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我娶了没人要的麻子脸姑娘,洞房夜,她摘下面具我傻了
发布时间:2025-11-12 19:40 浏览量:6
第一章 黄土坡上的老光棍,进退两难的婚事
1982年的夏末,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风还带着燥热。我叫李根生,虚岁二十八,在陈家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已经算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光棍了。
村里和我同龄的男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就连比我小五岁的堂弟,也在前年娶了媳妇。只有我,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每天跟着寡母张桂英下地干活,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土坯房,面对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不是我不想娶媳妇,实在是没人愿意嫁。陈家村穷,我家更穷。爹在我十五岁那年,上山砍柴时不慎摔下悬崖,撒手人寰,留下娘、我和年仅八岁的妹妹李根花。娘拉扯着我们兄妹俩,没日没夜地干活,硬是没让我们饿死,可家里的日子,也早就被折腾得底朝天,除了三间土坯房和几亩薄田,再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
我长得不算丑,浓眉大眼,身板也结实,地里的活样样精通,可在“彩礼”这道坎上,所有的优点都变得不值一提。80年代初的陕北农村,娶个媳妇可不容易,彩礼最少也得三百块,还要“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再加上一身的确良衣服和两双布鞋,林林总总加起来,没有五百块钱根本下不来。
五百块,对我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年,我和娘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攒下一百多块钱,连彩礼的零头都不够。媒人也帮我介绍过几个姑娘,可人家一打听我家的情况,要么摇头拒绝,要么就狮子大开口,要的彩礼让我望而却步。
时间一长,村里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有人说我这辈子都娶不上媳妇,要打一辈子光棍;有人说我是克父命,谁敢嫁给我谁倒霉;还有些不怀好意的,背后偷偷议论我娘,说她教子无方,养出个老光棍。
娘心里急,比我还急。她每天都在菩萨面前烧香拜佛,祈祷能让我早日娶上媳妇。有时候,她会拉着我的手,抹着眼泪说:“根生,是娘没用,没能给你攒下彩礼钱,让你受委屈了。”
我看着娘鬓角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娘,您别这么说,是我没本事,挣不来钱。再说,娶媳妇的事急不得,随缘吧。”
嘴上这么说,可我心里比谁都清楚,在农村,男人二十八岁还没娶媳妇,再想找就更难了。尤其是我家这种条件,能有人愿意嫁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挑三拣四。
妹妹根花也替我着急。她已经十六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过初中的姑娘。她经常安慰我说:“哥,你别担心,我以后挣了钱,帮你攒彩礼。”
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你以后还要嫁人呢,自己留着钱,买件漂亮衣服,好好打扮打扮。”
日子就在这样的焦虑和无奈中一天天过去。我以为,我这辈子可能真的要打光棍了,直到媒人王媒婆找上门来。
那天中午,我刚从地里回来,浑身是汗,正坐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歇凉,就看见王媒婆挎着个蓝布包,摇摇摆摆地走进了我家院子。王媒婆是村里有名的媒人,一张巧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经她手促成的婚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娘赶紧迎了上去,笑着说:“王婶,快进来坐,喝口水。”
王媒婆坐下后,喝了一口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娘,神秘兮兮地说:“桂英嫂子,根生,我今天来,是给根生说门亲事的。”
我和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娘连忙说:“王婶,太好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王媒婆叹了口气,说:“桂英嫂子,不瞒你说,这姑娘条件不算好,不然也轮不到根生了。她叫王秀莲,是邻村王家湾的,今年二十四岁,比根生小四岁。”
“王家湾的王秀莲?”娘皱了皱眉头,“我好像听说过这个姑娘,是不是……是不是脸上有麻子的那个?”
王媒婆点了点头:“是啊,就是她。秀莲这姑娘命苦,小时候出天花,脸上落了不少麻子,所以一直没找到婆家。村里的小伙子,没人愿意娶她,都说她长得丑。”
我心里咯噔一下。麻子脸,这在农村可是大忌讳。农村人找媳妇,虽然不要求貌美如花,但也得看得过去,脸上长满麻子,确实让人难以接受。难怪二十四岁还没嫁人,原来是这个原因。
娘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犹豫着说:“王婶,这……这脸上有麻子,以后生了孩子,会不会遗传啊?”
“哎呀,桂英嫂子,你放心,天花落的麻子,不遗传!”王媒婆说,“秀莲这姑娘,除了脸上有麻子,其他方面都很好。她人勤快,地里的活、家里的活样样精通,还会做针线活,缝补浆洗样样在行。而且,她娘家说了,不要彩礼,只要男方能给她一口饭吃,好好待她就行。”
“不要彩礼?”我和娘都愣住了。这在当时的农村,简直是闻所未闻。就算是长得再丑的姑娘,嫁人也得要彩礼,只是多少的问题,像王秀莲这样不要彩礼的,还是第一个。
王媒婆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又说:“桂英嫂子,根生,我知道你们心里有顾虑。可你们想想,根生今年都二十八了,家里条件又不好,要是错过了秀莲,以后再想找媳妇,可就更难了。秀莲虽然长得不好看,但人踏实、勤快,娶回家肯定能好好过日子。而且,她不要彩礼,这能给你们家省多大一笔钱啊!”
娘低头沉思着,没有说话。我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我确实想娶个媳妇,结束单身生活,给娘和妹妹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一想到王秀莲脸上的麻子,我心里就有些膈应。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媳妇长得好看一点,带出去也有面子?
王媒婆又劝道:“桂英嫂子,根生,过日子讲究的是实实在在,不是图好看。好看能当饭吃吗?能帮你干活吗?秀莲这姑娘,我了解,是个好姑娘,就是命苦。你们要是娶了她,她肯定会感激你们,好好伺候你和根生,好好照顾这个家。”
娘抬起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王媒婆,叹了口气:“王婶,我知道你是为我们好。可这毕竟是根生一辈子的大事,我得问问根生的意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我低着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我想起了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想起了娘焦急的眼神,想起了自己二十八岁还没娶媳妇的窘境。是啊,我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呢?家里穷,我年纪又大,能有人愿意嫁过来就不错了,还在乎什么麻子脸?
