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春秋篇57丨世界虽乱透,也有长命人,那些在位长久的君王

发布时间:2025-10-30 18:27  浏览量:9

周朝

1.周平王(姬宜臼)

在位51年,年岁不详。熬死太子,其王位最后由孙子姬林继承,是为继位为周桓王。

2.周襄王(姬郑)

在位32年,年岁不详。在位期间,经历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这些霸主称霸,这些霸主都是经过其手认证过的。可称之为霸主的颁奖人。

3.周敬王(姬匄gài)

在位44年,年岁不详。其兄周悼王上位不久便卒,捡漏上位。在位期间,处于春秋晚期,经历“王子朝之乱”。见证了伍子胥灭楚、勾践灭吴、田氏代齐等历史事件,熬死了众多著名历史人物,堪称春秋一代“熬王”。

齐国

1.齐庄公(吕购)

在位64年。齐庄公生活在春秋前期,其在位期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齐国跻身于“春秋三小霸”序列,为后来其孙子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了基础。

2.齐僖公(吕禄甫)

在位33年,齐庄公之子。在位期间,数次和诸侯组成联盟,稳固了齐国“春秋三小霸”的地位。因为其炉火纯青的外交艺术,游刃有余地周旋于诸侯之间,又被戏称为“春秋老泥鳅”或“和平峰会之祖”

3.齐桓公(吕小白)

在位43年,齐僖公之子,终年73岁(一说是63岁)。在位期间,得到管仲的辅佐,使用“尊王攘夷”战略,使得齐国变得强大,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排行“春秋五霸”之首,开启诸侯称霸之先河。齐桓公生平中曾“九合诸侯”,因此被戏称为“开会之王”。

4.齐景公(吕杵臼)

在位58年,在位期间有贤相晏婴辅佐,多次与晋国交锋,想恢复齐桓公时期的光荣,但最终失败,含恨而终。其亡之后,田氏开启了谋夺姜姓吕氏的步伐。

鲁国

1.鲁庄公(姬同)

在位32年,鲁桓公与文姜之子。在位期间,曾参与齐国的争位之战,后来押宝失败,与齐桓公结仇,从此一直被齐国压制,干时之战、长勺之战、曹沫劫盟都是发生鲁庄公在位期间。

鲁庄公卒后,鲁国发生“庆父之乱”,导致了“三桓”的产生,鲁国也从此开始衰败。

2.鲁襄公(姬午)

在位31年,3岁继位。鲁襄公幼年继位,12岁的时候,晋悼公为其举行冠礼。其在位期间,一代大儒孔子出生。

3.鲁昭公(姬稠)

在位32年,鲁襄公之子。在位期间,曾多次欲朝觐晋国,都被拒绝,鲁国人以此为耻。后来在朝晋的时候,还被迫为晋昭公送葬,鲁国人又以此为耻。去楚国时,楚灵王曾赠去宝物,后又被骗回去。

后来,鲁昭公攻打三桓,欲夺回权力,反被三桓打出鲁国,最后流亡在外,病死于晋国的乾候。鲁昭公的一生,堪称是耻辱的一生

4.鲁悼公(姬宁)

在位37年,鲁哀公之子。在位期间,三桓做大,晋韩赵魏灭智伯。即将进入战国时期。

燕国

1.燕庄公(姓名不详)

在位33年,燕桓侯之子。在位期间,山戎入侵,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打败山戎、孤竹,后又因齐桓公赠地,使得燕国的国土得到扩大。

2.燕襄公(姓名不详)

在位40年,燕庄公之子。在位期间,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

晋国

1.晋文侯(姬仇)

在位35年,晋穆侯之子。周幽王“犬戎之乱”之时,和诸侯一起勤王,护送周平王东迁。后来杀死周携王,获得周平王褒扬。晋文侯是“曲沃代翼”的主角之一,其弟姬成师的后代,最后夺得晋国的君位,由小宗变成大宗。

2.晋武公(姬称)

在位37年,晋献公之父。曲沃武公期间,数次攻打翼城,并贿赂周厘王,成为晋武公,“曲沃代翼”完成,晋国小宗取代大宗。

3.晋文公(姬重耳)

在位9年,晋献公之子,终年71岁。晋文公因“骊姬之乱”,在外流浪19年,回到晋国时,已经61岁,仅仅在位几年,就成为春秋第二个霸主。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高寿之人,虽然在位不久,去完成了秦穆公奋斗一生都达不到的事业高峰。

4.晋厉公(姬寿曼,或姬州蒲)

在位39年,晋景公之子。在位期间,和楚国发生“鄢陵之战”,射中楚共王左眼,楚国败。楚庄王的霸业开始动摇。后因为“一朝杀三郤”,在出行中,被栾氏、中行氏偷袭,囚禁六天后被杀。

楚国

1.楚武王(熊彻)

在位51年,楚霄敖之子。继位之后恢复称王,以“观中国之政”为目标,在江汉地区疯狂扩张,成为“春秋三小霸”之一。

2.楚成王(熊恽)

在位46年,楚文王之子。在位之间,多次北上中原争霸,和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都交过手,在城濮之战中败北,未能完成称霸梦想。后因儿子发动政变,被迫自杀而亡。

3.楚共王(熊审)

在位30年,楚庄王之子。在位期间,一直在维护楚庄王建立的霸业,可惜在“鄢陵之战”中败给晋国,最后因为未能保住霸业,在自责中去世。

4.楚惠王(熊章)

在位57年,楚昭王之子。在位期间,因为封熊胜(前太子建之子)为白公,酿成“白公胜之乱”,后经叶公(“叶公好龙”的主角)出手平定。之后灭掉陈、蔡、杞三国,国土东扩至泗水一带,楚国开始中兴。

郑国

1.郑庄公(姬寤生)

在位43年,郑武公之子。在位期间,数次欺负周桓王,“春秋三小霸”之一,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贡献者。

2.郑文公(姬踕)

在位45年,郑厉公之子。在位期间,属于晋楚争霸时代,反复横挑于晋楚两国,又被晋楚两国反复蹂躏,被戏称为“春秋第一墙头草”。

蔡国

3.蔡厘候(姓名不详)

在位48年,周幽王犬戎之乱,和诸侯护送周平王东迁。

4.蔡景侯(姬固)

在位49年,蔡文候之子,在位期间,因为和儿媳妇私通,被儿子弑杀夺位。

陈国

1.陈宣公(妫杵臼)

在位45年,陈桓公之子。在位期间,杀死太子御寇,导致陈完被迫逃齐,齐桓公纳之,改叫田完。

宋国

1.宋平公(子成)

在位44年,宋共公之子。在位期间,大夫华元进行外交斡旋,使诸侯在宋国成功举行第一次弥兵会盟,约定晋楚平分霸权。

2.宋景公(子头曼)

在位64年,宋元公之子。在位期间,曹国曾攻打宋国,后来宋景公复仇,攻打曹国,杀死曹伯阳,曹国被灭。

3.宋后昭公(子特,或子德)

在位47年,宋元公之曾孙。因宋景公杀其父而生恨,故杀景公子,自立为君。

卫国

1.卫武公(姬和)

在位55年,卫厘侯之子,卫共伯之弟,终年95岁。卫武公杀兄自立国君,80多岁的时候,和诸侯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或封公爵。

卫武公以善于纳谏闻名,堪称“春秋版李世民”,虽然他是杀兄自立,但是因为将国家治理得好,备受卫国人爱戴,还做诗《淇奥》赞扬他,称赞他为“如圭如璧”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