚长传从防守转进攻”的能力。

5. 萨拉赫状态低迷:没人比萨拉赫更想念阿诺德——他的状态下滑明显。虽然没人指望他重现去年的表现,但现在确实太差了。他和右路队友缺乏配合,而阿诺德不在,没人能稳定送出“过顶长传”,导致他更容易被防守。维尔茨进入中场后,少了一个能帮他跑动的球员,使得球队在应对对手左路的速度型球员(比如塞梅尼亚、埃泽、姆贝莫等)时,防守漏洞更大。往深层看,这是球队从“萨拉赫主导进攻”向“维尔茨主导进攻”转型的阵痛——问题在于,这个转型要多久才能完成。

6. 大牌球员表现拉胯:新援还未适应球队。伊萨克穿上红军球衣后,表现远不如在纽卡斯尔时;弗林蓬本应靠速度在右路为维尔茨等中场球员创造边路套边机会,但他开局表现不稳,防守也没比阿诺德好;维尔茨没展现出“德国最佳球员”的水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总在英超赛场上寻找“根本不存在的持球时间”。最让我失望的是克尔凯兹:他没能适应新联赛,本应成为左路的“即插即用型补强”,但现在身体对抗弱,铲球也鲁莽。

麦克阿利斯特各方面表现都差,被琼斯取代是理所当然;科纳特本赛季开局糟糕,可能已“心不在焉”;萨拉赫的问题如上所述。

7. 缺少阿利松:新门将完全没展现出“世界最佳年轻门将”的水准——处理传中时紧张,对阵布伦特福德时两次过早倒地导致丢球。上周六看凯莱赫代表布伦特福德比赛时,真让人难受。阿利松的价值在于:他能扑出“本不该扑出的球”,一对一防守时极具威慑力。

说白了:格拉巴拉(新门将)出场的3场英超比赛,利物浦丢了7球;而阿利松出场的6场比赛,也只丢了7球。

看看这3场比赛的丢球——阿利松能扑出来吗?姆贝莫的射门肯定能扑,卡伊卡约的射门有机会扑,布伦特福德的两个进球他肯定能处理得更好。

解决办法

1. 先稳固防守:无论是业余联赛还是英超,“防守不行就赢不了球”都是真理。我们必须先解决防守问题。在我看来,应该让戈麦斯打右后卫,罗伯逊打左后卫,采用四后卫平行站位。如果比赛需要,在琼斯伤愈前,让远藤航担任中场拖后位置。同时,中场和边锋必须多回防,帮助防守。

2. 坚持“任何人都可能被弃用”:萨拉赫和麦克阿利斯特表现差被弃用,这是正确的,应该继续保持。基耶萨和琼斯值得机会,如果现在不给他们机会,他们最终只能离队。不能因为球员过去表现好或转会费高,就保证他们的首发位置——伊萨克和维尔茨也一样,表现差就该坐替补席。

3. 让索博斯莱打中场:他是本赛季球队唯一的亮点,必须让他每场都打中场,别再让他客串右后卫了。可以让他打6号位或8号位,琼斯伤愈前,先让他打6号位。

4. 利用伤病期稳定阵容:伤病导致可选球员减少,反而能让阵容更稳定。伊萨克受伤,意味着球队可以继续使用三前锋阵型,让胡戈打9号位——这本就该是常规操作,但“让高价新援受伤”比“将其弃用”更能让人接受。琼斯和远藤航受伤,意味着中场要派上麦克阿利斯特、索博斯莱和维尔茨的进攻型组合,这就更需要稳固的四后卫防守。希望这样能让麦克阿利斯特和萨拉赫找到状态,若还是不行,就该让基耶萨和远藤航上场。(投稿人:DL,英超球迷)

利物浦真的“统治过英超”吗?

看到那封读者来信里写“想到过去十年,那些讨厌我们精彩足球和众多冠军的人肯定不好过,我就莫名开心”,我真的笑了。

先看看利物浦的冠军数:

- 英超:2个

- 欧冠:1个

- 足总杯:1个

- 联赛杯:2个

朋友,你说的“精彩足球和众多冠军”才离谱——你们顶多算“万年老二”,哈哈!

再看看曼城的冠军数:

- 英超:7个

- 欧冠:1个

- 足总杯:2个

- 联赛杯:6个

(投稿人:林顿·穆德利)

再谈曼联与裁判问题

针对我之前的来信,有两位读者给出了回应,我想补充几句:

詹姆斯·奥特拉姆:我完全理解你(或利物浦球迷)为何会觉得委屈。但我的观点是:范戴克和麦克阿利斯特是自己失误撞在一起,随后球就落到了危险区域,最终导致丢球。这里有两点关键:失误的是利物浦球员——如果是姆贝莫(布伦特福德球员)这样失误,100%该暂停比赛;但如果因为队友相撞、有人抱头倒地就暂停比赛,很容易被钻空子“操控比赛”。编辑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指正。

至于“缝针”这件事:我在海上工作了10多年,头部累计缝过12针、打了7个订书钉,经历过三次类似情况——这顶多算“严重一点的擦伤”,麦克阿利斯特明显是在小题大做。而且我没看到裁判对他进行 concussion test(脑震荡检测),所以现在回看,我认为裁判当时的判罚是对的。

瑞安(来自百慕大):你提出的观点都很有道理,说得好——编辑的补充注释也很到位。这让我想到了足球界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防守球员常常在前锋射门后,猛地滑铲撞倒对方,却不用受罚。理由很荒谬:“因为前锋已经完成射门了”。但没人考虑:一个体重约100公斤的防守球员,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滑铲撞向前锋,很可能会影响前锋的射门动作。

本质上,只要防守球员“铲得够晚”,就能既干扰前锋、又不用为犯规受罚——这太离谱了。瑞安的困惑和我一样:我也搞不懂有些规则、规则执行的模糊性,以及那些糟糕的判罚。我知道“撒切尔夫人从坟墓里爬出来给绿党投票”的概率都比“改变现状”大,但作为英超球迷,我们真该大声呼吁:英超的规则、VAR和裁判执法必须更专业、更规范。

感谢詹姆斯和瑞安的回应。(投稿人:不那么不满的南非球迷)

凯尔特人:弗洛伊德式执念,还是浮士德式交易?

暂且把目光投向苏格兰足坛:凯尔特人似乎总对“极度自我”的教练情有独钟,最后又会把球队的失败归咎于这些教练的“自我”。

凯尔特人的“教练轮换”堪称一场有趣的心理研究。俱乐部仿佛陷入了一种情感循环——反复青睐自恋型教练。他们似乎被“大牌性格”吸引:这些教练渴望荣耀、喜欢聚光灯,仿佛只要有这样的教练,球队就能成功。当战绩好时,这些教练会因“干劲”和“自信”备受称赞(至少他们很会包装自己);但当梦想破灭,后果往往很惨烈:师徒反目、公开争吵、球迷失望、管理层慌忙维稳。

简直是顶级狗血剧。

这种情况既像弗洛伊德所说的“强迫性重复”,又像是一场浮士德式的交易——为了成功,不惜与“自恋”妥协。

不管怎样,凯尔特人绝对是精神分析师的“理想案例”。(投稿人:保罗·麦克德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