我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说:“娘,王婶,我同意。只要她愿意嫁,我就愿意娶。”
娘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愧疚:“根生,委屈你了。”
“娘,不委屈。”我说,“过日子,只要人好就行,长相不重要。”
王媒婆一听,高兴得拍了拍手:“太好了!根生,你真是个明事理的小伙子。我这就去给秀莲娘家回话,让他们尽快准备一下,选个好日子,让你们把婚事办了。”
王媒婆走后,娘去厨房给我做了一碗鸡蛋面,这是家里最奢侈的食物。我看着碗里的鸡蛋,心里五味杂陈。这碗面,是娘对我的愧疚,也是我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我不知道,娶了王秀莲,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我知道,我必须勇敢地面对。
几天后,王媒婆带来了消息,说秀莲娘家同意了这门婚事,还说不要求我们家办酒席,只要简单地把人接过来就行。娘觉得过意不去,说就算再穷,也得办几桌酒席,让村里的乡亲们见证一下。
我和娘商量着,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向堂叔借了两百块钱,准备办四桌酒席,买一身新衣服,再给秀莲买一块手表和一身的确良衣服,就算是彩礼了。虽然不多,但这已经是我们家能拿出的全部了。
妹妹根花也很高兴,每天都帮着娘打扫房间,准备结婚用的东西。她笑着对我说:“哥,以后我就有嫂子了,再也不用我一个人干活了。”
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以后你嫂子会帮你干活,但你也不能偷懒。”
结婚的日子定在了农历八月十八,一个寓意吉祥的日子。结婚前一天,我去王家湾接秀莲。王家湾比陈家村还穷,秀莲家也是三间土坯房,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弟弟。
秀莲穿着一身新做的粗布衣服,头上盖着一块红布,脸上戴着一个薄薄的面纱,看不清长相。她低着头,一言不发,显得很害羞。我心里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不知道面纱下面的她,到底长什么样。
秀莲的母亲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根生,秀莲就交给你了。她命苦,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待她,别欺负她。”
“大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秀莲的,不会让她受委屈。”我郑重地说。
秀莲的弟弟也说:“姐夫,我姐人很好,就是性子有点内向,你多担待点。”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接亲的队伍很简单,就我和堂哥两个人,骑着两辆自行车,秀莲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我能感觉到她的身体有些僵硬,双手紧紧地抓着我的衣服。我心里想,她大概也很紧张吧。
回到村里,乡亲们都围了过来,看着秀莲,议论纷纷。有人小声说:“这就是那个麻子脸姑娘啊,戴着面纱,都不敢见人。”
有人说:“根生真是没办法了,才娶了这么个媳妇。”
我听到这些话,心里很不舒服,但也只能装作没听见。秀莲似乎也听到了,身体更加僵硬了。
婚礼办得很简单,四桌酒席,都是村里的乡亲们。大家吃着饭,喝着酒,说着祝福的话,但我能感觉到,很多人的目光都在秀莲身上,带着好奇和打量。秀莲一直低着头,很少说话,也很少吃东西。
酒席结束后,乡亲们都走了,院子里安静了下来。娘和妹妹收拾着碗筷,我和秀莲走进了新房——那是我以前住的房间,娘特意打扫了一遍,墙上贴了两张大红的“囍”字,窗户上糊了新的窗纸。
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气氛有些尴尬。我坐在炕沿上,不知道该说什么。秀莲也站在那里,低着头,双手绞着衣角。
昏黄的煤油灯照着房间,映得墙上的“囍”字格外鲜艳。我看着秀莲的背影,心里有些复杂。我知道,洞房夜是夫妻之间最亲密的时刻,她脸上的面纱,也该摘下来了。
我犹豫了一下,说:“秀莲,夜深了,你……你把面纱摘了吧,也该休息了。”
秀莲没有说话,过了很久,她才慢慢地抬起头,双手颤抖着,伸向脸上的面纱。
我屏住了呼吸,心里既紧张又忐忑。我想象着她脸上布满麻子的样子,努力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面纱被慢慢摘了下来,露出了秀莲的脸。
当我看到她的脸时,我彻底傻了。
第二章 面纱下的真相,难以置信的惊喜
我傻愣愣地坐在炕沿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秀莲的脸,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这哪里是什么麻子脸?
昏黄的煤油灯下,秀莲的脸干净白皙,虽然算不上绝美,但五官清秀,柳叶眉,杏核眼,鼻梁挺直,嘴唇小巧,皮肤细腻得看不到一丝毛孔。只是在她的左脸颊上,有一小块淡淡的疤痕,大约指甲盖大小,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这和我想象中的麻子脸,简直判若两人!
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或者是在做梦。
秀莲看到我惊愕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又很快低下头,小声说:“根生,对不起,我……我骗了你。”
“骗了我?”我终于反应过来,声音有些沙哑,“秀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脸上根本没有麻子啊,为什么大家都说你是麻子脸?”
