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老和尚一生的修行经历
发布时间:2025-09-28 06:10 浏览量:9
净慧法师(1933年 - 2013年4月20日),法号妙宗,祖籍湖北武汉新洲,是中国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以下为你介绍他一生的修行历程:
童年与初入佛门
1933年,净慧法师出生于湖北省新洲。一岁半时,即1934年冬,由父母送入湖北黄冈县的汪集仙姑庙,由海善、仁德二尼师抚养。在尼师的照料与熏陶下,他从小便对佛教的佛经、法器等较为熟悉。1948年,十四岁的他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武昌普渡寺知客宗樵上人正式披剃受沙弥戒,法名宗道,字净慧,并依止武昌三佛寺大鑫和尚学经,这奠定了他超脱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献身佛教的理想。
受戒与亲侍虚云老和尚
1951年,十八岁的净慧法师由剃度师宗樵和尚送往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当时正值“云门事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但他仍坚持侍奉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同年春他前往云门,经历云门事件后,于农历6月初八日受沙弥戒,农历6月15日受比丘戒,农历六月十九日受菩萨戒。1952年,他成为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蒙虚老咐嘱,一身兼承禅宗五宗法脉(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法眼宗、云门宗)。
系统学习与特殊经历
1956年,净慧法师考入中国佛学院首届本科班,开始系统学习现代佛学理论。然而,1963年因政治环境变化,他被迫中断学业。在特殊年代,他经历了“右派”时期,深入民间生活,这段经历使他深刻理解了佛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其后期提出“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的思想埋下了伏笔。
弘法与生活禅理念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净慧法师积极投身于佛教事业的复兴与发展。他先后任《法音》杂志主编,柏林寺(https://baike.baidu.com/item/柏林寺/5933309)、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等职。1991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理念萌芽;1993年,他通过柏林禅寺禅七法会系统阐述了这一理念。他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并通过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等活动,大力提倡生活禅,影响深远,既有助于选拔培养优秀的僧才,也使大学生等群体的思想得到净化,引领他们将生活禅思想理念带到生活当中。
晚年与圆寂
2013年4月20日,净慧法师在湖北黄梅圆寂,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他一生致力于佛教事业,以慈悲、智慧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信众和佛教界人士的尊敬与爱戴。在他生前,就有常住居士感受到他的无我利他和大慈大悲,他不仅关心居士的修行,还在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备至,耐心教导、问长问短,即便居士犯错,也是出于好心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