秀莲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慢慢地说起了事情的缘由。
秀莲小时候确实出过天花,但并不严重,只在左脸颊上留下了一小块淡淡的疤痕,并不影响容貌。她长得清秀,性格又温柔善良,小时候在村里很受欢迎。
可在她十八岁那年,邻村有个叫胡二的无赖,看中了她的美貌,非要娶她为妻。胡二是村里有名的地痞流氓,好吃懒做,还经常打架斗殴,名声很不好。秀莲的母亲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可胡二不死心,经常跑到秀莲家骚扰,还威胁说如果秀莲不嫁给她,就对她家人不利。
秀莲和她母亲都很害怕。为了躲避胡二的纠缠,秀莲的母亲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秀莲故意在脸上涂一些锅底灰,再用针在脸上扎了几个小红点,装作是天花留下的麻子,对外宣称秀莲脸上长满了麻子,变得很丑。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胡二看到秀莲“丑陋”的样子,果然打消了娶她的念头。可这个消息却传遍了附近的村庄,大家都以为秀莲真的是麻子脸,再也没有人上门提亲了。
这几年,秀莲一直戴着面纱,很少出门,也很少和外人接触。她心里很委屈,也很无奈,但为了家人的安全,她只能这样做。
后来,王媒婆上门说亲,提到了我家的情况。秀莲的母亲觉得我是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虽然家里穷,但人很实在,而且我家离王家湾很远,胡二不会找到这里来,于是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秀莲说:“根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我只是……我只是不想再被胡二骚扰,也想找个踏实的人,好好过日子。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如果你不愿意,我……我可以走。”
说完,秀莲的眼泪掉了下来,肩膀微微颤抖着。
我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样子,心里既心疼又感动。我终于明白了,她为什么会被人说成是麻子脸,为什么二十四岁还没嫁人。她不是丑,而是为了躲避无赖的骚扰,才故意伪装自己。
我连忙说:“秀莲,你别哭,我没有不愿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站起身,走到她面前,笨拙地帮她擦了擦眼泪:“秀莲,谢谢你告诉我真相。你没有骗我,你只是在保护自己和家人。我李根生发誓,以后一定会好好保护你,不会让你再受任何委屈。”
秀莲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我:“根生,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不嫌弃我?”
“嫌弃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笑着说,“以前我以为你是麻子脸,我都愿意娶你,更何况你长得这么清秀。秀莲,能娶到你,是我李根生的福气。”
秀莲听了我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泪却流得更厉害了。这是幸福的泪水,是解脱的泪水。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我跟她讲了我家的情况,讲了爹去世后,娘拉扯我和妹妹长大的艰辛,讲了我这些年娶不上媳妇的无奈。秀莲也跟我讲了她这些年的委屈和痛苦,讲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越聊越投机,越聊越亲近。我发现,秀莲不仅长得清秀,而且很聪明,很懂事,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她知道我家穷,安慰我说:“根生,没关系,只要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不怕吃苦,我愿意和你一起种地,一起干活,一起攒钱,把这个家撑起来。”
听着她的话,我心里充满了感动。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竟然娶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
第二天早上,我和秀莲一起起床,给娘请安。娘看到秀莲摘了面纱,露出了清秀的脸庞,也愣住了。她拉着秀莲的手,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说:“秀莲,你……你脸上根本没有麻子啊,长得这么俊!”
秀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娘。娘听了,叹了口气:“孩子,委屈你了。胡二那个无赖,真是太可恶了。以后你就安心在这个家过日子,娘会把你当亲闺女一样对待。”
秀莲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说:“谢谢娘。”
妹妹根花也跑了过来,拉着秀莲的手,笑着说:“嫂子,你长得真好看!以前那些人真是瞎了眼,竟然说你是麻子脸。”
秀莲被根花说得不好意思了,脸颊泛起了红晕。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乡亲们都惊呆了,没想到那个传说中的“麻子脸姑娘”竟然这么清秀。有人羡慕我捡了个大便宜,有人后悔当初没眼光,还有人说秀莲是个苦命的好姑娘。
那些之前说闲话的人,现在见了我,都笑着说:“根生,你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个漂亮又懂事的媳妇。”
我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却装作淡定的样子:“是啊,秀莲确实是个好媳妇。”
秀莲的到来,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她勤快得不像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院子、做饭、喂猪,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白天,她跟着我和娘一起下地干活,不管是割麦、插秧,还是耕地、施肥,她都学得很快,干得也很卖力,一点都不比男人差。
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经常跟邻居们说:“我家秀莲真是个好媳妇,勤快、懂事、孝顺,比亲闺女还亲。”
秀莲不仅勤快,还很会做针线活。她给我和娘、妹妹做了新衣服、新鞋子,针脚细密,样式也好看。村里的媳妇们都很羡慕,经常来找秀莲请教针线活,秀莲也总是耐心地教她们。
慢慢地,秀莲在村里的口碑越来越好,大家都喜欢这个勤快、善良、清秀的姑娘。
我和秀莲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每天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煤油灯下,她做针线活,我给她读报纸(我高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但平时喜欢看报纸)。有时候,我们会一起聊未来的生活,我说我想多种几亩地,再养几头猪,攒钱盖砖瓦房;秀莲说她想让根花继续读书,考个好大学,走出黄土坡。
我们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却很幸福。我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有秀莲陪着我,有娘和妹妹支持我,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可我没想到,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个无赖胡二,竟然找到了陈家村。
第三章 无赖上门的骚扰,夫妻同心的守护
那天下午,我正在地里割谷子,突然看到堂哥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大声说:“根生,不好了!你家来了个无赖,说是找你媳妇的,现在正在你家院子里闹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就想到了胡二。我扔下镰刀,跟着堂哥就往家跑。
跑到家门口,果然看到一个流里流气的男人,正站在我家院子里,指着娘的鼻子骂骂咧咧。那个男人,正是胡二。他穿着一件破烂的的确良衬衫,头发乱糟糟的,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看起来凶神恶煞。
秀莲站在娘的身边,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着,但眼神却很坚定。妹妹根花躲在秀莲身后,吓得瑟瑟发抖。
“你这个老东西,赶紧把王秀莲交出来!”胡二唾沫横飞地骂道,“她是我的女人,当年要不是她装麻子脸骗我,早就嫁给我了!现在她嫁给你这个穷鬼,真是浪费了!”
娘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胡二说:“你这个无赖,别在这里胡说八道!秀莲现在是我家的媳妇,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赶紧走,不然我就喊人了!”
“喊人?我怕你啊!”胡二嚣张地说,“今天我必须把王秀莲带走,谁也拦不住我!”
说着,胡二就伸手去拉秀莲。
“你敢!”我大喝一声,冲了上去,一把推开胡二。
胡二踉跄了一下,站稳后,恶狠狠地看着我:“你就是李根生?我告诉你,王秀莲是我的,你赶紧把她还给我,不然我对你不客气!”
“胡二,你别在这里撒野!”我怒视着他,“秀莲现在是我的妻子,我们已经拜堂成亲了,受法律保护的!你要是再在这里胡搅蛮缠,我就报警了!”
“报警?”胡二冷笑一声,“你以为我怕警察?我告诉你,我胡二在这一带谁不认识?警察也得给我三分面子!今天我必须带走王秀莲,不然我就拆了你家的房子!”
说着,胡二就扑了上来,想要打我。我早有防备,侧身躲开,然后一拳打在他的脸上。胡二惨叫一声,捂着脸后退了几步。
“你敢打我?”胡二又惊又怒,“我跟你拼了!”
他再次扑了上来,我们扭打在一起。胡二虽然是个无赖,但力气不小,我一时之间也难以制服他。
秀莲吓得大喊:“根生,小心!”
娘和妹妹也在一旁哭喊着,想要上来帮忙,却又不敢。
就在这时,村里的乡亲们听到动静,都赶了过来。大家看到胡二在我家撒野,还和我打架,都很气愤。
“胡二,你太过分了!竟然跑到陈家村来撒野!”
“根生是个老实人,秀莲也是个好姑娘,你别在这里欺负他们!”
“赶紧走,不然我们就把你绑起来送派出所!”
乡亲们七嘴八舌地指责着胡二,有的人还上前拉架。胡二见势不妙,知道自己讨不到好处,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李根生,王秀莲,你们给我等着!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说完,胡二推开人群,灰溜溜地跑了。
胡二走后,我松了一口气,身上的衣服都被扯破了,脸上也挨了几拳,火辣辣地疼。
秀莲赶紧跑过来,心疼地看着我:“根生,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帕轻轻地擦拭着我脸上的伤口。
娘也拉着我的手,抹着眼泪说:“根生,你没事吧?都怪娘,没保护好你和秀莲。”
“娘,我没事。”我笑着说,“胡二就是个纸老虎,不敢怎么样的。”
乡亲们也纷纷安慰我们,说以后胡二再敢来,大家一起对付他。
晚上,我和秀莲坐在炕沿上,秀莲还是很担心:“根生,胡二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的,怎么办?”
我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秀莲,你别担心。有我在,我不会让他伤害你的。他要是再敢来,我就打断他的腿!实在不行,我们就报警,让警察收拾他。”
秀莲点了点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小声说:“根生,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傻瓜,我们是夫妻,我保护你是应该的。”我说,“秀莲,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安稳的日子,不会再让你受任何委屈。”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胡二再来骚扰。秀莲也变得很警惕,出门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
可胡二并没有再来。我以为他是害怕了,不敢来了,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可我没想到,胡二竟然贼心不死,又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那天,我去镇上赶集,想买点化肥和种子。刚走到镇上的供销社门口,就被两个警察拦住了。
“你是李根生吗?”其中一个警察问道。
“我是,请问有什么事?”我心里有些纳闷。
“有人举报你偷了他的钱,跟我们回派出所一趟。”警察说。
“偷钱?”我愣住了,“警察同志,我没有偷钱啊,是谁举报我的?”
“是胡二举报的。他说你昨天晚上偷偷跑到他家里,偷了他五百块钱。”警察说。
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这肯定是胡二故意陷害我。他打不过我,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报复我。
“警察同志,我没有偷钱,这是胡二陷害我!”我急忙说,“胡二是个无赖,他一直骚扰我媳妇,我跟他有矛盾,他这是故意报复我!”
“我们不管你们有什么矛盾,既然有人举报,你就跟我们回派出所配合调查。”警察说。
没办法,我只能跟着警察去了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胡二果然在那里。他看到我,得意地笑了起来:“李根生,没想到吧?你也有今天!”
“胡二,你为什么要陷害我?我根本就没有偷你的钱!”我怒视着他。
“我陷害你?”胡二冷笑一声,“我家里的钱就是你偷的!昨天晚上我看到你在我家附近转悠,今天早上我的钱就不见了,不是你偷的是谁偷的?”
我知道,跟胡二这种无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我只能对警察说:“警察同志,我真的没有偷钱。昨天晚上我一直在家里,我娘、我媳妇、我妹妹都可以作证。”
警察点了点头,说:“我们会调查清楚的。你先在这里等着,我们去核实一下情况。”
警察去了陈家村,向娘、秀莲和妹妹核实情况。娘和秀莲她们都如实说明了情况,说我昨天晚上一直在家,根本就没有出门。
同时,警察也调查了胡二的邻居,邻居们都说胡二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根本就没有五百块钱。而且,胡二的家里很乱,根本不像是被人偷过的样子。
真相大白,胡二的举报是假的,他是故意陷害我。
警察对胡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罚款五十块钱。胡二不仅没占到便宜,还损失了五十块钱,气得咬牙切齿,但也无可奈何。
我被无罪释放了。走出派出所,我看到秀莲和娘、妹妹都在门口等着我。看到我出来,秀莲赶紧跑过来,抱住我,哭着说:“根生,你没事吧?吓死我了。”
“我没事,秀莲。”我安慰她说,“胡二是故意陷害我的,警察已经调查清楚了。”
娘也说:“根生,以后离那个无赖远一点,别再让他陷害你了。”
“我知道了,娘。”我说。
经过这件事,胡二在镇上的名声更臭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无赖,喜欢陷害别人。他也不敢再去陈家村骚扰我们了,因为他知道,要是再去,不仅会遭到乡亲们的围攻,还会被警察抓起来。
虽然胡二不再骚扰我们了,但我和秀莲都知道,我们不能一直待在陈家村这个穷地方。我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让根花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必须走出黄土坡,去外面闯一闯。
1983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陕北农村。村里有人开始外出打工,听说在城里能挣到不少钱。我和秀莲商量着,也想去城里打工。
娘一开始不同意,说城里太陌生,怕我们受欺负。但我和秀莲都很坚持,娘最后还是同意了。
临走前,娘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干粮和衣物,还把家里仅有的两百块钱塞给了我:“根生,秀莲,到了城里,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要是实在不行,就回来。”
“娘,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我说,“我们一定会努力赚钱,早日回来盖砖瓦房,让您和根花过上好日子。”
秀莲也说:“娘,您在家多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给您写信的。”
妹妹根花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哥,嫂子,你们早点回来。”
我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别哭。我们会早点回来的,等我们赚了钱,就送你去县里上中学。”
告别了娘和妹妹,我和秀莲背着行李,踏上了去城里的火车。这是我第一次离开陈家村,第一次坐火车,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我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城里闯出一番名堂,让秀莲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第四章 进城打工的艰辛,柳暗花明的机遇
我和秀莲去的是陕北的一个地级市,叫榆州市。火车到站后,我们背着行李,站在陌生的城市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心里有些迷茫。
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工作,只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城里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新鲜,高楼大厦、柏油马路、汽车洋房,这些都是我们在农村从未见过的。
可新鲜感很快就被现实的残酷取代了。我们饿了,只能啃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只能在路边的水龙头接水喝;晚上,我们没有地方住,只能在桥洞下过夜。
第一天,我们没有找到工作。第二天,我们继续找工作,可大多数工厂和工地都不要女工,而我因为没有技术,也只能找到一些临时的搬运工、清洁工之类的工作,工资很低,而且很辛苦。
秀莲看着我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心里很心疼:“根生,要不我们回去吧?城里太难了,我们还是回农村种地吧。”
我摇了摇头:“秀莲,我们不能回去。我们出来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这点苦不算什么,我们再坚持一下,一定会找到好工作的。”
秀莲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她知道,我是个不服输的人。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工地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赵,看起来很和蔼。我上前问他要不要工人,赵老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秀莲,说:“我们工地正好缺个搬运工,你愿意干吗?工资一天五块钱,管吃管住。”
五块钱一天,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的工资了。我连忙说:“愿意,愿意!”
赵老板又看了看秀莲,说:“你媳妇也可以在工地做饭、洗衣服,一天三块钱,也管吃管住,怎么样?”
我和秀莲都很高兴,连忙答应下来。
就这样,我和秀莲在建筑工地安顿了下来。我每天的工作是搬运水泥、砖头、钢筋,这些东西都很重,一天干下来,浑身酸痛,骨头都像散了架一样。秀莲的工作是给工人们做饭、洗衣服,虽然不用干重活,但也很繁琐,每天要做几十个人的饭,洗一大堆衣服,忙得脚不沾地。
工地的住宿条件很简陋,我们和其他工人一起住在工棚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晚上睡觉的时候,呼噜声、磨牙声此起彼伏,根本睡不好觉。吃饭的条件也很差,每天都是馒头、咸菜、白菜汤,很少能吃到肉。
可我和秀莲都很满足,因为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用再睡桥洞、啃干粮了。我们每天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都存了起来,只留一点点零花钱。
工地上的工人大多是农村来的,都很朴实、善良。他们知道我和秀莲的情况后,都很照顾我们。有时候,工人们会从家里带来一些土特产,分给我们吃;有时候,我搬运东西搬不动,他们会主动过来帮忙。
秀莲的饭菜做得很好吃,虽然食材简单,但她总能做得色香味俱全。工人们都很喜欢吃她做的饭,经常说:“根生媳妇的手艺真好,比饭店里的还好吃。”
秀莲听了,总是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我和秀莲在工地上干了半年多,攒了一千多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和秀莲都很高兴,觉得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可就在这时,秀莲却病倒了。那天早上,秀莲起床后,觉得头晕、恶心、浑身无力,根本无法做饭。我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是过度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导致身体虚弱,需要好好休息和补充营养。
看着秀莲苍白的脸,我心里很心疼。我知道,秀莲这半年多来,一直跟着我吃苦受累,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
我跟赵老板请了假,在出租屋(我和秀莲后来在工地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虽然很小,但比工棚舒服多了)照顾秀莲。我给她买了鸡肉、鸡蛋、牛奶,让她好好补补身体。
秀莲躺在病床上,看着我忙碌的身影,眼泪掉了下来:“根生,对不起,我给你添麻烦了。”
“傻瓜,跟我说什么对不起。”我握着她的手,说,“是我不好,让你跟着我吃苦受累。等你病好了,我们就不干工地的活了,我给你找个轻松点的工作。”
秀莲点了点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小声说:“根生,有你真好。”
秀莲病好后,我果然不再让她去工地做饭了。我想给她找个轻松点的工作,比如在商店当售货员,或者在工厂做女工。
可找工作并不容易。秀莲没有文化,也没有技术,很多工作都不要她。我每天下班後,都会去各个商店、工厂问问,可都没有结果。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那天,我下班後,路过一个菜市场,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卖菜。老太太年纪很大了,行动很不方便,菜也卖不出去多少。秀莲看到后,主动上前帮忙,帮老太太吆喝,帮老太太称菜、收钱。
老太太很感激秀莲,跟她聊了起来。老太太说她姓刘,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在家无聊,就种了点蔬菜,拿来菜市场卖。
刘老太太觉得秀莲勤快、善良、嘴甜,很喜欢她。当她知道秀莲正在找工作时,说:“姑娘,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裁缝铺,最近正在招学徒,你愿意去吗?虽然工资不高,但能学门手艺,以后也能自己开店。”
秀莲听了,眼睛一亮:“真的吗?刘阿姨,我愿意去!我以前在家的时候,就会做针线活。”
“那太好了!”刘老太太说,“我明天就带你去见我朋友。”
第二天,刘老太太果然带着秀莲去了裁缝铺。裁缝铺的老板姓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手艺很好。陈老板看秀莲心灵手巧,又有做针线活的基础,就同意收她为学徒,工资一个月三十块钱,管吃管住。
秀莲很高兴,连忙答应下来。
就这样,秀莲成了裁缝铺的学徒。她很有天赋,学东西很快,加上她勤快、认真,不到半年,就已经能独立做衣服了。陈老板对她很满意,给她涨了工资,一个月五十块钱。
秀莲在裁缝铺工作,比在工地轻松多了,也干净多了。她每天都很开心,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我还在建筑工地干活,只是换了一个工种,不再做搬运工了,而是跟着一个老工人学瓦工。老工人觉得我踏实、肯干、聪明,很愿意教我。我学得很认真,进步也很快,不到一年,就成了一名合格的瓦工,工资也涨到了一天八块钱。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攒的钱也越来越多。1984年年底,我们已经攒了三千多块钱。我们商量着,再干一年,攒够五千块钱,就回陈家村盖砖瓦房,让娘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可命运总是充满了意外。1985年春天,赵老板的建筑工地接到了一个大项目,需要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工人。赵老板觉得我踏实、肯干、有责任心,又会瓦工手艺,就提拔我当了工头,负责管理十几个工人,工资也涨到了一个月三百块钱。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我知道,这是赵老板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他的期望。
当了工头后,我的工作更忙了,不仅要自己干活,还要管理工人,安排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但我并没有觉得累,反而充满了干劲。我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秀莲也很支持我,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准备好热乎的饭菜,给我洗衣服、捶背,让我好好休息。
在我的带领下,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工程质量也很好。赵老板对我很满意,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奖我:“李根生是个好苗子,踏实、肯干、有责任心,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
1985年年底,项目顺利完工。赵老板给我发了一千块钱的奖金,还说要给我涨工资,一个月四百块钱。
我和秀莲都很高兴。我们算了一下,这两年多来,我们一共攒了八千多块钱。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我们决定,1986年春天就回陈家村,盖砖瓦房,让娘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第五章 衣锦还乡的荣耀,阖家团圆的幸福
1986年春天,我和秀莲带着攒下的八千多块钱,还有给娘和妹妹买的新衣服、新鞋子、手表、收音机等礼物,踏上了回陈家村的火车。
火车到站后,我们租了一辆拖拉机,直奔陈家村。一路上,我看着熟悉的黄土坡、白杨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感慨。离开家三年多,我终于回来了,而且是带着钱、带着媳妇,风风光光地回来了。
快到村里的时候,我远远地就看到了娘和妹妹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翘首以盼。她们看到我们乘坐的拖拉机,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连忙跑了过来。
“根生!秀莲!你们回来了!”娘拉着我和秀莲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娘,我们回来了。”我也很激动,“您身体还好吗?”
“好,好,都好!”娘笑着说,“就是想你们,天天都在想你们。”
妹妹根花也拉着秀莲的手,笑着说:“嫂子,你们可算回来了!我都想死你们了。”
秀莲笑着说:“根花,我们也想你。你看,我给你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还有你最喜欢的钢笔。”
说着,秀莲从包里拿出给根花买的礼物。根花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接过礼物,爱不释手。
村里的乡亲们也都围了过来,看着我们,议论纷纷。
“根生和秀莲回来了!”
“你看他们,穿着新衣服,还买了这么多东西,肯定在城里赚大钱了!”
“根生真有本事,娶了这么好的媳妇,还在城里闯出了名堂!”
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羡慕的笑容,纷纷向我们问好。我和秀莲一一回应着,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娘给我们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有鸡肉、鸡蛋、红烧肉,还有各种蔬菜。这在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吃饭的时候,娘不停地给我和秀莲夹菜,说:“根生,秀莲,在城里肯定没吃好,快多吃点。”
我和秀莲笑着说:“娘,我们在城里吃得很好,您也多吃点。”
我们跟娘和妹妹讲了在城里的经历,讲了我们怎么找工作,怎么在工地干活,怎么攒钱,怎么被提拔为工头。娘和妹妹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我们说要盖砖瓦房的时候,娘和妹妹都很开心。娘说:“根生,秀莲,你们有出息了,能盖砖瓦房了,娘真为你们高兴。”
妹妹根花也说:“哥,嫂子,以后我们就能住上砖瓦房了,再也不用住土坯房了!”
过完年,我就开始筹备盖砖瓦房的事情。我请了村里的工匠,买了砖头、水泥、钢筋、木材等材料,开始动工盖房。
村里的乡亲们都很羡慕,经常来工地看热闹,有的还主动过来帮忙。秀莲也很勤快,每天给工匠们做饭、送水,把工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娘看着正在建造的砖瓦房,脸上每天都带着笑容。她经常跟邻居们说:“我家根生和秀莲有出息了,盖砖瓦房了,以后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砖瓦房终于盖好了。这是一栋两层的砖瓦房,一共有四间房,宽敞明亮,还带一个院子。我们给房子刷了白墙,铺了水泥地,买了新的家具和电器,把房子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乔迁那天,我们办了十桌酒席,邀请了村里的乡亲们和亲戚朋友。大家都来祝贺我们,说我们的房子漂亮,说我们有本事。
王媒婆也来了,她拉着我的手,笑着说:“根生,我说得没错吧,秀莲是个好姑娘,娶了她,你就能过上好日子。你现在有了砖瓦房,有了钱,真是苦尽甘来了!”
我笑着说:“王婶,谢谢你当初给我们说媒,要是没有你,我也娶不到这么好的媳妇。”
秀莲也笑着说:“王婶,谢谢你。”
那天,大家吃得很开心,喝得也很尽兴。我看着身边的秀莲、娘和妹妹,看着满屋子的乡亲们,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我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我和秀莲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
盖好砖瓦房后,我并没有回城里继续打工。我觉得,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也有了瓦工手艺,不如在村里办一个建筑队,给村里和附近村庄的乡亲们盖房子。这样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娘和妹妹,还能和秀莲在一起。
秀莲很支持我的想法。她说:“根生,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你有手艺,又有经验,一定能把建筑队办好。”
说干就干。我买了一些建筑工具,招募了村里几个年轻力壮、手脚勤快的小伙子,成立了“根生建筑队”。
一开始,建筑队的生意并不好,因为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农村小伙子,没什么经验,不敢找我盖房子。我没有气馁,主动去附近的村庄推销自己,承诺给大家盖质量好、价格低的房子。
终于,有一个村民愿意让我给他盖房子。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亲自上阵,带着建筑队的小伙子们认真干活,严把质量关。秀莲也每天给我们做饭、送水,还帮我们记账、采购材料。
房子盖好后,那个村民非常满意,说我们盖的房子质量好、价格低,比城里的建筑队还好。他给我们做了宣传,很快,就有更多的村民来找我们盖房子。
建筑队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在陈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庄也有很多人找我们盖房子。我给建筑队的小伙子们涨了工资,大家都很卖力,工作效率也很高。
秀莲也没有闲着,她在村里开了一家裁缝铺。她的手艺很好,做的衣服既好看又合身,价格也很公道。村里的姑娘媳妇们都喜欢找她做衣服,裁缝铺的生意也很好。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收入也越来越高。1987年,秀莲怀孕了。我和娘都很高兴,对秀莲更加照顾了。娘每天都给秀莲做好吃的,让她好好养身体,什么活都不让她干。我也尽量早点回家,陪秀莲聊天、散步。
1988年春天,秀莲生下了一个儿子。我给儿子取名叫李明辉,希望他能前途光明,辉煌腾达。
儿子的出生,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完整和幸福。娘每天都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妹妹根花也很喜欢侄子,每天都帮着照顾他。
秀莲坐月子期间,娘和根花轮流照顾她,给她做营养餐,帮她照顾孩子。秀莲恢复得很好,出了月子后,又开始打理裁缝铺的生意。
1990年,妹妹根花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我和秀莲都很为她高兴,给她买了新的学习用品和衣服,送她去县里上学。根花很懂事,学习很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1993年,根花考上了大学,成为了陈家村第一个大学生。这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乡亲们都来祝贺我们,说我们家出了个状元。我和秀莲、娘都很骄傲,给根花准备了学费和生活费,送她去外地读大学。
根花上大学后,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家。每次回家,她都会给我们带很多礼物,跟我们讲大学里的事情。我们也经常给她写信,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建筑队规模越来越大,不仅盖民房,还承接一些小型的工程,比如学校、村委会的建设。我也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受到了乡亲们的尊重和爱戴。
秀莲的裁缝铺也越开越大,还招收了几个学徒。她的手艺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不仅附近村庄的人来找她做衣服,就连县里的人也慕名而来。
1998年,儿子明辉也上了小学。明辉很聪明,像他姑姑一样,学习很努力,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好成绩。
2000年,根花大学毕业,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她工作很努力,很快就晋升为部门主管,工资也很高。她经常给我们寄钱、寄东西,还经常回家看望我们。
2005年,儿子明辉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2008年,又考上了大学,和他姑姑一样,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看着孩子们都有出息了,我和秀莲都很欣慰。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砖瓦房换成了小洋楼,家里买了汽车、空调、冰箱等各种电器,生活水平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娘的身体也很硬朗,每天都带着孙子、外孙(根花生了一个儿子),享受着天伦之乐。
2012年,我和秀莲结婚三十周年。那天,我们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晚宴,邀请了村里的乡亲们、亲戚朋友,还有根花一家和明辉。
晚宴上,根花站起来,举起酒杯,说:“爸,妈,谢谢你们这么多年的养育和照顾。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祝你们身体健康,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明辉也站起来,说:“爸,妈,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祝你们永远年轻,永远幸福!”
我和秀莲都很感动,眼里含着泪水。我举起酒杯,说:“谢谢大家。三十年来,我和秀莲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感谢秀莲,她陪我吃了很多苦,一直支持我、鼓励我。我还要感谢娘,感谢根花,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家都站起来,举起酒杯,共同庆祝我们的结婚三十周年。
晚宴结束后,我和秀莲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秀莲,还记得吗?三十年前,我娶你的时候,大家都说你是麻子脸。”我笑着说。
秀莲笑着说:“记得。那时候我还很担心,怕你会嫌弃我。没想到,你不仅不嫌弃我,还对我这么好。”
“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我说,“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是那个穷光棍,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更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秀莲靠在我的肩膀上,说:“根生,我也是。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在躲避胡二的骚扰,一辈子都过不上安稳的日子。是你给了我安全感,给了我幸福的生活。”
我们相视一笑,眼里充满了爱意和幸福。
三十年来,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一起面对了困难,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我们从一无所有的穷夫妻,变成了儿女双全、家庭美满、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庭。我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却在平淡的生活中,越酿越浓,越来越深厚。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我们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是我们用信任和包容守护的。
如今,我和秀莲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也有了些许白发,但我们的感情依然很好。我们每天一起起床,一起散步,一起打理生意,一起照顾娘,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有时候,村里的年轻人会问我:“李叔,您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我会笑着说:“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1982年,娶了那个‘没人要的麻子脸姑娘’。洞房夜,她摘下面具的那一刻,我傻了,也知道,我捡到宝了。”
秀莲听到后,会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脸颊泛起红晕,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看着秀莲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简单而真实,平淡而幸福。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直到永远。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夫妻同心,相互扶持,相互关爱,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们,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第六章 岁月沉淀的温情,细水长流的幸福
2022年,我和秀莲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明辉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娶了一个城里的姑娘,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根花也已经晋升为单位的领导,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娘在几年前安详地去世了,享年八十七岁。
虽然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但我和秀莲的生活依然过得充实而幸福。我们把建筑队交给了村里的一个年轻人打理,只偶尔过问一下;裁缝铺也关了,因为秀莲的眼睛不太好,做不了精细的针线活了。
现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早上,我们一起去村里的广场上散步、打太极,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天、下棋;上午,我们会在院子里种种花、养养草,打理一下菜园子;下午,我们会看看电视、读读书,或者给孩子们打打电话、视频聊天;晚上,我们会一起做饭、吃饭,然后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繁星,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我们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牡丹、月季、菊花、桂花,还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每到春天,院子里繁花似锦,香气扑鼻;每到秋天,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我们还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园子,种了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村里的老人们经常来我们家串门,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喝着茶,聊着天,回忆着过去的苦日子,感叹着现在的好生活。
“根生,秀莲,你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儿女双全,家庭美满,还有这么漂亮的房子和院子。”村里的李大爷说。
“是啊,想想以前,我们都是穷得叮当响的苦命人,谁能想到,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说。
秀莲笑着说:“这都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也是我们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说得对!”李大爷说,“你们俩是我们村的榜样,夫妻同心,一起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大家都纷纷点头,赞同李大爷的话。
有时候,孩子们会带着孙子、外孙来看我们。每次孩子们回来,家里都会变得热闹起来。孙子和外孙都很调皮可爱,围着我们转,喊着“爷爷”“奶奶”,让我们的心都融化了。
我们会给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带着他们去村里的田野里散步、玩耍,给他们讲我们年轻时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我们的经历充满了敬佩。
有一次,孙子问我:“爷爷,您年轻的时候,真的娶了一个麻子脸奶奶吗?”
我笑着说:“是啊,你奶奶年轻时,为了躲避无赖的骚扰,故意装作麻子脸,所以大家都说她是麻子脸姑娘。”
孙子又问:“那您当时为什么还要娶奶奶呢?”
我说:“因为我知道,过日子,长相不重要,人品才重要。你奶奶是个勤快、善良、懂事的好姑娘,娶了她,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秀莲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傻孩子,你爷爷那时候是没得选,才娶了我这个‘麻子脸’。”
大家都笑了起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孩子们走后,院子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和秀莲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看着孩子们离去的方向,心里充满了思念和欣慰。
“根生,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我们也老了。”秀莲说。
“是啊,我们都老了,但我们的日子还得好好过。”我说,“只要我们身体好好的,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是对孩子们最大的支持。”
秀莲点了点头:“嗯,说得对。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这些年,我们的身体都还算硬朗,除了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小毛病,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每年都会去医院做一次体检,平时也很注重养生,早睡早起,饮食清淡,适当运动。
我和秀莲的感情依然很好,每天都形影不离。我们会一起去赶集,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一起去看望村里的老朋友。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点小事拌嘴,但很快就会和好如初。
有一次,我们因为买什么菜而拌了嘴。我说想买点猪肉,做红烧肉吃;秀莲说想吃鱼,做红烧鱼吃。我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我妥协了,买了鱼,给秀莲做了红烧鱼。秀莲吃得很开心,笑着说:“还是你做的鱼好吃。”我也笑了,觉得其实拌嘴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的爱情,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就像一条平静的小溪,细水长流。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淡的生活中,充满了温情和爱意。
有时候,我会拿出那张泛黄的结婚照片,照片上的我,穿着一身新做的粗布衣服,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秀莲,戴着红盖头,脸上戴着面纱,看不清长相。看着这张照片,我仿佛又回到了1982年的那个夏天,回到了那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洞房夜。
那天晚上,秀莲摘下面纱的那一刻,我傻了,也知道,我捡到了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贝。三十多年来,秀莲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陪我吃苦,陪我奋斗,陪我经历风雨,陪我享受幸福。她是我的妻子,是我的知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知道,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秀莲在我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因为我知道,她会一直支持我、鼓励我、陪伴我,直到永远。
如今,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四十个春秋。这四十年来,我们一起经历了贫穷和富裕,一起面对了困难和挫折,一起分享了快乐和幸福。我们的爱情,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更加深厚和牢固;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娶秀莲,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我还是那个黄土坡上的老光棍,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一辈子都过着贫穷的生活。也许,我会娶一个不适合我的女人,一辈子都过得不幸福。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秀莲,娶了秀莲。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人生;她就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我冰冷的心灵。
我很庆幸,我当初没有因为“麻子脸”的传闻而放弃她;我很庆幸,我当初勇敢地娶了她;我很庆幸,这四十年来,我们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一起走到了今天。
未来的日子,我们还会一起走下去。我们会一起慢慢变老,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赏春夏秋冬。我们会把我们的爱情故事,讲给我们的孙子、外孙听,让他们知道,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的浪漫,不是海誓山盟的誓言,而是平淡生活中的相互陪伴,是风雨同舟中的相互扶持,是细水长流中的相互关爱。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只要我们相互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的花草树木上,洒在我和秀莲的身上,温暖而美好。我握着秀莲的手,她的手虽然有些粗糙,但却很温暖。我们相视一笑,眼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爱、奋斗、幸福的故事。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和生活的烟火气。我希望,我的故事能给那些正在追寻幸福的人们一点启示: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爱情不是靠长相吸引的,而是靠人品和真心维系的。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份勤劳的双手,有一个相互扶持的伴侣,你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